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
❖ 复合性血肿多为脑挫裂伤致皮层
血管破裂引起,亦可为脑内血肿
破入硬脑膜下腔。单纯性血肿少
见,为桥静脉损伤所致。
2020/3/4
40
临床表现
❖ ①复合型: ❖ A 多数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相似,但进行
性颅内压增高更显著,常表现为持续性昏 迷进行性加重。 ❖ B 如脑挫裂伤相对较轻,血肿形成速度慢, 则可有意识好转期。表现为亚急性病程。 ❖ ②单纯型:其临床表现与硬膜外血肿相似。
2020/3/4
17
3 颅后窝骨折
❖ Battle征或枕下部肿胀及皮下瘀血 斑。
❖ Ⅸ~Ⅻ颅神经损伤。
2020/3/4
18
颅骨骨折
2020/3/4
19
二 凹陷性骨折
❖ 见于颅盖骨折。好发生额、顶骨, 多呈全层骨折,成人多为粉碎性, 婴幼儿可呈“乒乓球凹陷性骨 折”。
2020/3/4
20
CT骨窗位显示
2020/3/4
9
(二)帽状腱膜下血肿
❖ 多因头皮小动脉或导血管破裂所 致。此层组织疏松,往往血肿范 围大,甚至遍布全头。张力低, 疼痛 较轻,小儿、体弱者可出现 贫血、休克等。
2020/3/4
10
(三)骨膜下血肿
❖ 除婴儿产伤外,一般都伴有颅骨 骨折。多为板障出血或骨膜剥离 所致。血肿范围常受颅缝限制, 局限于某一颅骨表面。
2020/3/4
52
总述
颅脑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 障碍。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 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
2020/3/4
53
谢谢!!!
2020/3/4
54
2020/3/4
23
1 非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
❖ 局灶症状和体征明显,癫痫发生 率高;
❖ 创口往往很脏。 ❖ 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 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障碍; ❖ CT 检查
2020/3/4
24
2 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
❖ 非火器伤的特点 ❖ 伤道的特点
①碎骨片呈放射状分布,通常位 于伤道的近侧端; ②弹片或弹头如未穿出颅外,常 在伤道的远端。
2020/3/4
28
临床表现:
❖ 意识障碍 ❖ 局灶症状与体征 ❖ 头痛,恶心,呕吐 ❖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 ❖ 脑膜刺激征
2020/3/4
29
CT表现
2020/3/4
30
3 原发性脑干损伤
❖ 占闭合性脑损伤2~5%,重型 10~20%合并脑干损伤。 伤因与病理
❖ 直按损伤与间接损伤的机理。
❖ 病理改变常为挫伤伴灶性出血、 水肿、软化。显维镜下可见脑干 神经组织结构紊乱,轴突断裂。
2020/3/4
37
临床表现
❖ 外伤史 ❖ 意识障碍 :“中间清醒期” ❖ 瞳孔改变 ❖ 锥体束征 ❖ 生命体征变化 ❖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2020/3/4
38
头颅X线片与CT
2020/3/4
39
2 硬膜下血肿
❖ 占颅内血肿的50~60%
(1)急性硬膜下血肿
❖约占硬膜下血肿的70% 。
出血来源:
2020/3/4
15
(二)颅底线形骨折
1 颅前窝骨折 ❖ (1)鼻出血、“熊猫眼征”、球
结膜下出血。 ❖ (2)脑脊液鼻漏和/或气颅。 ❖ (3)I、Ⅱ颅神经损伤。
2020/3/4
16
2 颅中窝骨折
❖鼻出血,咽后壁瘀血肿胀 。
❖ 脑脊液耳漏或脑脊液鼻漏。
❖常合并Ⅶ、Ⅷ颅神经损伤 ,有时 合并Ⅱ、Ⅲ、Ⅳ、Ⅴ、Ⅵ颅神经 损伤,少数合并尿崩症或搏动性 突眼及颅内血管杂音 。
2020/3/4
41
CT表现
2020/3/4
42
(2)慢性硬膜下血肿
❖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血肿,约占硬 膜下血肿的25%。50岁以上老年人多 见,仅有轻微的头部外伤或没有外伤 史。
❖ 发病机制 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头部外伤是 CSDH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2020/3/4
43
临床表现
❖ 慢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 局灶症状与体征。 ❖ 脑供血不全的症状 ❖ 易误诊为神经管能症、老年性痴
❖ 病理多为灶性出血、水肿、缺血、软化及 神经细胞坏死,偶可见垂体柄断裂和垂体 内出血。
临床表现:
❖ 意识或睡眠障碍;高热或低体温;水、糖、 电解压紊乱;消化道出血或穿孔;急性肺 水肿;呼吸循环紊乱等。
2020/3/4
35
二 继发性脑损伤
(一)颅内血肿 占闭合性脑损伤的 10%,占重型脑损伤的40~50%
2020/3/4
21
第三节 脑损伤
分类: ❖ 按是否与外相通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 ❖ 按损伤机制和病理可分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意义 指导治
