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稀土矿选矿生产现状及选矿技术发展(3)

我国稀土矿选矿生产现状及选矿技术发展(3)

我国稀土矿选矿生产现状及选矿技术发展(3)
4 问题和对策
4.1 资源浪费
稀土属战略资源,但资源的无序开采却久禁不止,我国南方其它省、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资源、四川凉山稀土资源的开采,长期处于无序状态中,无技术开采选,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采矿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并且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资源无序开采的直接结果会造成源头产品过剩和低价倾销,刺激了初级产品加工企业的无序竞争与发展,致使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不断派生,持续供大于求。

据调查,全世界稀土市场每年需求折合成100%氧化物(REO)约8万吨,而目前我国稀土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8万吨,实际生产量超过10万吨,有80%以上的过剩量。

四川凉山地区稀土精矿的生产能力超过4万吨,白云鄂博矿多家选矿,且规模不断扩大.其总生产能力大于10万吨,致使精矿产量长期供大于求。

按照现有的生产工艺及矿石品种构成,白云鄂博矿床的大量稀土将流失,随尾矿堆置于尾矿坝。

随着开采度的增加,高稀土矿带分布分散,损失贫化率上升,稀土资源将陷于桔竭的局面。

白云鄂博丰富的铌、钍、钪、钾、氟、磷等未开发利用元素的资源亦随着铁、稀土的开采生产被浪费。

四川凉山牦牛坪式稀土矿床中的萤石、重晶石等可利用的矿物和有益元素均排放到尾矿坝或河流中被洪水夷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既损害了国家和行业的整体利益,又严重破坏了宝贵的资源。

关于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应当根据我国稀土资源的特点、优势、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进行。

首先是健全体制,依法采矿。

在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上,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协调.由有关稀土资源开发企业共同组成“欧佩克式”的稀土矿业联合体.按照市场需求对稀土资源开采、精矿生产实行“五统一”管理,
即“统一发展规划、统一生产计划、统一开采加工、统一产品价格、统一对外销售”。

杜绝一切形式的非法无证采矿和私人采矿;严禁乱采滥挖,破坏资源和环境的不良行为;清理、整顿、重新登记获得批准对稀土资源的开采;制定相应的采选综合回收和环保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标准者方能发放采矿证;其次是加强科技研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铁、稀土、铌、钍、钪、钾、氟、磷等元素的综合利用和四川凉山牦牛坪式稀土矿床的萤石、重晶石等综合利用应列为国家重大攻关项目重点给予支持;次之是加强高品位稀土精矿的勘查与研究,提高可采储量保有程度,确保世界稀土资源大国的地位;最后是成立国家稀土资源产品储备调节库,调控稀土原料市场与价格。

4.2 技术落后
我国稀土选矿技术近年来发展缓慢,仍然存在着生产成本高、精矿质量低、回收率低、稀土资源及相伴生的有用组分综合利用率水平低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科学研究工作滞后,致使宝贵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白云鄂博矿的稀土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都较低;四川凉山牦牛坪式稀土矿采用的选矿设备落后,浮选药剂性能较差,和美国同类矿物选矿相比约低了15%以上;我国南方风化壳淋积离子型稀土矿的原地浸矿工艺尚有矿体底板的结构构造明,造成浸矿时漏矿,资源回收率低的缺点。

针对稀土选矿的落后问题,建议国家稀土主管部门和科技部就我国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设立专项研究基金,进一步降低稀土选矿的生产成本,提高稀土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及伴生有用矿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率,特别是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的综合利用应列为国家重大攻关项目重点给予支持。

白云鄂博矿床综合利用第一主攻目标是稀土的回收率应由目前的7%提高到15%~20%以上(包括尾矿坝中含稀土
氧化物>5%的尾矿工业性试验研究);第二主攻目标是铌、钍、钪、钾、氟、磷等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加强资源的勘查,回收提取工艺的研究(包括药剂、工艺流程等以期获得实质性突破);第三主攻目标是白云西矿区铁矿体上盘铌矿体的开发利用研究,在进一步查清矿床物质成份、矿物粒度、结构构造与嵌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选冶试验研究(包括药剂、工艺流程等以期获得实质性突破)。

我国南方风化壳淋积离子型稀土矿的开发利用。

在大力推广“原地浸矿工艺”的同时,还应继续进行“复杂类型”矿床提取工艺研究,特别是矿体底板特征的研究以及由于浸矿而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研究。

