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团公司2016年职代会报告

集团公司2016年职代会报告

- 1 - 认清形势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在汾西矿业五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副董事长、总经理 范新民 (2016年1月 日) (审议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部分 二0一五年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我们实施“做大做强”向“做实做优”战略转移的首战之年。一年来,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形势,面对极其困难的经营环境,面对“11.17”事故带来的巨大压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焦煤“11236”发展战略和“678”工作部署,以“保安全,稳秩序,求发展”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现了逆势有为、稳中有进,确保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原煤产量:2480.90万吨,完成计划的93.62%。 精煤产量:1398.08万吨,完成计划的93.21 %。 掘进总进尺:16.99万米,完成计划的101.73%。 - 2 -

开拓进尺:4.5万米,完成计划的100.04%。 瓦斯抽采进尺:71.70万米,完成计划的100.13%。 瓦斯抽采量:10482万立方米,完成计划的111.52%。 煤炭销售量:2333.46万吨,完成计划的92.93%。 精煤销售量:1444.12万吨,完成计划的92.28%。 贸易煤销售量:377.80万吨,完成计划的581.24%。 发电量:53500万kw·h,完成计划的76.67%。 炸药产量:6.43万吨,完成计划的116.95%。 雷管产量:2211万发,完成计划的100.51%。 水泥产量:25.35万吨,完成计划的60.37%。 销售收入:285亿元,与计划持平。 利润总额:2500万元,与计划持平。 资产总额:553.88亿元,比年初增加40.18亿元,增幅7.82%。 上缴税费:15.77亿元,比上年减少10.53亿元,降幅40%。 工业增加值:66.45亿元,比上年减少23.69亿元,降幅14.27%。 二、主要工作 (一)安全生产在深刻反思、全面整改中逐步扭转被动局面 一年来,我们始终将“保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全面贯彻落实山西焦煤“建设安全保障型企业”总体部署,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全面提升 - 3 -

安全保障能力。 特别是“11.17”事故发生以后,我们结合“9.28”事故,痛定思痛,直面问题,组织开展“大反思、大讨论、大排查、大整改”安全专项整治。设立了“10条”红线,明确了影响企业长治久安的18项排查整改重点和53个重点监控项目,配套出台了专项整治督导、跟踪分析、巡回检查、风险抵押等制度,制定了《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规定》、《化工公司及火工品管理规定》和《环境设施及安全的规定》“三个专项规定”,按照“分级排查、分级管理、重点整治”原则,确定了两级班子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了安全信息平台,强化了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整顿了机关工作作风,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逐步得到扭转。 我们实施“瓦斯治理工程”和“积水积气防治工程”,防突和瓦斯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高突”、高瓦斯矿井“五位一体”、机构人员全部到位,防突重点工程、区域消突工程全部完成目标规划;矿井“长、短探”作业纳入采掘生产环节,实现了常态化管理,杜绝了水害事故发生,困扰多年的“小煤窑破坏”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防灭火工程全面推进,柳湾、香源、中兴、两渡等矿高温氧化异常区管控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开展以“一通三防”、顶板、机电运输、防治水等为重点的系统会诊和重大专项治理,优先保证投入安全资金2.39亿元,完成安全项目558 项,消除系统重大隐患问题76项。通 - 4 -

风系统保障能力、瓦斯抽采管理水平、防尘防灭火可控程度、防治水能力不断增强,矿井提升和辅助运输升级改造、供电系统和设施安全可靠性进一步加强。 我们强化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调整补充煤矿、地面单位挂牌责任人和驻矿安全督导组;对资源整合矿井、化工公司等薄弱和难点,专设了五人小组;建立安全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安监局、五人局、业务处室实现隐患信息共享;开展“四不两直”动态检查、“五人小组”检查、挂牌督导、跟班带班等工作,累计检查2098矿(厂)次,发现隐患问题4.42万条,整改4.41万条,跟踪落实挂牌重大隐患问题180条,整改76条,罚款1216.06万元,查处“三违”343人次,问责和处理干部77人。 我们强化“三基一提升”工作,坚持全员安全轮训、“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班前会、周五例会、每周一课、每日一题等应知应会培训;有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高阳、水峪、柳湾、贺西、双柳、宜兴被评为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曙光、中兴、两渡、南关被评为国家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高阳、柳湾、贺西、双柳、宜兴被评为“山西省现代化矿井”。 我们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不断提高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水平。完成了2×5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脱硫除尘系统改造,完成了柳湾、水峪、高阳等6个集中供热站22台20吨以上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施升级改造, - 5 -

