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普遍接受, 发挥国际交易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和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
货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演进成为国际货币的过 程,这一过程表现为一国货币的职能部分或全部 的由本国范围扩大到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同时 也是不同货币之间竞争和市场选择的过程。
货币替代
狭义的含义: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 信心,或者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本国居民 减少持有本币,增加持有外币,从而外币作为国 内的价值储藏、交易媒介而部分或全部地替代本 币。 从方向上来看,货币替代是指人们用外币替代本 币,而货币国际化是本币替代外币。
(二)货币国际化的其他收益 1、降低汇率风险 2、提高本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3、能有效降低危机扩散、风险暴露的危险以及降 低本国货币错配的风险 4、货币输出国的金融市场的资产流动性增强,将 获得更高的市场收益 5、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水平
货币错配(currency mismatch),是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大 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 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和产出等方面 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货币乃至金融 危机。
二、货币国际化的层次 (一)货币使用区域 1、货币周边化 货币在发行国以外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 2、货币区域化 一种货币在一个特定国际区域内被广泛使用 3、货币国际化 一种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货币区域化的四种形式
1、区内各国不发行货币,由超国家的中央银行发 行统一货币,并实施共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区内各国不发行货币,而采用其他国家的一种 强势货币作为本币在境内流通。 3、“货币局制度”:区内各国保留自己的货币主 权,但将各自的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采取固 定汇率,被钉住的货币即成为锚货币;同时,货 币发行额以一定比例货币外汇储备为基础,保证 本国货币与锚货币随时可按固定汇率汇兑。 4、一种货币在特定区域内的国际交易中被逐渐地 接受为国际货币。
商品价格须具有完全弹性,能够灵活调整而使经 济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内部均衡可以一直得 以维持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建立
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 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并可按35美元1盎司的 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该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各 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
国际货币在私人部门和官方部门所承担的职能与 国内货币不同 (二)以信用货币为主 1、国际外汇储备构成发生了变化 2、国际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了急剧扩张 (三)以美元本位为主要特征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
从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理解国际金融危机: 1、信用扩张推高了资产价格 2、信用扩张增加了货币供给和可贷款数量 3、信用扩张助长了美国消费经济和负债经济过度 发展
货币逆转所带来的成本包括救助货币危机的成本 和干预汇率的成本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
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与演进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主张
国际货币体系的本位选择
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与演进
一、国际货币体系简史
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
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 特点: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综述
货币国际化的内涵
一、货币国际化的定义 (一)国际货币 科恩(Cohen,1971):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的国内 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当私人部门和官方机构出于 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范围扩展到该 货币发行国以外时,这种货币就成为国际货币。 哈特曼(Hartmann,1998):国际货币是由货币发行 国以外的私人或官方的非居民使用的履行一种或 几种职能的货币。 IMF:在国际往来的支付中被广泛使用的以及在 主要外汇市场上被广泛交易的货币。
二、货币国际化的成本 (一)经济政策独立性受损
”蒙代尔三角“: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通常都 要追求三个重要的金融政策目标:1、一国可自主 的选择本国的货币政策,来调控通货膨胀或通货 紧缩;2、在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制下,运用货币 政策维持较为稳定的汇率;3、维持资本的自由流 动,确保货币完全可兑换。
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 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 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具有无限法 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有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 (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 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黄 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