加强四川凉山牦牛坪式稀土矿床中的萤石、重晶石等有用矿物的综合回收利用.同时开发新的工艺使选矿的回收率提高到80%.稀土精矿品位稳定达到70%。

5 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使用的工业稀土矿物主要是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矿、四川的氟碳铈矿和南方风化壳淋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白云鄂博矿发展方向是提高稀土选矿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保护好稀土二次资源(避免稀土尾矿的贫化);四川氟碳铈矿的发展方向是改进选矿工艺和设备,提高选矿回收率和精矿品位。

稀土含量大于70%的稀土精矿要降低成本.规模生产,为冶炼厂提供精料。

南方风化壳淋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应大力推广使用原地浸出工艺技术并要提高浸出过程的自动化水平,研究开发新型浸取剂,提高浸出液中的稀土浓度,进一步提高稀土浸出率。

可见稀土选矿的研究发展方向必须服从工矿企业生产需求,解决工业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即进一步降低工业生产稀土精矿成本,同时提高稀土精矿的品位及回收率,以满足企业“精料”的需要,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竞争,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作。

因此,降低成本、提高品位、提高回收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就是我国稀土矿选矿的发
展方向。

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新工艺的研制;二是新药剂的研制;三是新设备的研制。

工艺、药剂、设备的任一突破都会带来稀土选矿的革命,浮选药剂和选矿设备的进步直接关系到选矿工艺的重大革新。

5.1 工艺
根据稀土浮选入选原料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种类、矿石类型、赋存状态、矿石结构、矿石构造、矿物的特征及嵌布关系、矿物粒度及解离度、矿物的物理性质和表面性质、矿物的可选性以及选矿的方法,制定相应的选矿工艺流程;针对新型药剂和药剂制度的特点改变选矿工艺流程;稀土冶炼技术和方法的变化和进步对稀土精矿有着新的要求。

新的稀土选矿工艺流程需研究改进;新型设备的引入和应用,与之相应的新的稀土选矿工艺流程必将诞生;重一磁,重一浮,磁一浮,重一磁一浮(作业可前后代替)联合工艺将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5.2 药剂
目前,工业生产选别稀土矿物的捕收剂主要以H205为代表,但该药剂存在着价格昂贵的缺点。

在稀土工业生产上要求应用的捕收剂不仅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和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又要具备价格低廉及用量少等特点。

因此,稀土选矿药剂的研究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降低合成原料成本。

如目前羟肟酸的工业生产仍以羟胺法为主,羟胺法具有工艺条件简便,产率高的优点,但要解决原料羟胺的价格贵,产品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降低羟胺的价格是降低羟肟酸生产合成成本的关键。

生产羟胺的方法各有其特点,在合成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较合适的工业生产方法,以降低羟肟酸的合成成本。

②药剂结构的研究。

捕收剂疏水基团R的长短对捕收剂的捕收力和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

在合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捕收能力适中的捕收剂时,注意选择合适疏水基团R的长度。

③组合药剂。

由于药剂间的协同效应对浮选过程产生的
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选矿厂逐渐意识到单一药剂的局限性,并从组合用药的实践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芳香烃类羟肟酸对稀土矿物的选择性较好,但作为浮选氟碳铈矿的捕收剂的研究,其捕收能力略差,采取混合用药,芳香烃类羟肟酸与少量的捕收能力较强的环烷基羟肟酸配合使用,可弥补其缺点,显出良好的捕收能力。

再如,羟肟酸捕收剂选别性能好,但价格昂贵。

羟肟酸与异辛醇和油混用的试验【11】,结果表明其协同效应明显,在保证选择性能的情况下捕收能力得以加强。

该实验不仅减少了羟肟酸药剂的用量,而且还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成本。

5.3 设备
随着稀土选矿技术的进步,重磁浮的设备不断地研制和开发。

重力选矿设备将向着占地面积和空间小、处理量大、设备使用效率高、单机作业率高及生产能力强的方向开发研制设备。

磁力选矿设备需要高磁场强度,同时操作简单(解决磁极易堵塞的问题)的磁选机,如高梯度磁选机的研制。

浮选设备的开发和研制,也应该发展占地小,处理量大,作业率高,效率高,易操作的浮选机,例如浮选柱的改进等。

考虑待选的原料越来越贫、细、杂,同时兼有重磁、重浮、磁浮特性的多功能组合选矿设备的开发研制应用显得极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