完成了柳湾、曙光矿井水扩容改造、南关金旺村小马兰沟新矸石场等工程项目。关停了南关发电厂原有4台小机组,淘汰落后电力产能3.6万千瓦。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均完成山西省年度节能考核目标。成为山西焦煤唯一一家超额完成节能量任务的单位, (二)煤炭主业、非煤产业、生活后勤在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中激发了新活力 一年来,我们坚持将“煤炭主业内涵做强,非煤多经搞活创收,生活后勤社会化自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主动适应新常态,企业在“做大做强”向“做实做优”战略转移中激发了新动力,释放了新活力。 煤炭主业减人提效。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不移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着重从“三类工作面(设计、掘进、贯通)+系统”做起,通过前瞻性工作和技术攻关,强化生产衔接,优化工作面设计,升级配套装备,落实减面计划,全公司工作面由年初45个精减到28个,2座矿井实现“一采一备”,建成百万吨以上综采队伍8支、5000米以上综掘队伍5支,1200米以上开拓队伍2支,高阳矿实现单个工作面日产1.3万吨,单产30多万吨/月,矿井单产单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我们大力实施技术经济一体化战略。树立“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是设计出来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对各单位生产系统进行“流程再造”和“系统优化”。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完成了充填 - 6 -

开采试验,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开展掘锚一体技术、短壁开采研究、洗煤副产品有效利用研究,为矿井实现高产高效、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保障。 我们积极推进“转岗分流”工程,出台转岗分流、内部退养等激励政策。开展“定编定岗定员”工作,引导富余人员向“生产一线流动、向整合矿井流动、向新产业项目流动”。全年实现转岗分流3718人,完成计划122%。其中,中止劳动合同保留劳动关系、内部退养、新项目分流712人,组建专业化队伍输出整合矿井、替代外委队伍509人,清理地面临时性用工、井下外委队伍966人。在精干主业的同时,促进了整合矿井、新产业项目的快速发展。 非煤产业全面盈利。我们以“做实做优”非煤产业为目标。规范内部市场,鼓励对外销售,促进满负荷生产,不断提高非煤产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年非煤销售收入182亿元,其中,实体收入66亿元,利润1.85亿元,除安泰机械厂外,各经营厂点全部实现盈利。设备修造厂刮板运输机、输送带、高压胶管、滤布、密封件、水泵类等产品进入西山、霍州、华晋市场。 化工公司依托尖山、东山、灵石、交口和本部五个混装炸药基地,辐射周边和内蒙非煤矿山露天爆破市场,形成了集生产、配送、销售、爆破为一体的产业链。全年实现收入4.5亿元,利润7890万元,其中,露天爆破收入2.25亿元,利润5000万元,为非煤产业延伸服务链、开拓市场、增收创效、自我发展树 - 7 -

立了标杆。 后勤改革初见成效。我们推进生活后勤系统改革,按照“三供、两堂、两院(园)、一业、一舍”以及“生产、生活和服务”的范围划分,在“南四矿”成立了灵石公用事业分公司,在“西三矿”分别成立了柳湾、水峪、高阳公用事业公司,划小核算单元,算细账,算小账,扫浮财,堵漏洞,后勤补贴比去年同期减少0.45亿元。生活后勤在走向社会化,实现自收、创收、自养的道路中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三)经营管控在应对危机、开源节流中取得了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将“稳秩序”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在市场疲软,价格下跌,资金极度紧张,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以“四条线”管理为抓手,强化成本利润考核,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开源节流,深挖潜力,降本增效,坚守经济稳定运行底线,维持了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煤炭运销保质增效。我们实施“销售、生产、洗选、贸易” 一体化战略,坚持“一户一策、一矿一策”策略,充分发挥铁路专用线、现有站点等运力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定制化生产、技术营销、煤炭贸易、联合销售,全年贸易煤销量377.80万吨,比去年同期提高233.18%。与国贸联合外采销售精煤20.48万吨,自采销售精煤14.05万吨,实现利润710万元。实施“两多、三少”运输策略,全年水峪、柳湾、高阳上孝南站27.3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2.14万吨,节省费用2600余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