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能源投资现状及前景2015.51前言2001年,中国政府在“十五”规划中正式提出了“走出去”战略,一改过去严格管控对外投资的做法,鼓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随着中国加入WTO 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中央政府对“走出去”战略也日益重视,在“十一五”规划中再次明确要进一步“走出去”,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与中国政府的号召相呼应,近几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绩,而这其中能源投资比重很大。
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中国企业会在国际能源投资并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概况2.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驱动力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投资壁垒降低了很多,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了客观的便利性。
中国经济经过最近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市场也逐渐趋于饱和。
一些企业感到国内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也有一些企业国内市场已经稳定,产能过剩,需要继续开拓新的市场,所以企业对外投资有其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动力。
另外,中国经历了10多年的主要以投资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按照目前的经济规模和能耗水平,毫无疑问在能源矿产等资源方面是相对短缺的,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因而国家和相关企业都有内在的驱动力去海外资源丰富地区投资。
在国家鼓励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正在寻求从粗放投资型逐步向科技集约型转变,欧美一些企业在科技方面较为领先,资金充裕的中资企业也谋求以投资换技术。
总之,国内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场主动谋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会越来越多,在国际化投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2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产业分类目前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更多地集中在战略性的自然资源上,如能源、矿产等。
对2004年以后中国海外直接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2004年至今,中国海外直接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累计投资总额已达约4784亿美元,投资项目总数为546个,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约8.8亿美元。
其中,能源类为投资额最大的产业类型,占整体投资额的47%,能源类投资项目164个,占海外直接投资项目总数的30%;自然资源金属矿类投资紧随其后,占到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2%。
能源类和自然资源类投资占到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0%左右,投资主导趋势非常明显。
中国目前是全球对自然资源矿产和能源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国内资源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生产力的需求,投资海外能源矿产是由供求关系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另外,目前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还是国有企业,从使用外汇储备的角度来说,投资能源矿产是海外国有资产保值升值比较好的选择之一。
除此之外,中国国际工程及劳务输出等服务合同额累计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集中在能源与交通领域。
3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分析3.1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发展如前所述,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中能源项目占据了半壁江山,国际工程及劳务输出等服务合同能源类也占据将近一半,能源项目成为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这一趋势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将延续。
对2005~2013年中国海外直接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能源项目进行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从2005年开始持续稳步发展,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带来跳跃式发展的契机。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平均对外直接投资额下降了15%,发达国家更是下降了25%,但是唯独中国在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国内经济水平尚好,资金充足,对外投资逆向扩张。
2008年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227亿美元,是2007年的9倍多,成功投资海外能源项目13个,而2007年成功交易项目仅4个。
2008年的海外能源投资额超过了前三年的投资总额,且以2008年为基础,在随后几年里中国海外能源投资都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截至2013年底,中国海外能源投资项目(仅统计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到2258亿美元。
目前每年的投资额约在400亿美元左右,并保持着较好的继续增长趋势。
3.2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区域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在2004年以前基本集中在亚洲、非洲,很少在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2005年以后,中国海外能源投资逐步向发达国家拓展,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契机,中国海外能源投资跳跃式地向加拿大、澳大利亚及美国等发达国家集中。
图3给出了2005~2013年中国在若干国家海外能源投资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从2008年开始,中国在这几个国家的能源投资高速增长,而且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持续性。
目前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累计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截至2013年底约为330多亿美元,占到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总额的14.6%,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哈萨克斯坦及伊拉克紧随其后,中国在这几个国家能源直接投资额累计都超过了100亿美元。
中国在上述6个国家能源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133.9亿美元,恰好超过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总额的一半,见表1。