维持国际金本位制的稳定需要的条件: 要求维持金本位制稳定的物质基础即黄金,其 产 量能够符合经济发展对货币供给量的需要 要求各国政府遵守特定的“游戏规则”,政府应 严格按照金本位制的要求实施货币政策,内部均 衡应该服从于外部均衡的需要,而不应干预金本 位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1、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比其贸易伙伴的要高, 波动程度更大时,那么它在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 较稳定的国际货币进行计价; 2、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制造业产品贸易时,应该 倾向于选择出口国的货币; 3、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倾向于使 用发达国家货币和国际货币来进行定价。
(三)其他成本问题 应付货币地位逆转风险的成本
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一、功能视角的货币国际化条件 (一)一国货币作为国际交换媒介的条件
交易成本的角度:具有最大开放度和最低交易成 本的货币将成为国际货币。 搜寻成本的角度:具有最短预期搜寻时间的货币 将成为国际货币。
(二)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记账单位的条件 麦金农(McKinnon,1969):产品的差异性 巴切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acchetta)和温库(Wincoop,2002):市场份 额和产品差异 森崎博之(Hiroyuki,2003):市场结构、出口商的利 润和汇率函数 德弗罗(Devereux)和恩格尔(Engel,2001):货币供 给变化 哥德汉格(Goldherg):“从众”的选择倾向
国际货币体系的本位选择
一、金本位能否取代(信用)美元本位 1、黄金总量的“有限性”与发挥货币职能所要求 的“无限性”间的矛盾 2、金本位和宏观政策独立性之间存在矛盾 3、制度性缺陷使得金本位的“黄金时代”难以再 现 黄金真实价值的存在对规则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 信心缺乏背景中的博弈将使规则难以被整体所严 格遵守
维持该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 该体系的根本特点:美元成为一种关键货币
维持该体系正常运转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1、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不断输出美元以满足 其他国家的货币储备和国际清偿力需求 2、美国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以保持美元对黄金的 兑换能力 3、美元价值稳定,即与黄金的兑换比例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的研究进展 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现状和目标 扩大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使用 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回流机制安排 货币合作与竞争 商业银行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业务机会
货币国际化的研究进展
货币国际化的内涵
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由于一个权益实体(包括主权国家、银行、非金融 企业和家庭)的收支活动使用了不同的货币计值, 其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结构不同,导致其净值或净 收入(或者兼而有之)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即 出现了所谓的货币错配。 货币错配是指债务以外币计值(主要是美元,从而 导致负债美元化)而收入通常是以本币计价的状况。
(二)“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特里芬(Triffin)分析布雷顿森林 体系下美元和黄金之间关系时得出的一个命题, 他认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承担的两个责任, 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 信心和提供清偿力(美元)之间是相互矛盾的。 一国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难免可能要牺牲本国出 口和币值的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还将进一步影响出口企业的计价方 式。
未来欧元区和东欧以及俄罗斯的贸易规模会不断 上升,从而欧元将会成为泛欧洲的区域货币,而 人民币也将采取类似的措施,成为东亚乃至亚洲 的区域货币,从而形成美元主导、欧元、人民币 为两翼的货币格局。
三、美元本位维系论
鉴于美元的国际地位和使用惯性,其在中短期内 被彻底替代的可能性还很小。
尽管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还不能从根本上被动摇, 但随着危机后美国政治经济实力的衰退以及其他 国家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 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未来国际货币格局由一极 向多元的转变已不可避免。
“特里芬难 题”
牙买加体系
1976年4月建立 该体系的核心内容: 1、将业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浮动汇率制度合 法化,成员国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汇率制度 2、黄金非货币化 3、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并建议以特别提款权作 为主要储备资产 4、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 5、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
(三)一国货币作为价值储藏工具的条件 资产组合和货币选择角度
二、环境视角的货币国际化条件 (一)经济规模 艾琴格林(Eichengreen)和弗兰克尔(Frankel,1996): 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在全球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上 升1%,将推动该国货币在全球中央银行货币储备 中增加1.33%。 艾琴格林(1998):一国在全球GDP份额增加1%, 则其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比例将提升5%,即 使在进一步增加惯性因素(经济、贸易的滞后因 素)后,该百分之一变动的影响力仍高达0.8%。 例外:“日元悖论”
广义的含义:一种货币在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 价值储藏等方面部分或者全部地替代了另一种货 币。
对于一国经济而言,货币替代是双向的,可能呈 现出外币替代本币和本币替代外币两种情况。 货币国际化的实质就是一种货币替代现象,即一 种货币在发行国境外大规模替代当地货币,充当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
(二)货币职能 1、承担部分职能 历史上的黄金、英镑,当前的美元、欧元。 2、承担全部职能 IMF发行的特别提款权(SDR)主要承担国际货币的 储备职能,部分承担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基本上不执行最主要的交易媒介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