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讲话稿 【篇一: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讲话稿】 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王书记,各位领导: 今天,王书记在百忙之中到开化调研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开化县委、县政府对王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开化县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我县于2011年3月份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试点工作,5月份全面推开,6月底全县384个行政村通过?转并联?方式组建成56个新社区,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村新社区?第一年搭框架?工作任务,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获得全市体制创新奖。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先行先试、主动探索的原则,全面启动农村新社区示范化建设,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县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规划。我县从抓规划入手,精心编制全县农村新社区的各项规划。一是抓好社区的布局规划。按照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办事处设置和?1+x?村镇规划,以20分钟交通圈或5-10个村左右为服务半径,进行农村新社区的布局规划,形成了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的?1856?网络型、组团式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二是抓好社区的模式规划。根据开化实际,按人口5000—10000左右的规模,依托原办事处、中心村,采取?转并联?的方式联合组建农村新社区,抓好模式规划。三是抓好社区的布置规划。制
订了《开化县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建设技术方案》,对场所布局及名称、背景装饰及形象标志、布置内容等三大类41项软件、硬件设施进行了统一规范,确保场所建设的规范性。 (二)抓整合。重点解决社区建设的三大问题。首先是解决社区运行的问题。充分利用被撤销并调整的乡镇办公楼、中小学校、卫生院所等公共场所资源,以修建、置换、租赁等主要方式,解决好56个社区的办公服务场所建设问题。去年全县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投入资金达1000多万元。今年,我们以每个社区拨款5万元为基数、再按每人每年5元标准核拨的办法,建立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保障社区工作正常运转。其次是解决管理层级过多的问题。有效整合县、乡镇、办事处、社区、村等五级建制单位的管理模式,实现?县、乡镇、社区、村?的基层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将最终实现?县、乡镇、社区?的管理新模式。最后是解决社区服务的队伍问题。我县社区工作人员由撤并乡镇的机关干部、村两委主要干部、大学生村官及聘任的专职工作人员组成,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原机关干部主要侧重于公共服务的开展,社区专职人员侧重推动社区的自我管理和自治,村两委干部侧重把建制村工作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同时,我县率先在全市试行农村新社区干部专职化,在玉壶镇、西坑畲族镇、百丈漈镇等三个镇的17个社区开展农村新社区干部专职化试点工作。其他社区专职书记配备,通过职位空缺、赛场挑才,计划从县机关部门中层干部中选择配备一批,以此充实社区工作力量。
(三)抓服务。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实行?下放上提?,加大对便民服务中心的授权力度,乡镇直接可办事项从39项增至56项,已和县审批系统对接,进入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所有事项都实行全程跟踪督办;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直接可办事项从13项增至29项、26个事项可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行网上审批,26个事项实现异地群众同城办理。同时,拓展服务方式,探索社区服务、办公、管理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社区群众个人信息资料库,推行?一站式?服务、同城办理、网络审批、即办制、代办制、协办制,努力为社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便民服务。此外,我县各社区还根据实际,开展特色服务。如百丈漈镇二源社区针对留守少年?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少、监护缺乏?的现状,社区和学校联合 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开通一部免费亲情电话、落实一名代理家长、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谈一次心、读一本好书、写一封亲情书信、定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八个一?活动,对留守少年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帮助、情感上沟通、习惯上培养、品德上塑造,有效解决留守少年的教育问题。又比如,玉壶镇所辖6个社区在开展华侨服务及?同城审批?信息化服务的同时,还开展?社区体验日?活动,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我们将统筹城乡的社区建设、?三分三改?、农房改造集聚等重点领域配套改革,作为推进社会转型的关键环节来抓,
联动推进。率先在全市出台城乡统筹综合改革1+14政策文件,同步在9个中心镇开展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同步推进?三分三改?工作。截止到上周,全县9镇1乡384个行政村都完成了政经分开,共完成181个行政村的股改、地改工作,其中4个乡镇已经完成?两改?工作。为引导农民进镇入城到新型社区集聚,更好地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打下了基础平台。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县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新型社区准行政化职能和村民自治存在矛盾。就社区本身而言,它是一个村民自治的单位,但目前我县社区行政职能色彩比较浓,村民自治的功能相对较弱,如何在政府主导下,推进社区自治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实现社区去行政化的目标任务艰巨。
2、社区调控能力有待加强。目前社区在人权、事权、财权上的调控几乎还是零,特别是财权方面,全省只有温州开展行政区划调整,而上级下达的项目和资金都是直接到村,社区无法进行统筹安排。
3、社区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是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尽管我县在便民审批上做了一些探索,但尚未形成全县 统一的同城审批受理系统,县机关部门依法充分的授权在法理和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同时,开化一些社区原来
