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区位商视角的江门市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商视角的江门市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商视角的江门市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区位商分析江门市三次产业的总体结构以及三次产业内部的优势产业,根据分析结果发现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为江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位商产业结构江门市
一、引言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和区域经济能否健全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江门市处于珠三角地区,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江门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本文拟从区位商的角度分析江门市2007——2016年间的产业结构,摸清江门市产业结构的一般发展规律,以及其产业内部的优势产业,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调整策略,助力促进江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区位商分析方法概述
区位商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基本的分析方法。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指某一区域某一部门的产值占该区域总产值中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
LQ ij=
L ij
∑L ij
m
j=1

∑L ij
n
i=1
∑∑L ij
m
j=1
n
i=1

其中,i——第i个地区(i=1,2,3……);
j——第j个行业(j=1,2,3…..);
L ij——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
LQ ij——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

当LQ ij>1,即该地区该行业专业化程度的高于全国水平,具有行业优势,竞争力较强;当LQ ij<1时,则表明该行业专业程度低于全国水平,比较劣势;当LQ ij=1时,则表明该行业与全国水平相当,处于一般水平。

本文尝试用此种方法分析江门市的产业结构。

三、基于区位商分析江门市的产业结构
1.三大产业分析
根据区位商计算公式和统计年鉴数据,我们计算得到2007——2016年江门市三次产业区位商,如表1,再根据2007——2016年间三次产业的区位商变化得出区位商的变化趋势,如图1。

表1 2007——2016年江门市三次产业区位商
图 1 2007——2016江门市三次产业区位商
依照统计数据对三大产业进行整理得出表1和图1,从表1、图1可看出,江门市的第二产业的区位商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但是数值一直是大于1的,说明江门市的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一直处于全国水平以上,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具有优势。

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两者的区位商都没有突破1,两者在波动中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两者的产业水平都低于全国水平,优势不如第二产业明显。

且第三产业在2012年后又开始下降,在2015年后,第三产业的优势开始低于第一产业。

综上分析,目前在江门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是唯一高于全国水平的,且在发展阶段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第一、第三产业则一直出在劣势地位。

2.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第一产业内部
在第一产业中,根据统计上的传统划分,将其主要划分为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表格 2 2007--2016年江门市农林牧渔区位商
图2 2007--2016年江门市农林牧渔区位商
根据表2、图2可看出,渔业的区位商最高,也是第一产业中唯一区位商突破1的,具有明显优势,这与江门市的水资源丰富有关,江门全市境内水资源年均河川径流量为119.66亿立方米,占全省河川年均经流量6.65%;水资源总量为120.8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6.49%。

西江干流于境内长76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鹤山。

同时,西江也是珠江最大的主干支流。

不过近几年渔业区位商呈下降趋势。

而农业、林业、牧业与渔业的差距有点大,且10年来波动不大,发展得比较平稳,但是三者的区位商均小于1,为表现出产业优势。

因此,江门市要因地制宜,继续发展占优势的渔业,使渔业在推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其优势,同时也要加快提高农、林、牧业的发展水平,将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到较为合适的水平。

(2)第二产业内部
第二产业内部分为工业和建筑业。

表格 3 2007--2016江门市工业和建筑业区位商
图3 2007--2016江门市工业和建筑业区位商
从图3、表3明显可以看出,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区位商大于1,建筑业的区位商小于1,说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以工业为主。

而且,工业的波动不大,说明工业发展得很平稳;建筑业就发展得不是很稳定,有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但在2014年后,建筑业的发展就一直处于平稳状态。

表格 4 2016年江门市工业部分内部结构区位商
经过统计计算得出了各行业的区位商,表4中的行业的区位商均大于1,也就是说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这些行业占主要优势。

尤其是金属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三者的区位商分别是5.56、3.90、3.40、3.31和2.61,均大于2。

不过这里面很多是轻工业。

(3)第三产业内部
第三产业分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

表格 5 2007--2016年江门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
图4 2007--2016年江门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
通过图4和表5,可以看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住宿和餐饮业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批发和零售业在2015年后区位商从大于1变成了小于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住宿和餐饮业的转折点则分别是是2010和2013年,说明这三个行业的优势不再,甚至变成了江门第三产业的劣势。

金融业一直在缓慢上升,到了2014年就有了下降趋势,且区位商长期小于1,低于全国水平,说明江门的金融发展落后。

房地产业在波动中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房地产业的区位商在2012年开始大于1,说明江门市房地产业的优势渐渐明朗。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江门市的产业结构情况为:第二产业是三次产业结构中的优势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一直是劣势产业。

其次,在第一产业中处于优势的是渔业,农林牧业发展稳定且长期处于全国水平以下;第二产业中工业占绝对优势,而工业内部以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轻工业行业优势最明显;第三产业内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住宿和餐饮业渐渐失去优势,金融业区位商长期处于1以下,表现为劣势行业,房地产业则逐渐显示优势。

说明江门市的产业结构已经由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成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

但是,江门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平衡,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而第一产业不足以满足全市人民的需求,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与第二产业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
江江门市应该积极推进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将优势产业迅速培育成江门市的支柱产业,以更好的带动江门市经济的发展,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2.促进产业结构主体多元化
江门市目前的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够集中专业化,不足以满足当地的需求,因此,在产业结构的主体上,江门市可以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主体多元,大小并进”,以目前处于优势的第二产业带动第一、第三产业升级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的优势产业引领其他劣势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主体的多样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