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文学翻译论文3000字_网络文学翻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网络文学翻译论文3000字_网络文学翻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网络文学翻译论文3000字_网络文学翻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网络文学翻译论文3000字(一):当代网络文学翻译与传统文学翻译的对比论文

摘要:网络文学翻译作为一种新的翻译模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学术生活。网络文学翻译相比传统文学翻译,有翻译技术、网络平台作为支撑,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网络文学翻译与传统文学翻译相比有哪些优势、劣势,翻译质量如何保障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学翻译;传统文学翻译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逐渐兴起,网络翻译也层出不穷,这对传统文学翻译产生了冲击。网络文学翻译相较于传统文学翻译有一些新特征,例如:更即时、更多互动、受众更广、更便捷等。相对于传统文学翻译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网络文学翻译有更多可塑空间,当然网络文学翻译误译、漏译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传统文学翻译 传统文学翻译是以纸张为媒介,译者把自己的译文逐字逐句誊写在纸上,由出版社编辑出版,最后印刷上市的(张英洁,2013:7)。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完全脱离网络,不借用电子词典或翻译机器,不使用计算机录入文本,这也是最早的一种翻译方法。

二、网络文学翻译 网络文化是当代影响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网络也给文学的发展创造了平台,网络文学随之产生。外国文化的流行让翻译外国畅销文学作品成为翻译爱好者一种文学时尚。网络文学翻译就是指翻译行为的网络化,包括把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上传到网络上或者直接在网络上利用翻译工具进行文学翻译。这种网络化的文学翻译给文学翻译提供了更大众的平台,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以及译者、读者的角色等。(郭振星,2013)

三、网络文学翻译的新特征 (一)即时性 与传统文学翻译相比,网络文学翻译具有即时性。外国文学畅销作品很快能呈现在网上,与之相应的中文版也会在网上随之推出,翻译者可能是翻译专家,也可能是民间翻译团队或个人。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性特点,使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学作品的故事内容,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当然,和传统文学翻译的严格措辞、编辑、校对相比,网络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互动性 在传统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自己的理解,把原版作品翻译给读者,与读者没有互动,不同读者对翻译作品的理解也大相径庭。互联网给译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创造了交流的平台。在网络翻译中,没有绝对的权威,翻译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活动,翻译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是集体行为,如众多译者在网络上翻译接力。读者可以评价译者的翻译,提出建议或批评,这有利于译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翻译,提高翻译质量。读者与读者之间也可以交流阅读心得,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剖析人物性格。互动给译者与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交流的氛围,使文学作品变得更生动。

(三)便捷性 阅读传统翻译作品需要通过纸质书籍,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显得更加便捷和快捷。网络化的生活让很多人都养成了网上阅读的习惯,上网閱读的人数越来越多,读纸质书籍的人越来越少,网络文学逐渐兴起,网络文学翻译成为了文学翻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网络文学翻译的便捷性还体现在修改方便。译者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增删译稿,对译文进行反复修改,通过互联网交流,逐渐完善译文。传统文学翻译的修改就显得不那么便捷,但传统纸质翻译更便于收藏、保存更久。

(四)快餐化 网络文学作品通常篇幅比传统文学作品精短,选材更自由,翻译更多为意译。翻译者大多是网络文学的爱好者,在翻译过程中报着娱乐心态,而非盈利目的,更多的使用网络用语等轻松诙谐的语言,有时缺乏传统翻译的严谨态度,有时会出现错译、漏译现象。这更像一种快餐文化。

(五)读者角色多样化 (1)读者兼文学翻译的批评者 读者阅读传统文学翻译作品只能自我吸收,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评论,他们兼翻译作品的批评者。有的评论一针见血、成熟客观,有的评论显得主观偏激,不管批评是否到位,文学批评在网络平台下更加大众化。

(2)读者兼文学翻译的译者 读者们在批评网络译文的同时也争相传播自己的译文,做起了翻译作品的译者。网络民间译者声势浩大,力量不可低估。集体竞译推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推动了翻译市场的发展。专业的翻译有时甚至会参考民间翻译,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之“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就是民间译者率先译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采用的。(张艳琴,2007:17-18)

四、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探讨 网络翻译的质量受到一些传统译者的质疑,如:利用机器翻译会降低翻译质量,多人合译使翻译风格无法统一,网络翻译缺乏科学的态度等等。笔者认为,译文质量与选择的翻译工具、翻译方式没有必然联系,而与译者有关。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大多是翻译大家,五四时期,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著名作家,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人,他们首先是文学家,其次才是文学翻译家。而网络文学翻译由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脱离,译者水平的参差不齐,才造成了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鱼龙混杂。但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不一定都是优秀作品,网络文学翻译作品也不一定质量不高。传统文学翻译经过了出版社的严格校对、编辑、包装来保障质量,同样网络文学翻译也可以通过读者对其进行优胜劣汰来保证质量。

