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启示 李英玉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摘 要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认为,音乐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 ,而且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取决于音乐的本质和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戴维·埃里奥特;音乐教育哲学;实践音乐教育 戴维·埃里奥特(David J.E liott) 是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现为纽约大学表演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在《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usic Matters:A New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和《实践的音乐教育:反思与对话》(P raxial Music Edu cation: Reflection and Dialogue) 等著作中提出了新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即“实践哲学”的观点,其核心思想是:“音乐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本质取决于音乐的本质。他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构建了一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开辟了音乐教育的新思路,是对传统的“文化音乐教育哲学”、“社会音乐教育哲学”、“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反思与超越,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也极具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
1.音乐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 埃里奥特认为,“简单地说,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从根本上说,音乐是一种人类活动。这是一个确凿无疑的、多维度方式的出发点,它引导解释了音乐是什么和为什么音乐重要。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技能中一种至关重要、最具能动性和实践性的追求,它是个体和集体全面发展的基础。音乐作为人类活动具有相关的四个维度:实施者(musicers)、正在做的事(musicing)、完成的事、创造者做事时的完整语境。“这四个维度不仅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形成一个辩证关系的有活力的体系”,即“形成一个交换和反馈的动态体系”。其中实施者称为音乐创造者,而musicing指五种音乐创造形式:表演、即兴表演、作曲、改编和指挥。 实施者在音乐过程中被他们所从事的 musicing和创造的音乐的结果所影响,也受到他们的指导教师和同龄人对他们的工作评述的影响。 音乐的实施者需要有音乐聆听者,而聆听者会把音乐创造者、音乐创造、音乐作品等交汇在一起。 音乐作品则是一种具有“意向性”的人类活动的成果,从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Erocia)、艾桑迪人的科特鼓乐(Kete)、祖尼的摇篮曲等每一部音乐作品的例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会仅是审美意义上的一曲音乐,一部作品,一段即兴演奏,一个表演,或一部‘作品’。而是一种特别的意向性的人类活动的成果。音乐不单单是作品或对象的集合。从根本上讲,音乐是人做的事。”“他所做的事情是 :在另一个特定时间 、特定地点和另一个音乐创造语境下作曲、改编、即兴创作和记录事情。”由此可见,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生活行为。 2.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 埃里奥特在论述音乐的实践属性时说,“音乐是个多维的人类现象”,它“包括两个有目的的人类一活动的交织形式:音乐创造和音乐聆听。这些活动不仅有联系,而且互相界定和强调。我们称这个交织关系所构成的人类现实为音乐实践”。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他说,“音乐,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则是为不同听众制作的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形色色的人类实践。”他“特别强调的基本论题是:音乐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在世界各地,有很多音乐实践或音乐类型。每一种音乐实践都取决于该实践的专业工作者,即(业余的或专业的)音乐创造者的共同理解和努力。因此,每种音乐实践都产生了具体类型的音乐产品、音乐作品或可听到的东西。这些产品被认同为特定的音乐实践的成果。”音乐这一词汇具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表达意义:MUSIC、Music和music。MUSIC是指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由许多不同的民族的音乐实践构成;Music是指一个具体民族的音乐实践,包含了两个相应与互动的人类有意图的活动: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music提供了艺术行为产品或者表演事件的特殊种类。音乐作品作为实践活动成果,表明存在许多不同的音乐实践或音乐中的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因而音乐具有固有的多文化属性”。 3.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取决于音乐的本质和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埃里奥特认为,“音乐教育的本质取决于音乐的本质”,“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取决于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音乐教育具有四个基本意义:第一,音乐中的教育涉及音乐创造和音乐聆听的教学与学习;第二,关于音乐的教育涉及正规知识(或文字信息)的教学与学习,例如音乐创造、音乐聆听、音乐史和音乐理论;第三,为音乐而进行的教育可能涉及两个方面:或是为个人介入音乐而准备的教学与学习,或者为作为演奏家、作曲家、历史学家、批评家、研究者或教师的职业做准备的教学与学习;第四,将音乐作为教育手段与前面的三种意义相重叠,因为每种意义都能被直接或间接用于改善某人的健康、精神、灵魂或银行账户等目标。