就是为了过渡进行布局设置,这些社区偏远分散、人口大多外出,最终是要实行村社融合。因此,在社区规范化建设中,我们建议还是因地制宜,对服务场所面积等硬件不能?一刀切?,特别是考核不能有刚性指标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为关键点,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社区规范化建设。为了更好指导全县面上工作,最近我县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新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开化县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开化县农村新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工作方案》、《开化县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权限调整目录》、《开化县农村新社区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试行)》、《2012年度开化县社区工作考核办法》、《开化县‘五大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等?1+6?政策文件,全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年内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件事:1.规范社区组织设置。在全县构建?3+x?的模式,群团组建工青妇三家机构,社会团体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建,一般不少于5家,计划在6月底完成;同时,按照市委?五个一批?的要求,配备好社区工作者队伍,考虑开化现有的财力状况,社区工作者以乡镇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为主体,不足部分首先考虑从村干部中吸收一批;从解决政策兑现、下派人选、管理考核三个难题入手,4月初完成社区
【篇二:2010311社区建设龙区长讲话稿】 在江岸区街道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龙宁 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区委常委会和区长办公会同意,今天召开全区街道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结合全国和全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以及全市民政工作会议、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我区社区建设等方面工作,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9年我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维护民利为重点,强化“两型社区”创建,着力构建和谐社区,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各街道、部门通力合作,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绩效目标,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全国志愿服务贡献奖”、“全省低保规范化管理aa级单位”、“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
一是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两型社区”创建活动,各街道认真组织,安装楼道节能灯1.4万盏,为低保户免费赠送1.5万个节水龙头,完成51个社区“两型
社区”建设基础创建工作,其中花桥街大江园社区和上海街扬子社区成为市级两型建设示范社区。区建设、水务、园林、城管、环保、文体、妇联等部门积极参和,组织实施节水工程、垃圾分类、安装餐馆油水分离器,评选“两型示范家庭”。在各街道的积极推进和财政局、国资办、行管局、房地公司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投资1152万元,建成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54个社区服务站,其中丹水池街、四唯街、大智街克难攻坚,率先基本完成街道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任务。完成大智、球场、花桥、二七4个街道、18个社区连片提档升级工作。为缓解老城区型社区物业服务缺位的问题,在118个社区因地制宜推进物业服务,基本建立物业服务机构和管理机制,让居民群众真正得实惠。圆满完成162个社区换届选举,社区直选面扩大到47%,居民参选率达到90%以上,社区各项经费全部落实到位。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全区登记注册社区志愿者近10 万人,组织各类服务活动1千余次,区社区志愿者协会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通过全区共同努力,我区、台北街、百步亭社区分别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街道、社区等光荣称号。
二是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为166个社区配置了低保工作专用电脑,建立了“社会救助、优抚资金管理系统”,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达到省级“aa”标准。探索完善元旦、春节救助慰问、慈善超市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项目,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是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款落实率100%,较好地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多渠道安置城镇退伍兵,安置率达97.5%。积极协调雷达学院官兵参和“八运会”开幕式表演,组织辖区部队1千余人参加江滩焰火晚会的警戒任务。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区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部队,安排专场“梦幻九歌”大型杂技演出慰问官兵,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
四是社会事务管理不断规范。依法开展民间组织登记和管理,不断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和诚信建设。投入80万元优化了婚姻登记处服务环境,增加节假日服务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荣获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
五是老龄工作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区政府“十件实事”,投入40万元为242名空巢老年人开展了居家养老“无偿服务”和“补偿服务”。全年共新办老年优待证6586个,年审4.5万个,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得到落实。建国60周年前夕,我区选送的《天路》、《娄山关》大型合唱节目,荣获省、市金奖。车站街、西马街分别荣获市老龄工作模范街道和优秀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