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海拔现场移动冲击电压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2019版

高海拔现场移动冲击电压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2019版

NB/T10197—2019 1 高海拔现场移动冲击电压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海拔现场移动冲击电压发生器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1 000 m~5 000 m地区额定电压为300 kV~4 800 kV、额定能量为5 kJ~480 kJ的现场移动冲击电压发生器装置。 海拔1 000 m以下的地区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4.2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3部分:试验导则 地震试验方法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 16927.2-2013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 16927.3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3部分:现场试验的定义及要求 GB/T 20626.1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JB /T 9641 试验变压器 DL/T 1222-2013 冲击分压器校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海拔 high altitude 海拔高于1 000 m的地域。

3.2 冲击电压 impulse voltage 迅速上升到峰值然后缓慢地下降到零的非周期瞬态电压。 对于特殊目的,可采用波前近似线性上升或瞬态振荡或近似矩形的冲击波。 [GB/T 16927.1-2011, 定义7.1.1]

3.3 移动冲击电压发生器 impulse voltage generator for mobile sate test NB/T10197—2019 2 具有快捷安装、拆卸、方便运输特点,可在不同场景下,产生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等脉冲电压的高电压发生装置。

3.4 电压利用系数 voltage utilization factor 输出电压的幅值与充电电压和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级数乘积的比值。

3.5 同步性能 Synchronism Characteristic 冲击电压发生器触发后,各级球隙(或放电间隙)放电的一致性。

4 产品分类 装置按结构型式,主要分为敞开式和封闭式,装置型号说明见图1。

图中: 特征数字代表海拔,例如特征数字2代表海拔2 000 m,5代表海拔5 000 m。 额定能量、额定电压的选取参见附录A。 示例:CDY-4800-480/C-G3表示海拔3 000 m及以下使用、额定电压4 800 kV、额定能量480 kJ的敞开式现场移动冲击电压发生器。 图1 装置型号说明

5 技术要求 5.1 正常使用条件 装置的正常使用条件如下: a) 环境温度:-15 ℃~+40 ℃; b) 环境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90%; c) 最大风速:不小于35 m/s; d) 抗震强度:7级; e) 安装场所:安装场所应无严重影响装置绝缘的腐蚀性气体、蒸气、化学性沉积灰尘、污秽及

CDY额定能量(kJ)额定电压(kV)移动冲击电压发生器

C-敞开式,F-封闭式

G特征数字(2-5)高海拔NB/T10197—2019

3 其他爆炸介质或严重振动。 超出正常使用条件,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装置正常运行。

5.2 海拔修正 当产品使用地点海拔与试验地点海拔不同时,应进行海拔修正。海拔修正系数应符合GB/T 20626.1的规定,按式(1)计算,应满足表1要求:

815012HHaeK ..............(1)

式中: Ka——海拔修正系数;

H2 —— 产品使用地点,单位为米(m);

H1——产品试验地点,单位为米(m)。

表1 海拔修正系数表

产品使用地点海拔 m 1 000 2 000 2 500 3 000 3 500 4 000 4 500 5 000

海拔修正系数 Ka 产品试验地点海拔 m

0 1.13 1.28 1.36 1.44 1.54 1.63 1.74 1.85

1 000 1 1.13 1.20 1.28 1.36 1.44 1.54 1.63 2 000 0.88 1 1.06 1.13 1.20 1.28 1.36 1.44 3 000 0.78 0.88 0.94 1 1.06 1.13 1.20 1.28 4 000 0.69 0.78 0.83 0.88 0.94 1 1.06 1.13 5 000 0.61 0.69 0.74 0.78 0.83 0.88 0.94 1 注1:在以考核内绝缘质量为主的例行试验中,按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试验电压取海拔1 000 m或2 000 m时产品的耐受电压值,不作修正。 注2:试验电压值为常规型产品标准规定值与海拔修正系数Ka 的乘积。 注3:海拔超过3 500 m以上,表1仅供参考,尤其是对超高压、特高压设备。

5.3 外观要求 装置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装置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凹、凸痕及裂缝、变形现象; b) 装置外表应涂漆保护,涂层不应起泡、脱落; c) 应有接地装置并有明显的接地标识; d) 装置在明显部位固定有耐久且不易腐蚀的铭牌标志; e) 装置字迹应清晰、明了; f) 装置所有部件应无渗油现象。

