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往来交流日益频繁可青
少年正逐渐丧失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这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
不对称的。必须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人文文化教育,艺术文化教
育的培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道德观念;人文;艺术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往来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
及意识形态,日韩元素成为青少年追逐的对象。从新文化运动坎坷
走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理性。随着经济发展的
趋势,我国在世界上逐渐处于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位置,这也正是挖
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的大好时机,但现在学
校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笔者认为,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国人的“大节”,在历史教学、语文教学
中都可以进行。 “精忠报国”的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无不给人一种
正义感和令人敬仰的民族气节,这都是极好的素材。教师在讲课时
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内容上,应加以拓展,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浩
然正气,并让这种感觉能长时间的留驻学生内心,激发他们作为中
国人的爱国热情,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
2.和谐理念教育
通过古圣先贤的社会追求方面思想的熏陶,给学生心中留下一丝
美好的理想,对学生的将来也许会有积极地影响。中国历来是一个
崇尚和平的国家,并不以对外扩张为目的,即使在最强大的时候,
也能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不以强凌弱。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经常
性地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
的力量,肩负起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3.诚信教育
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的伦理规范,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
要规范。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不仅是学生将来立人,立业的根本,
也是建设良好社会秩序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更会有积极
的影响。对学生应进行必要的诚信宣传,给以实例,结合主题班会,
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诚信正面及负面的认识,提高自己的
“自律”能力。可以尝试给学生建立诚信档案,约束其在学习中或
与人交往中的行为,如独立完成作业,考试建立诚信考场,无老师
监考等,让其自我约束,互相监督,这些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加强都
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传统人文文化的教育
中国自古是重人文教育的,历代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人文文化,包
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人文文化,尤其是非物质的,像“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当这些思
想留在学生脑海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渐渐体会理解到其价值
的时候,一定会开启他们丰富的人生。
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课堂是主阵地。但
是,除了课堂之外,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
诵读一些经典诗文。不以背诵为目的,只是反复地读,经常地读。
文以载道,诵读得多了,当这些优秀的文化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学生
的生命,自然就能形成一定的人文文化底蕴。
三、传统艺术文化的教育
早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
“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努力提
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为了强化学生传统艺
术文化的修养,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比如午休时间,可以有
选择地隔一段时间播放经典的传统音乐,开展艺术方面的比赛活
动,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修养。还可以成立兴趣小组,开设校
本课程。
祖国的传统文化是伟大的,灿烂的,是屹立于世界文化巅峰之上
的,必须让青少年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当今世界,国际环境复杂,
教师既要立足于传统,又不能固守传统。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具有包
容性的,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放眼世界,面对世界,融入世界。所以,
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全球视
野的人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 周正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