疗与预后
2020/3/4
22
一 原发性脑损伤
(一)开放性脑损伤
❖ 泛指火器性或非火器性致伤物所造成的头 皮、颅骨、硬脑膜和脑组织均向外界开放 的创伤。与闭合性脑损伤相比,除损伤原 因不同,有伤口,易致感染,可有失血性 休克,须清创、修复硬脑膜,变开放为闭 合外,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与闭 合性脑损伤无大的区别。
分类
❖ 按出血来源和部位分为硬膜外、 硬膜下、脑内血肿
❖ 按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所需的时 间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型
2020/3/4
36
1 硬膜外血肿
占颅内血肿25~30%。急性86.2% 、亚急性10.3%、慢性型3.5%. 形成机制 与颅骨骨折关系密切 ❖ 脑膜血管或静脉窦破裂出血 ❖ 板障出血 ❖ 硬脑膜与颅骨分离
概念 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5%,占重型脑损伤的70% 分类 ❖ 按部位 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 按形态 线形骨折;凹陷骨折 ❖ 按是否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
2020/3/4
14
一 线形骨折
(一)颅盖部线形骨折 ❖ 发生率最高,以额、顶骨多见,枕颞
骨次之。大多为单一骨折线。主要靠 X线片确诊。
CT、MRI检查无异常。
2020/3/4
27
2 脑挫裂伤
伤因和病理
❖ 受伤机制:冲击伤和对冲伤的机理。
❖ 病理:主要发生于大脑皮层,好发于额颞 极及其底面。呈点片状出血。显维镜下中 央是血块,四周为碎烂、坏死的脑组织及 星茫状出血。
❖ 继发改变:脑水肿和颅内血肿。
❖ 转归:外伤性癫痫;外伤性脑积水; 外伤 性脑萎缩。
2020/3/4
11
二.头皮裂伤
❖ 多由锐器伤所致,亦可为钝器伤。由 于头皮血运丰富,出血较多,严重者 可引起休克。
2020/3/4
12
三.头皮撕脱伤
❖ 多因发辫受机械牵拉,使大块头皮自 帽状腱膜下或连同骨膜一并撕脱所致, 往往伤口出血多,而发生失血性或疼 痛性休克。
2020/3/4
13
第二节 颅骨损伤
2020/3/4
25
(二)闭合性脑损伤
1 脑震荡
❖ 伤因与病理
受伤机制可能与惯性力所致弥散
性脑损伤有关。表现为一过性脑
功能障碍。大体标本上无病理改
变,显维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 紊乱。
2020/3/4
26
临床表现
❖ (1)意识障碍: ❖ (2)逆行性遗忘 。 ❖ (3)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 ❖ (4)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检查、
呆、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或 颅内肿瘤。
2020/3/4
44
CT表现
2020/3/4
45
3 脑内血肿
❖ 约占颅内血肿的5%。好发于额、 颞(80%),常为对冲伤所致。
❖ 浅部血肿:血肿位于伤灶附近或 伤灶裂口中,临床表现与急性硬 膜下血肿相似 。
❖ 深部血肿:出血少,血肿小,临 床表现缓慢。多见于老年人。
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
Craniocerebral injury
概述
一 发生率
占全身损伤的10%~20%
二 原因
❖ 交通、工矿事故 ❖ 自然灾害 ❖ 爆炸、火器伤 ❖ 坠落伤、跌伤等
2020/3/4
2
三 分类
(一)按损伤部 位分类
❖ 头皮损伤 ❖ 颅骨损伤 ❖ 脑损伤
(二)按伤情轻 重分级
❖ 轻型(Ⅰ级) ❖ 中型(Ⅱ级) ❖ 重型(Ⅲ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3/4
31
临床表现
❖ 意识障碍 ❖ 瞳孔改变 ❖ 眼球变化 ❖ 锥体束征 ❖ 生命体征改变 ❖ MRI明显优于CT
2020/3/4
32
4 弥散性轴索损伤
伤因与病理
❖ 惯性力所致的弥散性脑损伤。
❖ 病理改变主要分布于脑的中轴部 位:即胼胝体、小脑、脑干,多 属挫伤、出血和水肿,镜下可见 轴突断裂,轴浆溢出。
2020/3/4
46
CT显示
2020/3/4
47
4 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 约占重型脑损伤的7%,大多伴有 广泛性脑挫裂伤,常合并有各种 类型的颅内血肿。通常分为两种: (1)继发性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2)原发性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2020/3/4
48
临床表现:复杂、严重。
❖ 原发性脑损伤、脑水肿、颅内血肿的 症状。
2020/3/4
7
第一节 头皮损伤
一 头皮血肿:多因钝器伤 所致,按血肿存在于头皮 不同的解剖部位可分以下 类型
2020/3/4
8
(一)皮下血肿
❖血肿位于皮下层,皮下组织层 是头皮血管、神经、淋巴汇集 的部位。所以一般血肿体积小, 张力高,疼痛显著。有时血肿 周围组织肿胀隆起,中央凹陷, 易误诊为凹陷骨折,需拍X线 片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