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合成抑制剂PPT课件
.
8
【耐药机制】
❖ 细菌缺乏核糖体受体或受体蛋白结构改变
❖ 细菌---〉产生药酶---〉氨基糖苷类乙酰 化、磷酰化、腺苷酰化---〉灭活
❖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或缺乏主动转运 的载体或主动转运所需的能力。
.
9
大环内酯类 Macrolides
O
R1
R1
【作用机制】
R2 O R1
R1
OO
R1
OH R1
50S subunit Nascent peptide chain
5’
3’
30S subunit mRNA
Aminoglycoside-treated bacterial cell
Drug(block of Drug(miscoded Drug(block of
initiation
peptide chain) translocation)
抑菌药,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 胃肠道反应:早期--药物的直接刺 激,后期--肠道菌群的影响
❖ 骨和牙:生长期的牙齿和骨骼--孕妇 或6岁以下儿童
❖ 二重感染:敏感菌---耐药菌 ❖ 肝毒性:损害肝功能或造成肝坏死
.
11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甲砜霉素 Thiamphenicol
.
6
【不良反应】
❖ 耳肾毒性
➢ 用量大、时间长、合用耳或肾毒药物、年老 或肾功能不全者---〉易产生毒性。
➢ 耳毒性:听力受损(耳蜗损害)和前庭损害 ➢ 不可逆;蓄积性
➢ 听力受损早期表现为耳鸣、高频听力下降, 最终失聪。前庭损害表现有眩晕、共济失调 和平衡障碍
➢ neomycin、amikacin和kanamycin---〉最易 发生耳毒性,streptomycin和gentamicin--〉 最易发生前庭功能障碍。
rifampicin
RNA polymerase
folic acid sulfonamides pteroic acid synthetase
synthesis
trimethoprim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14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tetracyclines ribosomal A-site
aminoglycosides initiation complex and translation
fusidic acid
elongation factor G
nucleic acid quinolones
DNA gyrase
metronidazole DNA strands
.
13
Site of action Drugs
Target
cell wall
penicillins
transpeptidase
peptidoglycan cephalosporins transpeptidase
vancomycin
acyl-D-alanyl-D-alanine
teicoplanin
与50s亚单位可逆性结合 主要适应症:
❖ 伤寒和副伤寒 ❖ 不能用青霉素治疗的脑膜炎 ❖ 立克次体感染:替换四环素类---孕妇 ❖ 耐vancomycin而对氯霉素敏感的肠球
菌感染
❖ 细菌性结膜炎--局部用药
.
12
毒性、细菌耐药,一般不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 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症 ❖ 新生儿毒性:葡萄糖醛酸不足 灰婴综合症 ❖ 药物相互作用:抑制肝微粒体酶
acyl-D-alanyl-D-alanine
ribosome chloramphenicol peptidyl transferase of 50S subunit
clindamycin 50S ribosomal subunit transpeptidation
macrolides
50S ribosomal subunit
细胞膜
细胞壁
DNA
THFA
PABA
抗代谢药
磺胺类 甲氧苄啶
胞壁合成抑制剂 b-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mRNA Ribosomes
蛋白合成抑制剂 四环素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
核酸合成 或功能抑 制剂
喹诺酮类 利福平
.
1
蛋白合成抑制剂
❖ 氨基糖苷类 Aminoglycosides ❖ 四环素 Tetracyclines ❖ 大环内酯 Macrolides ❖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
2
氨基糖苷类 Aminoglycosides
HO NH H2N C HN
CH3
NH O
CHO O
OH
O
O
CH2OH OH
HO OH
HN
OH
CH3
Streptidine 链霉胍
Streptose
N-methyl-Lglucosamine
Streptobiosamine 链霉二糖胺
.
3
Normal bacterial cell
OH
O
C 2H 5
N(R HO
1)2 O
OH O
R1
OR 1
O R1
❖ 特异性的和细菌50S 核糖体亚单位结合 抑制蛋白链的延长
❖ 结合部位与氯霉素和 克林霉素相似
R1
Erythromycin R1= CH3, R2=H Clarithromycin R1, R2 = CH3
.
10
四环素类 Tetracyclines
合用)
.
5
【药理作用】
❖ 庆大霉素 gentamicin ➢ 活性较强,抗菌谱较广 ➢ G-需氧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
菌属、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G+菌如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放线菌和 葡萄球菌 ➢ 布鲁氏菌和G-球菌等 ➢ 对链球菌和厌氧菌无效。
complex)
5’
3’
.
4
【药理作用】
❖ 链霉素 streptomycin ➢ 杀菌: 结核杆菌、链球菌等G+菌和G-杆菌 ➢ 鼠疫和兔热病的首选药 ➢ 粪链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细菌性心内膜
炎(与penicillin或vancomycin合用) ➢ 二线抗结核药物 ➢ 急性布鲁氏病(与四环素(tetracycline)
.
7
【不良反应】
❖ 肾毒性:肾小管损害,可逆 neomycin、tobramycin、gentamicin、 kanamycin和netilmycin最易发生肾毒性
❖ 神经毒性:罕见、后果严重,箭毒样作用 导致呼吸肌麻痹用葡萄糖酸钙或新斯的明 可逆转这种反应
❖ Streptomycin:变态反应,皮疹、发热, 重者休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