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下面每一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并将答案字母序号按要求填涂在机读答题纸上。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2.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要任何条件C. 它不能被人所认识和利用D. 它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受3.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 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C. 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D.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因为。
A. 实践具有物质性B. 实践具有客观性C. 实践具有社会性D. 具有把主体和客体联结起来的特性5.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政治法律制度B.国家政权C.政治D.哲学思想6. 中国共产党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上。
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十二大D. 十三大7.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正式提出的。
A. 1987年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二大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是。
A. 坚决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B. 抑制西方的腐朽思想C. 批判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9. 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包括。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B. 各民族人民的团结C. 党领导的人民政协D. 人民群众10. 两种制度并存格局是指。
A. 两种制度平分秋色B•社会主义主体制度不变是非主体制度存在的前提;同时允许台、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 不管在中国内地,还是在台、港、澳地区都可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D.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少部分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1.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 不同劳动过程的两方面B•同一劳动过程的两方面C.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形式D•同一劳动过程先后出现的两种劳动形式12. 第一产业是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部门,主要是指。
A. 手工业B. 建筑业C. 农业和矿产业D. 工业13. 在股份公司中股东的权益主要体现在。
A. 股票上B. 公司资本的稳定性上C. 股息上D. 有限责任上14.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
A. 物质资料B.物质产品C.消费资料D.生产资料15. 再贴现率是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
A. 商业银行向商业银行B. 商业银行向保险公司C.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D. 商业银行向国外银行16. 法律形式又称。
A. 法律规定B. 法律渊源C. 法律条文D. 法律文件17. 下列哪项是属于宪法对特定人的权利保护。
A. 保护开发区人民的权利B.保护老少边地区人民的权利C.保护妇女的权利D.保护特区公民的权利18. 行政诉讼中,负举证责任的是。
A. 行政机关B.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C.律师D.证人19. 无效合同的确认权属于。
A. 人民法院或派出所B.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C. 人民法院或工商局D. 工商局或仲裁机构20. 经济合同的违约应负责任之一是。
A. 违约金B. 滞纳金D. 赔礼道歉21. 下列国家机关中不属于同一行政层级的是。
A. 直辖市人民政府监察局B. 省人民政府监察厅C. 自治县人民政府D.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22. 下列机关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国家审判机关B.司法行政机关C.人民政协机关D.企业人事部门23. 现代行政决策的基础是。
A. 群众拥护B. 领导素质C. 干群团结D. 行政信息24. 将行政决策意图转化为群众行动的过程,即。
A.行政协调B.精神变物质C.行政执行D.行政控制25. 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所使用的文种是。
A. 布告B. 通告C. 公告D. 通知26. 下列文稿中具备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B. 送审稿C. 征求意见稿D淀稿27 •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的方式。
A.多级行文B.越级行文C.直接行文D.逐级行文28. 会签是指。
A. 签署会议文件B. 在会议上签署文件C. 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共同签发文件D. 联合发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共同签署文件29. 立卷类目是。
A. 案卷名册B. 移交目录C. 案卷目录D. 分类归类方案30. 下列语句有歧义的是。
A. 甲先生和乙先生的法律顾问来过事故现场B. 甲先生与乙先生共聘的法律顾问来过事故现场C. 甲先生曾偕乙先生的法律顾问来过事故现场D. 甲先生曾与乙先生的法律顾问来过事故现场参考答案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
1. A2. 【答案】A【分析】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性、普遍性和可重复性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故A答案正确。
3. 【答案】C【分析】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本质。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故C项表述正确。
4. 【答案】D【分析】实践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纽带,既有普遍性又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成为检验一切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故D项表述正确。
5. B6. D7. B8. C9. A10. 【答案】B【分析】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将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11. B12. C13. A14. 【答案】D【分析】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
二者合称为生产资料。
故D 答案正确。
15. C16. 【答案】B【分析】法的渊源是指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又称法律形式。
故B项正确。
17. C18. 【答案】A【分析】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中有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一项,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是指由原告诉称作出了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9. B20. 【答案】A【分析】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损害赔偿、支付违约金等民事法律后果。
故A项正确。
21. C22. 【答案】A【分析】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享有行政权利,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即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权利与国家权利机关享有的立法权利,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利,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利系统。
故A项正确。
23. D24. 【答案】C【分析】行政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决策中心发出的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职务行为。
由此,C项正确。
25. C26. 【答案】D【分析】定稿是已经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即业务机关领导人审核并签发,正式会议讨论通过或经上级机关审核批准的文稿。
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是制作公文文本的标准依据。
故D项是正确答案27. C28. D29. A30.B二、多项选择题。
1. CD2. 【答案】ABC【分析】生产力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3. BC4. ABCD5. ACD6. CD7. AD8. ACD9. ABC10. BCD三、辨析题。
1. 【答案】错误。
【分析】实践是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
2. 【答案】错误。
【分析】因为行政监督检查只对相对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情况依职权进行了解,但不影响其实体的权利和义务。
3. 【答案】错误。
【分析】应是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
”4. 【答案】错误。
【分析】公文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对机关工作有直接影响,但它只是处理公务的一种形式,对整个机关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并不构成决定性影响。
5. 【答案】正确。
【分析】判断公共物品和私用物品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消费是否有排他性。
消费共享即不具排他性。
诸如国防、路灯就是公共物品;而像衣服、食物具有消费排他性则是私用物品。
四、简答题。
1.【答案】:(1)这一政策符合我国初级阶段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2)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一一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3)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既然劳动者在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别,就应承认他们之间的富裕速度和程度的差别;(4)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在发展过程中,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2. 【答案】:行政侵权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的职务行为,将引起赔偿。
行政侵权属行政违法,但并非所有行政违法都侵权。
行政不当,或称行政失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虽不在形式上违法,但不合情理。
如行政处罚虽在法定幅度内,但亦轻亦重。
行政失当多发生在自由裁量行为中,但明显失当的,也视同违法。
3. 【答案】:(1)由原来的微观经济管理、调控转向宏观经济管理、调控,相应地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向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2)由原来的主要管企业转向管市场;(3)由原来的人治性计划经济管理转向法治性经济管理;(4)由原来对经济生活实行全面的干预和高度封闭的管理转向全方位开放,实现与国际经济、国际市场互接互补。
4. 【答案】:登记是指登录反映公文有关数据的过程。
其主要作用是:(1)便于掌握公文运转办理的情况;(2)为查阅公文提供线索和依据;(3)可作为公文交接的凭证,有利于分清责任,加强对公文的管理。
公文登记的形式有:簿式、卡片式、联单式及电脑登记等。
五、论述题。
1.【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一些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一切向钱”看等思想也乘虚而入。
如果片面地抓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就会泛滥起来,阻碍甚至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甚至会使已经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付诸东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它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