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来5年中国军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分析

未来5年中国军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分析

未来5年中国军工行业发展前景及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军改稳步推进,军品市场需求提升
2016年1月,中央军委印发《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是推进深化国防
和军队改革提出的指导性意见。按照总体目标要求,2017年至2020年,对相关领域改革作
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在军队体系改革之后,将结构优化,从数
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与科技密集型转变,形成联合作战力量体系。在新调整组建的单位中,
包括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军以及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诸多新型作战力量。随着国家
军队体制编制改革的逐步完成,特殊机构用户的采购已经开始启动,军改落地后军工订单已
经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二)军民融合扶持力度逐渐加大
军民融合扶持力度逐渐加大,民参军企业重点受益。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以
来,国家就加速全面推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与装备承制单位联合审查工作机制,并在全
国范围推广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
作、民品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和准入标准3项创新举措。随着民参军准入政策的进一步
优化和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增强,民参军企业有望重点受益。
二、不利因素
(一)军工技术进入民用市场存在一定障碍
国家国防科研力量由军工集团支配,政府对科研院所的调控能力不断弱化,军工集团对科研
院所采用市场化导向的管理式,致使国防科研院所对基础性科技研发的积极性降低,基础性
科技原创成果出现滑坡现象。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后劲严
重不足,同时也制约国防技术与民用技术双向转化。
(二)军民融合科技产业知识产权政策缺失
在国防知识产权权属和利益分配问题上,仍在沿用全部归国家所有、由国家支配的老办法执
行,以致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在技术转让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中遇到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了
国防科研生产单位和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国防知识产权“军转民”困难重重。国家鼓励
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产业
化,但是却对其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没有明确规定。

军工产业产值预测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军工产业产值将达到10,755亿元,未来五年
(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4.19%,2022年将达到25,583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军工产业产值预测
10,755
13,76716,79619,98725,583010,00020,000
30,000
40,000

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
中国军工产业产值(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军工产业利润预测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军工产业利润将达到2,393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83%,2022年将达到5,101亿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军工产业利润预测

2,393
2,973
3,734
4,453
5,101
0
2,000
4,000
6,000

8,000

2018E2019E2020E2021E2022E
中国军工产业利润(亿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