中国在加拿大、美国、巴西及澳大利亚的能源投资增长稳定性较好,未来向南北美洲及澳洲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
究其原因,首先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是发达国家,且都是地大物博、能源丰富的国家,开发度不够,其资源开发条件非常好;其次,这几个国家都是成熟经济体,国内的法律比较健全,自身经济发展比较健康,社会比较稳定,整体投资环境较好,投资风险相对较低;第三,这几个国家资本流通性较好,其国内并购投资机会较多且条件较为成熟;另外,这几个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关系也在不断改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
3.3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构成如图4所示,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为主,其中与石油相关的投资累计达1477亿美元,与天然气相关的投资累计达285亿美元,两者合计占到中国海外能源总投资的约78%。
这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客观需求息息相关,2013年第三季度,全球能源市场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日均石油进口量达到630万bbl。
预计中国石油、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会进一步增大,这种供求关系决定了中国在全球对石油天然气并购投资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止。
中国对电源和煤炭的投资累计都约为170亿美元,电网投资累计约60亿美元,这些投资大多是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在海外开辟新市场的战略,培育新市场以及追求资本稳定回报是主要目标之一。
但是传统的电源和电网项目各个国家基本都已经发展成固定的模式,结构基本稳定,投资回报也不能期望过高。
值得指出的是,现在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是电力行业一个相对比较朝阳的投资方向。
美国、加拿大、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都持鼓励支持的态度,而且多数都出台了具体可操作的激励政策以及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新项目开发出来。
可再生能源行业在这些国家发展很快,目前仍然处于发展上升期。
这些发达国家法律体系健全,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起伏不大,整体投资环境较好,投资者承担的外部环境风险相对较小。
另外,可再生能源市场相对活跃,交易市场成熟,交易频繁,并购投资机会比较多,投资回报率一般比较稳定。
由于可再生能源项目相对于其他能源项目敏感性较低,对其投资容易通过国家安全审查,交易受到政治干预的几率较低。
中国一些具有国际化战略和实力的能源企业已经初步进入了这些市场,如国家电网、华能、国电龙源、大唐、华润等都已经在这些地区成功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
3.4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主体中国在海外进行能源投资的公司相对比较集中,2004年以后海外能源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大约有40多家,其中累计投资最多的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达到628亿美元,随后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5家公司海外能源投资额累计达到1747亿美元,占中国海外能源投资总额的77%,见表2。
由表2可见,不论是在哪个核心业务领域,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主体几乎都是央企。
首先,这是由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决定的,中国国内能源行业是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所以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基本上就是国内能源行业投资主体在海外的映射,海外能源投资参与者在国内也是同一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其次,由于海外能源投资对投资者的资本、技术、市场影响力及风险承受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很多公司很难同时具备这样的实力去参与海外能源投资的竞争;再者,能源产业在任何国家都属于国家命脉产业,国家对能源的战略性规划在市场上要通过企业的经济行为来表现,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目前央企都是实现这些战略的最合适的主体,所以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内部支持。
3.5中国海外能源投资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中国海外能源投资虽然在近年迅猛扩展,但这却是一条艰辛的道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每个方面都可以对项目的成功与否形成挑战。
这些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既有政治层面的,如外国政府对投资收购开展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调查等;也有经济层面的,如一些企业虽然获得了较好的国外投资机会,但是存在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或者由于国内审批手续繁琐,时间较长,不能对市场做出及时的响应;还有管理方面的因素,如缺乏国际性管理经营人才;另外还有与当地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如经常出现的劳资矛盾等问题。
3.5.1政治风险与挑战政治风险与挑战既包括外国政府对投资收购开展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调查等,也包括政治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
从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UnocalCor-poration)遭到政府干扰以失败告终开始,每年中国海外能源投资都有因受到政治因素干扰而不成功的案例。
从2005年至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因受到干扰而导致没有成功交易的项目投资额累计超过800多亿美元,以项目投资额来估算,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因受到干扰而没有成功交易的比例约为25%。
表3列举了一些项目投资受阻的情况。
由于中国海外能源投资者几乎都是国有企业,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对外国国有企业投资收购本国资产的行为进行国家安全审查,以确保投资行为不会对该国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确保投资行为是纯市场经济行为而不带有负面的政治目的。
因此,很多中国企业去国外投资必须经过对方的国家安全审查才能成功交易,而国家安全审查本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再考虑到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具有投资规模大、收购战略性资源等特点,这些特征在社会上和政治上都比较敏感,所以一定比例的海外能源投资项目受到政治干扰也是在预料之中。
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应保持低调,强化投资的纯市场经济行为以及与对方互利共赢的特点,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尽可能把潜在的干扰影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