此外,音乐教育的另一个意义则来自于将教育解释为专业工作。一个持证音乐教师在挣得面包时也挣得了荣誉。“从这个意义说,音乐教育揭示了在音乐中、关于音乐、为了音乐或通过音乐而灌输知识的专业实践”。 “音乐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有价值,而且是根本的,因为音乐和音乐教育的首要价值与多数个体和社会为了个人和集体而追求的根本生命价值:个人成长、区别、复杂性、沉浸、自尊和幸福是重叠的。社会的福利依赖于它的公民们不断追求和实现这些价值的能力。”“教育学生们很好地制作和聆听音乐的手段和目的不仅是个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还是政治的。”音乐作为“形形色色的人类实践”决定了“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是多文化的”。“教师通过介绍一个陌生的音乐文化(如祖鲁合唱)来丰富 她(他)的实践课程。这样一来,教师又走了重要的一步,提高了学生们对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这一观念的理解。”因此,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音乐教育的未来——并且,也许还是教育自身的未来——在于将我们面临的问题看作挑战,在于支持 我们的音乐工作者同行,在于引导新的音乐教师进入我们的实践。这样一来,所有学校的所有学生便都能实现音乐教育的深层价值”,每个人都能成为“世界的移动者和撼动者”。 二、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
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其启示价值在于: 1.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存在于许多音乐实践或音乐文化中。因此,音乐教育家的根本责任是:在一个音乐理论课程的长期过程中,带领孩子们走入各种各样的音乐实践中去。”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一种系统、灵活和互动的方式来组织音乐课程并涵盖音乐、音乐素养和音乐作品的本质和价值。”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原则就是:实践(making)一交流(talking)一再实践一再交流,如此循环往复,使音乐教育的价值在这种做中教、做中学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彰显。实践告诉我们,实践的音乐课程具有无穷魅力,学生在实际音乐创作活动、表演活动、音乐听赏活动以及特定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体验音乐,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欣赏能力就能得以提高。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和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和形式为学生创造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2.音乐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当一个人(从儿童到成年人)很好地制作出音乐时,他便正在展现着一种多维度知识形态,这就是音乐素养。音乐素养通过行为,而不是言语来展现。”“音乐素养不仅是一种绝妙的知识,它还是人类能够实现的最重要知识的一种独特资源,即自知自觉。”音乐教学的中心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们在该领域 的音乐素养的最重要方式是为学生们提供在表演、创作、即兴创作、改编和指挥课题中需要解决的音乐描绘问题。在这些课题进行期间,教师们可以介绍音乐模式的具象描述以及附带的相关背景知识(如历史信息、政治信息)。”“正规的背景知识总有助于学生们理解特定的音乐模式与这些模式意在表达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特定领域的准确性及原创性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还要借助多维的声音艺术来发展聆听者的音乐素养。例如让初学者通过各民族的五声调式大小调音阶及独奏乐器的旋律、音色特点来安排学习内容。要根据学习者的发展水平,运用螺旋型课程方式,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组织。从而完成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具有音乐素养的听众和将音乐视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爱好者。 3.音乐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是学生的音乐素养之一。音乐教学要注重教学实践的创新,从激发学生的内在艺术情感需求人手,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着眼,着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教学实践创新,让学生亲自参与各种作品的制作和表演,在活动中使学生成为音乐的创造者、表现者、欣赏者、评价者,而不是被动的音乐接受者或简单的音乐模仿者。 4.音乐教育要注重创设教与学的音乐语境 培养音乐素养意味着将学生引入特别的音乐文化当中去。脱离了宗教的神圣不会有巴赫的“庄严和崇高”,脱离了巴士底狱的摧毁不会有贝多芬的命运和力量,脱离了奥地利的美丽景致不会有约翰斯特劳斯的轻快流畅的圆舞曲,脱离了湘西音乐文化就不会有谭盾的印象地图。教与学只有从音乐家的音乐语境人手,才能揭示每位音乐家的作品意蕴。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语境的创设和营造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语境是指音乐环境、背景和音乐的前后关系。音乐语境的营造是进行有效音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音乐作品一旦完成,其自身便具有了“生命”。因为音符之间是有机的,它们自身之间按照其规律在运动,由此构成一种“生命语境”。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内容来建构音乐语境。 5.音乐教育应该致力于音乐价值的体现 音乐价值来源于生活价值。音乐教育最终还要体现在学生对音乐价值的理解和追求上。音乐价值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是客体本身的属性,即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属性;另一方面是主体人的身心完善的需要。埃里奥特认为,音乐和音乐教育有很多价值,只有当我们自身所具备的音乐素质达到了音乐创造活动和音乐听觉过程中所需要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