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档案数字化转化初探
文章在档案数字化进展的背景下,讨论了传统音像档案向数字化档案转化问
题,如音像档案数字化可行性、必要性,转换过程中的软硬件、技术的选择,以
便能够在档案数字化进展下更好的开发利用音像档案资源。
标签:传统音像档案;数字化;数字化转化过程
伴随人类走入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档案工作呈现出开放性,多
元化的发展趋势。档案的载体不仅包括文字、实物、图表、照片等,还包括声音、
影像、网络等多种形式。其中,音像档案以其独到的形式和优点在各种载体的档
案中占有一席之地。
音像档案是指在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
保存价值的照片、磁带、唱片、磁盘、光盘、缩微片、幻灯片等,以感光材料或
磁性材料以及光盘为主要载体的档案。它是对重要事件进行真实记录的历史材
料,它和文字、图纸档案一样,具有现实的查证作用,对研究历史具有参考作用。
1 传统的音像档案
1.1 传统音像档案的特点
(1)从形成上,音像档案载体形态特殊,以磁带,录像带为主。由于制成
材料本身性能较特殊,一些材料中所含的硝酸纤维素,易于分解,且燃点极低,
极易燃烧。而且传统音像档案的制作成本也比较高,不易于在社会上的普及和推
广。(2)从提供利用上,具有记实性,直感性,动感性。用声音和高质量的图像
生动形象的再现当时活动的场景,使利用者印象深刻,但是存取速度慢且需要借
助一定的播放设备,而且传统音像档案提供的信息量有限。(3)从保存方式上,
由于音像档案形成载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音像档案的保存需要占有大量空间和固
定的场所,且需要专门的、配套的设施为其保存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存储费用较
高,同时,它的使用周期也比较短,不易保存。(4)从实现社会价值上,传统的
音像档案的社会覆盖面较小,向社会上提供的信息利用程度还不够深,范围还不
够广,因此在社会价值的实现上,传统的音像档案显然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社会
需求。
1.2 传统音像档案的弊端
1.2.1 传统的音像档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真
由于作为录音录像档案载体材料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在强光长时间照
射下,这些材料会发生降解而失去原有的性质,加速了磁带的老化。另外,高温
或高湿会使磁带变形、变脆或发生复印效应及生霉,从而造成重放信号的丢失或
失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的音像档案会而失真,造成信息的不完整,
给档案工作和社会带来损失。
1.2.2 在传统音像档案的保存过程中,也比较费时费力且成本高
(1)它的保存需要固定的场所和配套的措施,同时对防磁、防火、放置、
保养及维护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2)库房要远离磁场。保存磁带的库房及
使用磁带的工作间不要直接接触永久磁铁。因此库房应避开散杂磁场,如放有电
动机,消磁器,变压器的地方。(3)要注意库房必须保持清洁。库内必须采取必
要的防尘措施,定期检查。长期保存的音像档案最好6-12个月检查一次。因此,
将传统的音像档案上的数字化不失为解决这些问题,使音像档案更加健康发展的
有效途径。
2 音像档案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将时间幅度上连续变化的信号转变为脉冲数据的过程,包含着采
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音像档案数字化是指将音像档案原有的模拟音像信号
通过转换器,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数字音像信号,并加以存储的过程。
2.1 音像档案数字化的特点及优点
数字化载体所占空间小,消耗资源少,并且数字化设备能实现高度集成化,
通用性强,能进行系统性、模块化处理,通过互联网建立综合录音档案数据库,
可实现对某一主题录音档案进行便捷查询,进而有利于数字化录音档案的管理,
很好的解决传统录音档案的分散性和多样化问题。
数字化音像档案信息易复制,具有可分离的特点与共享利用的效益。以往的
传统音像档案无法保证音像档案的保真度,同时对档案本身产生损耗。数字化档
案信息解除了特定载体对其的束缚,可以快速,低成本,几乎无損耗的进行大量
复制,使档案的利用方和提供方的效益都得以提高。
数字化音像档案信息的增删修改比较方便,除了对档案原件的修改具有权限
控制外,相对于手工填写的著录信息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可以直接应用到档案
信息的识别,定位和检索中,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及搜索时效。
解决了传统音像档案的载体保存问题。传统音像档案的记录载体以化学聚合
物为主,容易造成声音的失真,影响信息的保存和再现,这对于录音档案的开发
利用来说是十分棘手的。利用数字化技术,不但可以实现高效快捷地存储和读取
信息,而且不受磁场影响,更易于长久保存。
2.2 音像档案数字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2.1 可行性
(1)技术支撑,在电子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
到各行各业中,甚至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音像档案的数字化是社会发
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体现。(2)人才保障,当代教育事业的飞速发
展,为传统的音像档案向数字化的音像档案的过渡做好了人才准备。(3)良好的
社会环境。国家对档案事业的大力支持,档案法律的不断完善以及档案工作国际
合作的开展等等,都为音像档案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2.2 必要性
(1)传统的音像档案的保存现状并不乐观。以原有形式存在对档案的利用
造成了很多不便,因此需要实施音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将其转录为能被识别的
媒体格式文件,使其声音信号脱离原有的保存介质。(2)有利于音像档案事业的
效率的提高。实现音像档案信息数字化后不仅方便查找,从音像档案的收集,整
理,利用和技术保护方面,提高了效率和效益。(3)从长远来看,录音、录像档
案的数量会逐年增加,实行音像档案的数字化,可以更好的开展对外社会化服务,
产生无法估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2.3 传统音像档案数字化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音像档案数字化应用软硬件的选择。就录音档案来说,声音数字化比
较容易实现,主要硬件有放音设备、存储设备和计算机等。(2)音像档案数字化
声音格式、存储介质、参数的选择。录音档案数字化有许多格式,目前选用可读
光盘作为存储介质。
总的来说,数字化的音像档案对软硬件设备具有依赖性,内容、结构与存储
载体的可分离性,运动形态的易变性,存储载体对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的依赖性,
在阅读及处理手段上具有非直接性。
音像档案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使信息流动的覆盖面和反映度都提高到一个
新的层次,最大限度地提供人类共享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服务。
音像档案的数字化是一项新时期需要尽快开展和实施的工作,同时也面临不少需
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它仍处于起步发展的不成熟阶段,但是它的发展前景是广
阔的,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从而将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雪飞.数字化背景下声像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2011(10).
[2]鲍乐娜.声像档案数字化相关问题探讨[J].湖北档案,2006(5).
[3]沈红霞.声像档案数字化相关问题探讨[J].管理观察,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