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经济的“板块”特征与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搜集、整理和归类大量的统计数据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剖析欧盟经济发展的“板块”特征。
文章第一次把欧盟经济划分为5个类型同时分析了这五种经济类型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欧盟经济模式的讨论可以上追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当时德国由于产业革命进行较晚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争。
而经济学论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是以英国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观点德国学者李斯特从德国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英国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观点具有世界主义的根本缺陷以及不重视各个特定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特殊利益的倾向从而必然以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国家主义的经济学为了给本国指明发展民族工业和取得权力的道路李斯特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来同英国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相对抗用德国的实际来同英国的理论相对抗。
由此初步形成了实行保护主张的德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模式。
二战结束后受马歇尔计划的推动欧盟经济进入了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的30年“黄金时期”(“trente glorieuses”, 1945年至1975年)。
一般来说政界和学界通过回顾欧盟经济成功发展历程总结出了两种经济模式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和英国、爱尔兰为代表的“盎格鲁模
式”。
[1]“大陆模式”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
“盎格鲁模式”则主张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反对市场垄断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或者说两种经济模式回归到经济学的主题之一即公平与效率(equity and efficiency)孰为先的问题。
“大陆模式”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而“盎格鲁模式”则更多地看重市场效率。
意大利学者Tito Boeri、比利时学者André Sapir、英国金融时报经济评论员Martin Wolf等西方学者对“大陆模式”又进行了具体细分即“大陆模式”包括“日耳曼模式”(Nordic)、“莱茵河流域模式”(Rhineland)和“地中海模式”(Mediterranean)[1] [2] [3]。
如果加上上述的“盎格鲁模式”欧盟经济则可以划分为四种模式即“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鲁模式”。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20__年欧盟东扩后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来看欧盟25国疆域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列世界第七位;国内生产总值为12.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1%;欧盟拥有4.5亿人口列世界第3位占世界总人口的7%。
与此同时20__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2,173亿美元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提前8年实现中欧领导人20__年提出的战略目标。
欧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累计最大技术供应方地位同时还是中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欧盟25国经济划分为
5种经济模式即西欧模式、南欧模式、英爱模式、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
第一种欧盟经济模式:“西欧模式”。
“西欧模式”成员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和卢森堡共5个欧盟成员。
第二种欧盟经济模式:“南欧模式”。
“南欧模式” 成员包括意大利、希腊、塞浦路斯、马耳他、葡萄牙和西班牙共6个欧盟成员。
第三种欧盟经济模式:“英爱模式”。
“英爱模式” 成员包括英国和爱尔兰共2个欧盟成员。
第四种欧盟经济模式:“北欧模式”。
“北欧模式”成员包括瑞典、丹麦、芬兰和荷兰共4个欧盟成员。
第五种欧盟经济模式:“东欧模式”。
“东欧模式” 成员包括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共8个欧盟成员。
上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第一该国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发展路径相似。
第二具有较强的地缘政治关系和相近的社会价值观。
第三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
一是基本延续“日耳曼模式”、“莱茵河流域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鲁模式”的划分方法同时在“地中海模式”中添入了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两个新成员。
二是将8个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模式与前4种经济模式并列。
三是为了便于认知按地域方位重新对5种经济模式进行了更名。
第四关于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的分类考虑。
20__年5月1日新加入成员中塞浦路斯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世界银行已将塞浦
