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

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

如 何 让 课 堂 提 问 更 有 效
李倩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中
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诱导?一要提问,二要指点。
有效提问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掘学生的潜力;它可以提
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的习惯;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
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
有重要的作用。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
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昂,
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
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那么,如何避免
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
感悟。
一、循序渐进有层次性
提问的顺序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提问符
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
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我在教学《中彩那天》第七、八然段,理解
“什么是道德难题”时,我是这样提问的:父亲遇到了什么难题?父
亲最后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父亲这样做值吗?如果是你,你会这
样做吗?理解段落时也是从理解文章表面的意思再到理解藏在文章
背后的深意,语言训练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进行拓展延伸。由于
提问有层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
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二、提问的次数要得当
教师的提问要抓住点,例如:趣味点、深入点、困惑点、空白点
等处将问题设计得精而准,不能在一堂课上频频发问,以多取胜,更
不能问过算数,问题要有准确性、针对性和思维性。如果将真问题和
假问题一股脑的推给学生,一堂课几乎被问题困扰,那么学生的大脑
处于疲劳状态,就会产生倦怠感,思维反倒处于麻木状态,不利于学
生的进步与发展。
三、难易适度
问题要难易适度,问题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既不能过于浅白,
又不能太艰深。太浅白,没有思考的空间,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
致,学生无从学到新知识,只能在“原地踏步”;太艰深,新旧知识
无法找到衔接点,学生无从下手。难度太大的问题不仅达不到教学目
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因此,所提问题要难易适
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使学生通过
努力从“已有的经验区”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
如李伟君老师教学《四个太阳》时设计了问题:“金黄的落叶忙着邀
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相信多
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这样设计“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
伴尝尝水果的香甜,他们是怎么邀请的?”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
不一样。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一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
本,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给人带来了丰收的喜
悦,带来了欢乐。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
四、提问的内容要精心设计
1、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提问。
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作为实现语文教学整体目标手
段之一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激起情趣,理解内容,发展智力,受到
教育。问题设计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考虑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
(1)、提问的内容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
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
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
能力。例如,王安霞教师在执教《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
能否收到这个中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
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
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
大的思维价值,它们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提问要明确具体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
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李伟君教师在执教《穷人》一文时,
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
答是:“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作题目。”“因为桑娜收养
的是穷人的孩子,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显然,学生在回答这个
问题时存在困惑。于是,教师接着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着
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是用‘穷人’呢?谁能
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找到答案呢?”这样的问
点明确具体,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
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教
师又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
的是什么?”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2、提问要立足于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于精,关键是我们教师应抓住文章的重点,
突破难点。如教学《长城》一课时,针对关键句“这样气魄雄伟的万
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设计提问”“什么是奇迹,
为什么说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奇迹?”学生通过读文、讨论、联系上
下文,分析理解了长城高大坚固不但是一个奇迹,在没有吊车、起重
机的情况下,就靠无数肩膀无数只手修建成了万里长城,它凝结了古
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更是一个奇迹。如此读、思、议,学生不仅
了解了万里长城,更会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也就突
破了。
五、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专题研究今后的打算
如何才能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提升学生的语
文素养?那就是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授课时提出的问题,能有效地激
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答、想
答、乐答。
(一)、观念先行,奠基课堂有效提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必须
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
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教学形象的塑造、师
生情感的交流、教学思想的凸显等诸多方面。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
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
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
师乐于“倾听”,学生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教学中师
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二)、人文性和工具性合一,寻找有效提问的“支点” 。我们
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就要努力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寻求一个“支点”,
以这个“支点”支撑我们的课堂。这样,课堂提问才会有效,课堂才
会真正为学生服务。
(三)、提问的内容要精心设计
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就不再多说。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
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我们
教师只有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对话,“问”出精彩,才能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只有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文本、把握新
的理念,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用全新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
践,转变观念,提升素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让我
们的课堂师生互动,交流充分,气氛活跃,迷津点窍,人人争先,真
正建构起求真务实、清新活泼、充满人文性的和谐课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