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

浅谈市域环境下历史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网络资源以无形的力量渗透到社 会各个领域,而教育领域也正在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现如今,以历史学 科为专题的教学资源网站层出不穷,但大多数带有一定的商业化色彩,需要购买 才可下载使用;而且网站上所涵盖的教学资源包罗万象,各个地区、不同教材版 本的各种资源,混杂其中、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时间筛 选;另外,商业广告的植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链接,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因此, 建设本地区的历史学科专题教学网站显得非常必要。

一、市域历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 1、 资源整合,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深入发展 市域历史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为各级中学教学改革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资源 平台,利用该平台能及时了解最新的课改动态,能够获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 还能通过该平台实现本地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历史教学改革能朝着良 性、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2、 资源共享,缩小城乡中学历史教学的差距 以营口地区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来看,农村和城镇差距很大,尤其是乡镇 的初中师资较弱,教学资源和环境与城镇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我国新一轮 基础教育改革对于历史教学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具备丰 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教师资源给予利用和引导,但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 各中学间历史教学参差不齐。因此,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资源共享平台 的搭建与发展,能加速缩小城乡间、学校间的教学差距,使学生能在最大程度上 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进而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发展。

3、资源协作,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优化组合 新课改倡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协作学习习惯。而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平台的创建恰恰体现了这一理论,它打破了教师 在教学中的主宰地位,通过网络资源平台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和学生间的协作性和 互动性。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协作小组,充分利用市域网络教学 资源,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分工协作, 各司其职,互帮互助,发挥集体协同效应,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利于学生团队协 作精神的培养。在课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解决课堂上没有消化的难题 及自我探究地学习新知识,对于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和在线教师进行实时的交流, 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热情和完善对历史知识的梳理。

二、市域历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构想 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创建,实际上就是把搜集和整理的历史资源进行分类整 理,通过一个网站界面的形式把各个资源模块链接到上面去,最后把主界面链接 到网络平台上,建设成为一个教学资源网站。

中学历史网络教学资源网站的主页面内容导航栏上分为4个网页资源模块, 它们分别是教学资料库、教学媒体库、文献资料库、特色资源库。这4个资源模 块组成了网站中页面导航的4个链接,下面根据这4个模块来具体谈谈如何把这 些资源搭建在网站这个平台上。 1、首页 首页是网站入口的界面,是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时树状结构的主页,即打开网 站后看到的第一个页面,它是指一个网站的主索引页,是使用户了解网站概貌并 引导其查阅重点内容的向导。由于首页是一个网站的主页,也是最重要的一页。 人们都将首页作为体现网站内容设计形象的重中之重,也是网站所有信息的归类 目录或分类缩影。本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首页毫无疑问,也应该是该平台的内容 缩影,便于使用者了解网站内容,并便于应用。

2、教学资料库 这是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中的第二个页面(教学资料),根据中学历史资源的 利用率情况,在网页导航栏4个资源模块中将教学资源设置为第一个资源模块。 它主要是收集历史教学中教师所要用到的一些教学资料。本地区高中使用的是岳 麓版教材,初中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依据新教材特点,把这一页面的内容分为 5个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合,并将它们链接到教学资源栏目导航的下一级菜 单中,主要包括:新课程标准、教案、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习题库等。每一 个栏目又按照不同学年划分,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使用。

•新课程标准

营口市中学历史教 首页 — 新课程标准 — 图片 — 教案 — 音频 — 多媒体课件 视频 — 历史文献 — 西炮台 — 历史人物 — 辽河老街 — 大事年表 — 金牛山遗址 习题库 教学资料 教学媒体 文献资料

学法指导 特色资源 研究成果 望儿山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指导性文件,是一切教学的准则,任何教学行 为都得依据课程标准。因此,该教学资料库全文收录《全日制普通初中历史新课 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查 阅。

•教案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参考与依据。该教学资源库所收录的历史教案为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3册书上所涉及的教学教案和人教版初中7-9年级所 以教案,主要引至本地区的各校历史教师的优秀教案,包括纸质版的扫描和电子 版两种类型,还包括一些其他地区相对优秀的电子教案,这样既为教师和学生提 供教学参考,同时也是各校历史教师交流的一个平台。

•多媒体课件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本地区的很多学校都建立了独立的多媒体 教室,并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授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变得尤为重要。因此,该 教学资料库收录适用性强、形象生动的初高中多媒体历史课件。该教学资源库所 收录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从一些优秀的历史资源网站上下载,也有本地区历史 教师自己开发的多媒体课件,供广大教师交流与学习。

•学法指导 这里所提到的学法指导是指历史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 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 力。包括:情境教学法、记忆法、探究法,合作法,互动法,拓展法等等。该教 学资源库主要收录了一些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学案设计的电子资料,以供教师 课堂设计时参考使用。

•习题库 教师在课堂教学,后需要运用一些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堂上所讲授知 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年中、高考真题来引导 学生复习的方向,这些都需要一个强大的习题库的支持,这也是笔者建设习题库 的初衷。该习题库主要收录辽宁省部分优秀习题资源其中以营口市为主,同时收 录了全国一些比较知名的试卷和习题集,供教师和学生们学习和参考。

3、 教学媒体库 教学媒体库是历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第三个页面(教学媒体),它主要包 括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等素材,在对各种素材进行整理和修改时均采用规范化 设计,支持标准IE浏览器,音频、视频素材采用流式播放格式开发,实现了素 材的标准化。在制作各类素材时本着体积小、可移植等特点来进行设计,有利于 用户在网上进行下载和使用,适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随时提取来辅助教学,适 合于本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网络环境。媒体库可以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备课室、 电子阅览室、校园网、互联网等不同的计算机环境下使用。

本库收入的图片主要采用占用体积小、图片清晰度高、可压缩性强的GIF 和JPG两种图片格式。声音的播放根据使用情况,主要采用音质高、体积小、 播放流畅的WAV和MP3两种格式。视频资料主要采用MOV、AVI、MPEG等 格式。本资源媒体库主要收录一些关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历史记录 片以及其它与历史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

4、 文献资料库 文献资料库是历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第四个页面(文献资料)。历史文献 资料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由于历史过程具有不可逆的特性决定了研究者不能直 接地接触所研究的对象,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历史信息去解读 历史事实,这些信息的载体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资料。本资料库主要从历史文献、 历史人物、大事年表、学派简介、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历史文献资料库的建 设。

•历史文献 历史文献是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本历史资料库主要收录一些与初、高中历 史相关联的史书、历史档案,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典籍,目的在于开拓学生视野,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如收录史学著作:《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上下五 千年》等;国内外一些档案历史文献:《南京条约》、《国共合作宣言》、《日本天 皇的投降诏书》、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等等。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主要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 迹,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物。”该历史资料库紧紧围绕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 收录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包括人物的简 介、图片、文字材料等。这些信息对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有着很好的辅助 作用。

•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是把以往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 种参考资料。”结合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该资料库分世界史大事年表和中 国史大事年表两个部分,以便教师和学生查阅。

•研究成果 中学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虽教学占主导,但对于中学教学方面的研究也 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很多中学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理论 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些前沿性的文章不断 涌现,开阔了中学教师的视野,也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参考。本历史资料库主 要收录各地区中学一线教师和学者的一些优秀研究成果,以及历史方面的课改前 沿、学术前沿等等,为历史教师的专业研究和业务水平提高提供一个学习和借鉴 的平台。

5、市域特色资源库 市域特色资源库是历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第五个页面(特色资源),做为 营口地区的学生要对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多少有一些了解,所以在网络教学资源平 台上搭建了市域特色资源库,主要是对营口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址进行介绍,以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