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记录
XXXX-XX-XX XX:XX 主治医师查房
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
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
两侧项背肌紧张,压痛,C3~6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
今日XXX主治医师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一、目前诊断考虑:中医:项痹(风寒湿痹),西医:颈椎病,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
5%GS250ml+红花针20ml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活血通络。
口服:追风透骨丸 6g bid。
中风回春丸 1.8g tid三、本病当与颈椎滑脱症相鉴别,颈椎滑脱症,以颈项痛为主症,多伴有头晕头痛,可伴有上肢症状,多于外伤下起病,体检多于棘突处有压痛,多无其他阳性体征。
颈椎CT可鉴别。
四、中药汤剂以祛风化湿,温经通络为法,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羌活10 独活10 藁本10 防风10
甘草(炙) 5 川芎各10 蔓荆子10 桂枝10
麻黄5 葛根15
饮片X剂,水煎温服,日一剂
住院医师:XXX
主治医师:XXX xxxx-xx-xx 8:00 科主任查房副主任医师查房颈项疼痛不适伴头晕头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双上肢麻木,呈放射性,无天旋地转感,全身困重,纳眠一般,二便尚调。
体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活动受限。
两侧项背肌紧张,压痛,C3~6体表棘突压痛,叩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
(风寒湿痹)今日XXX科主任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
一、同意目前诊断:中医:项痹(风寒湿痹),西医:颈椎病
二、局部理疗如低频脉冲电、中药熏药、TDP、颈椎病推拿及电针等。
5%GS250ml+红花针20ml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活血通络。
口服:追
风透骨丸 6g bid。
中风回春丸 1.8g tid
三、患者XXX,慢性病程,因“反复颈项部疼痛X个月”入院,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项痹”范畴,证属风寒湿痹,治宜祛风除湿,散寒通络,益肝肾为法,患者年过半百,脏腑亏虚,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失于濡养,故易受外邪所犯,感受风寒湿邪,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湿性重浊,其性下趋,寒湿之邪附于筋骨,阻碍气血运行,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见颈项部疼痛,本病病位在颈项部及双肩部,病性属虚实夹杂之证。
四、颈椎病应与落枕鉴别,落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放射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
颈椎病多发于长期低头工作者往往呈慢性发病,以头晕目眩、颈项疼痛、上肢疼痛为多见。
五、《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故治宜祛风化湿,散寒通络,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方中羌活、独活共为君药,二者皆为辛苦温燥,其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故皆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两药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
臣以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胜湿,且善止项痛。
佐以川芎、蔓荆子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葛根、麻黄、桂枝散寒解表、缓急止痛。
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该病历书写规范、及时,中医辨病辨证、理法方药正确。
住院医师:XXX
科主任:XXX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