5.4 运行要求 装置在相应海拔下,在2/3 额定电压以上每90 s放电一次,在2/3 额定电压以下每60 s 放电一次,可连续运行。运行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a) 所有绝缘件应无发热、无泄漏、无闪络自放电现象; NB/T10197—2019 4 b) 所有充电保护电阻、电感发热正常,电阻阻值无明显变化; c) 雷电波和操作波波头电阻、波尾电阻应无沿面闪络现象,电阻阻值无明显的变化。

5.5 输出电压波形 5.5.1 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形 标准雷电冲击电压输出波形应符合GB/T 16927.1规定: a) 波前时间1.2 μs,允许偏差±30%; b) 半峰值时间50 μs,允许偏差±20%; c) 峰值允许偏差±3%; d) 过冲不大于10%。

5.5.2 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形 标准操作冲击电压波形应符合GB/T 16927.1的规定: a) 波前时间250 μs,允许偏差±20%; b) 半峰值时间2 500 μs,允许偏差±60%; c) 峰值允许偏差±3%。

5.5.3 振荡雷电冲击电压波形 振荡雷电冲击电压波形应符合GB/T 16927.3的规定,冲击电压迅速上升到峰值,然后伴随着频率范围在15 kHz和400 kHz之间的阻尼振荡降低至零,其中有或无电压极性的改变。用包络线和振荡频率表述其特性。

5.5.4 振荡操作冲击电压波形 振荡操作冲击电压波形应符合GB/T 16927.3的规定: 电压迅速上升到峰值,然后伴随着频率范围在1 kHz和15 kHz之间的阻尼振荡降低至零,其中有或无电压极性的改变。用包络线和振荡频率表述其特性。

5.5.5 标准波形测定 装置标准波形测定应按GB/T 16927.1的要求进行。 5.6 电压利用系数 5.6.1 标准雷电冲击 正负极性雷电冲击电压在空载情况下,电压利用系数应不小于90%。在额定负载及以下,电压利用系数应不小于85%。

5.6.2 标准操作冲击 正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在空载情况下,电压利用系数应不小于80%。在额定负载及以下,电压利用系数应不小于75%。

5.6.3 振荡雷电冲击 正负极性振荡雷电冲击电压在额定负载及以下,电压利用系数应不小于130%。 5.6.4 振荡操作冲击 NB/T10197—2019 5 正负极性振荡操作冲击电压在额定负载及以下,电压利用系数应不小于120%。 5.7 接地要求 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安装运行场所接地装置的主接地电阻不宜超过0.5 Ω; b) 装置应就近接地,接地回路应使用宽度不小于0.3 m的铜、铝金属带或金属箔,接地回路应在一点接地,且不能使用二次装置的接地。

5.8 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 5.8.1 一般要求 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一般要求: a) 绝缘支柱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同时,还应具备防潮、防水、防紫外线的功能; b) 防晕屏蔽罩结构合理,应考虑高海拔修正系数,安装方便; c) 充电电压测量误差应小于1% ; d) 应具备电容器自动接地保护装置; e) 现场组装、拆卸方便,体积及重量满足车辆运输要求。

5.8.2 电容、电阻要求 电容、电阻应满足绝缘距离的要求。 主电容应选择无液体泄漏、无污染的干式电容器。实测电容与铭牌值相比偏差不超过±5%。 波头电阻和波尾电阻应选用无感电阻,且能产生不同类型的冲击波形。实测电阻值与铭牌值相比偏差不超过±5%。

5.8.3 机械强度 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的机械强度除应满足装置本身所要求的机械强度外,还应考虑运输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冲击发生器本体的影响。

5.8.4 绝缘强度 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所用的绝缘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要求的绝缘材料,外绝缘强度应根据海拔高度进行修正。

5.8.5 同步性能 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第一级点火球隙采用双边异极性点火,其他球隙均采用三电极点火方式。保证无拒动、误动,不同步次数的总和与总次数之比即不同步率,不同步率应不大于2%。

5.8.6 放电球隙要求 放电球隙的球针宜采用耐高温全钨材料,以保证在长期试验电压下对球针烧蚀而不出现毛刺和麻点,从而保证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的同步性能。 球隙传动机构由减速电机和变向机构组成,球距可自动跟踪和显示,球距可连续可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