对于网络翻译质量的探讨又引出一个新课题即文学翻译是否需要专业化。文学翻译不同于科技翻译,文学本来就是语言创造的艺术,“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刘建林,2009)。文学翻译并不要求译者的精确翻译,而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过于精准的翻译,不一定能达到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也不一定满足读者的需要。

五、结语 网络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这不同于传统翻译理论所要求的译语表达与源语表达最大程度实现对等,也不再拘束于源语文化需植入译作之中的专业化要求。当代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丰富、现实感强、风格多样、消费节奏快,这些特征相对传统文学作品来说,对译者的领悟能力、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对于原作的取与舍,对于源语文化的传递与回避,对于目的语文化的植入与放弃,都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网络文学翻译这种翻译形式不会降低文学翻译的质量,它可以作为传统文学翻译的补充,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同时给传统文学翻译提供借鉴。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快速传播的特点满足了读者一睹为快的愿望,读者可以给译者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帮助提高作品的翻译质量。网络文学翻译和传统文学翻译需要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共同发展,这样文学翻译质量才会提高,文学翻译才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网络文学翻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网络资源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信息时代互联网为译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译者如何通过互联网有效资源,如在线词典、百科全书、网页搜索引擎、平行文本、专业翻译网站等将原语言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文本,成为新时代翻译能力的体现。新时代译者应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充分有效地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筛选进而不断提高翻译的速度及质量。

关键词:网络资源非文学翻译汉译英化妆品说明书 1.引言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加速整合,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这些变化对翻译人才、翻译产品、翻译功效和翻译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olmes于1972年设计的翻译研究框架中提出应用翻译研究包括译者培训、翻译辅助和翻译批评(Holmes,2006:88)。翻译能力并不只涉及运用语言本身进行交际的能力,还包含在翻译过程中使用工具协助译者完成翻译任务的能力。Egeberg提出,译者为了从“语言专家”转变成“翻译专家”,必须掌握熟悉提高翻译效率的各种翻译技术;拥有充分的语言能力,使用翻译工具生产高质量的译文。事实上,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翻译提供了诸多便利,对解决翻译困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翻译能力的内涵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认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是当今翻译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翻译能力研究小组Pacte提出了一个翻译能力构成模式,主要含有双语能力、言外能力、翻译知识能力、工具辅助能力、策略能力及心理生理因素等六个成分;其中工具辅助能力主要包括使用文献资源及利用适用于翻译的信息技术的能力(葛建平等,2008:63)。

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是现代翻译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目前能够在翻译中利用的网络资源包括诸多的在线词典、搜索引擎、机器翻译软件、百科知识、网上论坛翻译论坛、翻译博客等。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即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为译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资料库,搜索引擎便是进入这个巨型语料库的一把“钥匙”。能否充分利用这个巨型语料库,很多时候取决于译者能否利用搜索引擎提供的便利(朱明炬等,2003:59)。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搜索引擎(SearchEngine),最具代表性的有AltaVista、Google、Excite、HotBot、Lycos等。另一种是目录索引(SearchIndexofDirectory),如中国的搜狐、百度、网易、新浪、雅虎。这两种都是进入互联网的门户,是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不可或缺的帮手,也是翻译工作者的得力助手。充分利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查找所需的资料,无论是译前的文本理解、译中的词语表达,还是译后的检查校对,互联网都可以为译者提供很大的帮助。

2.翻译过程中对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 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英语语料是否地道和正确呢·理论上讲,地道英语的标准应该是:(1)英语本族人所使用、所能接受的英语;(2)英语本族人感到自然的英语;(3)某英语地区、英语社会集团的普遍用语(黄和斌等,1998:61)。正式标准英语一般具有规定性、权威性、统一性、局限性、部分陈旧性等特性。非正式标准英语主要表现为广泛性、超前性、部分非规范性、认识的多元性等特性(倪传斌等,2003:54)。

搜索引擎提供的英语语料大致包括:公司、企事业单位主页、正式出版的报纸、小说、科技文献、课本、个人主页、剪贴板、论坛的交流记录等英文文本。有些使用的是正式标准英语,如:公司、企事业单位主页、正式出版的报纸、小说、科技文献、课本等英文文本。有些可能使用的是非正式标准英语、地域方言。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语料往往是这些内容的“大杂烩”。这种“大杂烩”由于包含了不规范的语言,离“地道英语”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离正式标准英语的差距太大,在选择取舍时需要慎重(倪传斌等,2003:54)对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