路斯确定为发达国家。
马耳他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且1964年12月已经加入了英联邦。
20__年3月8日马耳他就加入欧盟全民公投时同意率仅为54%远低于前社会主义东欧国家。
从地理位置看塞浦路斯比邻希腊马耳他靠近意大利。
因此将这两个新成员列入“南欧模式”。
上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区别并不很严格。
不过本文认为欧盟经济原本就不是国别经济欧盟成员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各异动用经济政策的权限有所不同欧元区成员和区外成员的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相差较大。
因此欧盟经济模式类型上的区别相当可以说明问题。
三、欧盟五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与比较分析总的来说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特点各有千秋[4]。
第一“北欧模式”在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公共支出最大。
劳动力市场相对不受管制有着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而强大的工会带来工资方面的高度平等。
第二“英爱模式”提供相当优厚的社会补助现金补贴主要给予工作年龄的人这些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
工会势力单薄劳动力市场相对不受管制。
第三“西欧模式”依靠社会保险来救助失业者和提供养老金。
这些国家的就业保护较强。
工会很强大并在扩大集体议价结果的问题上享有法律保护。
第四“南欧模式”注重对老年人养老金的公共支出。
严格立法保护就业并减少就业对提前退休提供大力支持以减少求职者人数。
第五“东欧模式”注重经济政策和政治体制的转型从竞争政策到食品安全都进行了彻底变革试图完全“擦除”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痕迹以适应欧盟的要求。
具体来看欧盟5种经
济模式的特征还可以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劳动生产率、就业增长率以及政府支出等不同方面进行考察。
1.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表现是一种经济模式是否优越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汇总了1997年至20__年欧盟25国历年来的经济增长率并且按照本文的分类对25个欧盟成员归总到了5种经济模式组别从表1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东欧模式的经济增长最快20__年达到3.0%至7.8%如果按照此增速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东欧模式的生活水平可赶上欧盟的平均水准。
其次为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其中瑞典经济增长尤为引人注目。
西欧模式和南欧模式占欧盟经济总量的67%但经济增长总体表现最为糟糕。
2.通货膨胀率。
高增长、低通胀是一种公认的理想经济模式。
从表2我们感觉到欧盟5种经济模式的通货膨胀水平差异较大。
东欧模式维持了经济高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多数国家的物价压力如20__年斯洛伐克的通胀率达到了7.5%匈牙利也达到了6.8%。
南欧模式的通胀压力虽然低于东欧模式但作为欧元区成员意大利、希腊。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物价水平均超出了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2%标准其中西班牙和希腊的物价分别达到了3.1%和3%。
西欧模式的物价水平保持在适度水平上但卢森堡的通胀率超过了3%。
相反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的通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基本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目标。
3.劳动生产率。
本文收集了欧盟统计局1993至20__年欧盟25国的小时劳动生产率统计数据(详见表3)。
劳动生产率高低
是衡量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
据全欧商业组织Eurochambres 的研究报告自1994年起美国劳动生产率已经超过了欧盟。
即使欧盟劳动生产率年增速超出美国0.5个百分点那么欧盟还要经过50年的努力才能赶上美国这是欧美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
表3的数据以欧盟原15国的劳动生产率为100依据西欧模式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除奥地利外都在平均水平以上。
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的劳动生产率接近或超过平均水平而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的劳动生产率则均低于欧盟原15国的平均水平。
20__年英国的劳动生产率为94.3英国财政部发言人认为1997年以来英国的生产率一直在提高。
但经合组织强调英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处于15年来的历史低点与德国和法国等主要欧盟成员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生产率赤字”。
4.就业增长率。
欧盟国家普遍重视本国的就业和消除相对贫困状况。
南欧模式倾向于高水平就业保护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着重于失业福利的高覆盖西欧模式和东欧模式则在就业保护和失业福利方面折衷(详见表4)。
从就业状况看北欧模式和英爱模式相对理想一些而西欧模式、东欧模式与南欧模式相对差一些。
从缩小贫富差距看西欧模式与北欧模式表现较好而南欧模式、东欧模式与英爱模式较差。
有学者指出英爱模式之所以在脱贫方面表现不佳主要不是由于缺少财政再分配而是由于社会底层的教育水准较低。
北欧模式在就业和脱贫两方面均有良好表现而南欧模式在两方面都做得不好。
英爱模式在就业方面做得不错但在脱贫上做得不好而西欧模式刚好与之相反。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
英爱模式与北欧模式的劳动力市场效率较高而西欧模式与北欧模式较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