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指标体系表、现场测试表、评估报告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指标体系表、现场测试表、评估报告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能效评估指标体系表

表A.1 能效评估指标体系表

维度分解 设计能效 运行能效

供冷 供暖 过渡 全年 供冷季 供暖季 过渡季 全年

典型日 1 典型日 2 典型日 3 典型日 4 典型日 1 典型日 2 典型日 3 典型日 4 典型日 1 典型日2 典型日3 典

型日4

设备层 锅炉系统 锅炉 电机系统 发动机 余热效率 发动机 发电效率 暖通空调系统 冷水机组 吸收式 制冷 热泵 水泵 换热设备效率 照明系统 照明

子 系 统 层

能源转换系统 发电效率 供热效率 供冷效率 输配系统

耗散损失 动力损失 蓄能系统

蓄热 蓄冷

储电 系 统 层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综合能效 注:典型日的确定:供冷(热、过渡)季全部供能日的能耗进行排序,分别统计最大日能耗的75%以上、75%-50%、50%-25%、25%以下划分为4段,每段随机抽取一日作为典型日。在缺乏统计数据时,可按照供能季的月份每月随机抽取1到2日作为典型日。 对于工业园区,将设备级能效指标划分为锅炉系统、电机系统、暖通空调系统与照明系统4个类别,且不再涉及供冷季、供暖季、过渡季差别,按照全年平均能效进行评估。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分布式能源系统现场测试表

表B.1 分布式能源系统现场测试表 分布式能源系统输入能量

总输入电量 燃油量 燃气量 燃煤量 供热量 供冷量 其他 累计(MJ) kWh L m3 Kg m3 m3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分布式能源系统输出能量

总输出电量 供热量 供冷量 其他1 其他2 其他3 其他4 kWh m3 m3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可再生能源利用量 风电 光伏 地热 其他1 其他2 其他3 其他4 kWh kWh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MJ (折算后)

注:表格可根据分布式能源系统实际情况增减。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能效评估报告

XX项目能效评估报告 C.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南京市某商住混合园区,项目设计供热负荷2.8MW。由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CCHP系统(内燃机)作为冷热源。为办公楼和公寓空调采暖供能,冬季供50℃热水,回水温度45℃。以冬季供暖为例,对所选择的典型日能效进行评估。

C.2.项目能流图

绘制项目能流图,如下图所示:

图C.1XX项目能流图 Q表示流量,m3/h; T表示温度,℃; W表示一段时间内输入/输出该设备的电量,kWh; R表示燃料的热值,MJ/m3. C.3.能耗测量 每小时测量一次,连续记录24h,计算得到进出每个设备或耗能部件的能量。数据记录如下表C.1和表C.2所示。

综合能源站分水器

集水器地埋管

地源热泵

办公建筑居住建筑

CCHP

太阳能热水器Q2,T2

Q3,T3

Q4,T4

Q5,T5

Q6,T6

Q7,T7

Qr,R

Q9,T9

Q10,T10

Q11,T11

Q12,T12

Q13,T13

Q14,T14Q15,T15Q16,T16

W1W3W2W4

W5Q1,T1

Q8,T8

输入能源输出能量表C.1 逐时数据记录表 列1 Q1 Q3 …… Q16 T1 T2 … T16 1 0 512 102.4 49.5 45 46.35 2 0 534 106.8 49 44 45.32 3 0 523 104.6 48.6 43 44.29 4 0 512 102.4 48.5 43.5 44.805 5 0 534 106.8 49 45 46.35 6 0 523 104.6 49 44 45.32 7 0 527 105.4 48 43 44.29 8 0 529.5 105.9 48.5 43.5 44.805 9 0 512 102.4 48.5 43.5 44.805 10 15 534 106.8 50.6 46.6 47.998 11 14 523 104.6 49.3 44 45.32 12 17 512 102.4 48 43 44.29 13 17.33333 534 106.8 50.1 45.7 47.071 14 18.33333 523 104.6 49.8 44.8 46.144 15 14 497 99.4 48.5 43.5 44.805 16 17 465 93 50 45 46.35 17 0 466 93.2 49 44 45.32 18 0 474 94.8 48 43 44.29 19 0 435 87 48.5 43.5 44.805 20 0 510 102 48.5 43.5 44.805 21 0 523 104.6 49.4 46.6 47.998 22 0 556.1 111.22 49 44 45.32 23 0 558 111.6 48 43 44.29 24 0 559.9 111.98 50.1 45.7 47.071 表C.2 24h累积量记录表 W1 W2 W3 W4 W5 Qr 24h累计用电/气量(kWh) 252 632 7890 3828 56 987.6

计算平均能效: 设备1 太阳能热水器典型日综合能效: 241122115[c(QTQT)]=3.6iiW

(11)

c——水比热容,4.18kJ/kg.℃; ρ——水的密度,1000kg/m3; 设备2 CCHP供电综合能效:

42

3.6=rW

QR (12)

CCHP供热综合能效: 24334413[c(QTQT)]=iirQR

(13)

设备3 地源热泵综合能效: 245566143[c(QTQT)]=3.6Wii

(14)

C.4.能效计算 按照能效指标体系表,计算得到每个指标的能效值。 能源转换子系统能效: 244778815235[c(QTQT)]=3.6(W)iierWWWRQR





 (15)

ω——电力折合标准煤热量系数,MJ/kWh; 能源输配子系统: 耗散热损失: 24999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62477881[(QTQT)(QTQT)(QTQT)(QTQT)]=[(QTQT)]iiiicc





(16)

动力热损失(耗电输热比EHR): 1724

778813.6=[(QTQT)]iiWc

 (17)

系统综合能效: 244999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81235[(QTQT)(QTQT)(QTQT)(QTQT)]=(WWWW)RiierWcQR





(18) C.5.能效评估 将测量的流量、电表累计电量、燃气表累计燃气量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表C.3 能效评估指标表(收口) 维度分解 设计能效 运行能效 供冷 供暖 过渡 全年 供冷季 供暖季 过渡季 全年

设备层

典型日 1 典型日 2 典型日 3 典型日 4 典型日 1 典型日 2 典型日 3 典型日 4 典型日 1 典型日2 典型日3 典型日4 太阳能热水 20 18

地源热泵 3.5 3.1

发动机 余热效率 41% 38.9

发动机 发电效率 41% 38.6

水泵W1 78% 77.5%

子系统层 能源转换子系统 发电效率 40% 38.2% 供热效率 110% 95% 供冷效率

输配子系统

输送効率

97% 90%

动力损失 0.004 0.0045

系统 层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5% 3%

综合能效 105% 92%

6.问题和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