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创作及抗战歌曲的教学
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创作及抗战歌曲的教学
段 , 着不 同 内容 的 抗 战歌 曲 。 些 歌 曲短 小精 悍 , 召性 强 , 重振 民 族精 神 为 主 题 走 向 。 战 歌 曲 有 这 号 以 抗 不 仅 为 争 取 抗 战胜 利 起 到 了 宣传 作 用 . 为 我 们 留下 了宝 贵 的歌 曲创 作 经 验 及 歌 曲教 学财 富 。 也
批批 东北 人背井离乡 ,西安街头 就有 大批东北官兵 和流亡者。
13 9 6年 , 西 安 二 中执 教 的 地 下 党 员 张 寒 晖 , 闻 目睹 了 流亡 在 耳
同胞 的悲惨经历 , 创作激情油然而生 , 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 化, 谱成 了《 松花江上》 的曲调 , 并很快流传。13 96年 l 月 9日。 2
战 歌 曲算 起则 应 从 13 9 1年 “ ・ / ” 变 开 始 , 至 要 更 早 些 。 九 - k事 甚
所以史学 界也有十 四年抗战一说② 。
抗 战歌 曲创 作 类 别
笔者从时 间年到 13 91 9 7年“ ・ 七 七事变 ” 爆发 , 从专业作曲家黄 自的 合唱歌 曲《 敌歌 》 抗 开始 , 一批优秀的歌 曲相继出现 。 这其 中有揭 露 日军罪行 的歌曲“ 长歌 当哭” 演 唱时 , 。 往往是哭着唱, 哭着教 ,
《 花 江 上 》 主 题旋 律 : 松 的
中国抗 战歌 曲创 作就是 在如 此的背 景之 下诞生 的 。早 在
11 9 7年 , 玉 祥 将 军 出 任 湖 南 湘 西 镇 节 史 期 间 , 创 作 了 有 关 冯 就
“1 2 条秘密条款 ” 国耻 歌》 另外还有一首流传在 民间的山东 的《 , 威海 民歌《 甲午战争》 这些歌 曲的背后 , 不包含着一个个感人 。 无 的故事 。13 年九・ 91 一八 事变 , 激起了全国人民抗 日救亡运动的 兴起 , 时的中国, 此 无论是新 文艺工作 者 , 还是广大 民间艺人 , 都
后在抗 1旗帜下精诚团结 , 3 以实际行动进行抗 日宣传 。 音乐 家们
或 是 奔赴 敌 后 根 据 地 , 或是 参加 各种 文艺 宣 传 队转 战前 线 , 是 或 深入 到 国 民 政 府 的 统 治 机 构 中 去 ,开 展 全 面 的 抗 日宣 传 工 作 。
2 1 年 4期 0 1
嵌 靖. 高教
S haaF xi Ji I aovu -G aOiao i
化艺 术
抗日 战争时 歌曲 期的 创 圾抗战 歌曲的 学 教
杜 蕾
【 要】抗 日战 争 时 期 , 摘 大批 的红 色 经典 歌 曲记 载 了一 个 个 刻 骨 铭 心 的 记 忆 。在 抗 战 的 不 同 阶
抗 战歌 曲创 作背 景
哭着学 。还有《 松花江上》 《 、流浪之歌》 《 、长城谣 》 《 、嘉陵江上》 、 《 铁蹄下的歌女》 , 等 这些歌曲都是迄今广为传 唱的优秀歌曲。
以《 松花江上》 为例 。“ -/ ” 九- k 事变后 , - - 日军 占领 了东北 , 一
“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 中 , 中国曾经是世 界经济文化 中心 , 但
拿 起 文 艺 武器 抒 发 内心 的 愤 恨 , 行 抗 I宣 传 。 进 t : 卢 沟 桥事 变后 , 阶 层 中国 民众 组 成 声 势 浩 大 的“ 日民族 各 抗 统 一 战 线 ” 各 地 戏 剧 工 作 者 纷纷 编演 活 报 剧 、 。 话剧 、 剧 等 爱 国 京 剧 目。 院 中 以及 致 力 于 左 翼 “ 乐 运 动 “ 学 音 的音 乐 工 作 者 , 也都 先
【 键 词】抗 战 歌 曲 创 作 类 别 创 作 背 景 抗 战歌 曲教 学 关
抗 日战争时期 , 中国人 民众志 成城 , 一致抗 日, 大音乐 工 广 作者也纷纷投入到抗 日洪流中 ,以歌曲创作的方式来鼓舞全 国
人 民 的抗 E斗 志 。 这 样 的 背 景下 , E歌 曲 以 排 山倒 海 之 势 出 t 在 抗l 现在 中 国大 地 上 。 抗 战 歌 曲 以 不 同 角 度 、 同侧 面 、 同创 作 手 不 不
自从 14 8 0年 鸦 片 战 争 后 ,中 华 民族 受 到 诸 多 列 强 的 欺 侮 和 侵 害 ” 。13 年 7月 7 口,t 发 动 了卢 沟 桥 事 变 , 此 中 国进 入 ① 97 E军 从 了全 面抗 战时 期 。13 9 8年 l , 国人 民抗 击 法 西 斯 的 民族 解 0月 中 放 战 争进 入相 持 阶 段 。 中 国人 民不 畏 牺 牲 英 勇抗 战 , 14 于 9 5年 8月取 得 了抗 E战 争 的伟 大胜 利 。 t
法、 不同歌 曲体裁唤起了中国人 民对侵略者 的无 比仇恨。
抗 战歌 曲 以其 独特 的 方式 唤醒 了中 国人 民 ,并成 为 激励 中华 民族 英勇 抗 战 的精神 力量 , 为抗 战 胜利 不 可或 缺 的华 丽篇 章 。 成 大
量的抗战歌曲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歌曲创作经验及歌曲教学财 富,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视。
西 安 学 生 游行 纪念 “ 二 ・ ” 动一 周年 , 向 住 在 临 潼华 清池 一 九 运 并
的蒋介石请愿 。 蒋介石命令张学 良武力镇压 。 当学生 队伍中响起 了《 松花江上》 的歌声时 , 张学 良闻歌热泪盈眶 , 三天后 ,西安事 “ 变” 爆发 , 国共开始合作 , 民抗 战开始 。某种程度上来说 。 全 抗战 歌曲就是抗 战胜利 的催化剂 , 是必不可少 的精神力量。 《 松花江上》《 、嘉陵江上》 两首歌 曲都运用 了控诉的音调 。 在 旋律 的主题陈述上 , 以调式 的主和弦分解展开 。在旋律手法上 , 两者都是虚势逆转地为全曲定下基调。《 松花江上》 的主题旋律 由低音到高音 , 然后缓慢下落 , 形成一种悲伤 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