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网络与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互联网这一强势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取代了其他媒体的某些功能,更加迅速及时,方便快捷,信息量更加充足,使用起来更加
方便,并且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更强。这样使得传统媒体市场遭受侵蚀,当今的媒体市场的竞
争结果出现“大者恒大,小者恒小”的马太效应。但传统媒介短时间内不会消亡。就从报纸、
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这五大主要媒介在未来媒介格局中的地位来说,未来媒介格局呈
现这样一种新局面,报纸、广播这些弱势媒体在应对互联网强大攻势的同时,只能通过整合
利用这些新生资源来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在未来媒介格局中占得一席之地,而电视媒
体在一定时期内依然是最具号召力,覆盖面最广的强势媒体,互联网保持强劲势头的同时也
要面临稚嫩“新生”的挑战,手机,作为信息终端被使用,将在未来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报纸,这一元老级传播媒介,在经历了早期广播、电视这两大媒介的冲击后虽然
不复当年风采但依然屹立不倒,可见其生命力顽强。现在面临着新兴强势媒体的新一轮挑战,
专业写手大量流失至网络做起了网络自由撰稿,与受众的联系互动越来越少,受到广播电视
互联网等声像媒介的排挤还有纸质化媒体无可避免的衰落趋势。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报纸的生
存。然而,报纸出了凭借自身优势如信息来源正统可靠、评论正规可信、携带方便不受时间
限制等优势外,还在互联网洪流中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网上电子版。这样与互联网既竞争
又合作的的行为为报纸稳住了一批受众,谋求到了一线生机。如此看来,报纸的覆盖人群虽
然在减少,影响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有理由有能力继续生存,在未来的媒介格局中占有
仍然一席之地,
其次,广播——与报纸一样属于弱势媒体。只有声音的的传播方式使得听众对广播信息
的注意力差,信息的保留性差;固定的节目顺序使得其选择性差,这些弱点使得广播逐渐走
向边缘化。但是,广播仅靠听觉获得信息给那些不方便接收图像信息的受众提供了便利,这
样就形成了一批固定忠实的受众。它高速快捷的传播方式使人们更方便获取信息。在新技术
的冲击下,广播同样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然而,这即使机遇也是挑战。新技术的运用如互联
网、手机造就了一批“移动受众”,汽车和干电池给广播在移动领域开拓了一片天地。未来
的传播媒介也会借助网络技术走向多元化,形成传统广播与网络传播共发展的局面。
电视传媒,堪称传媒行业的霸主,是现在传播覆盖面最广,受众最多的媒介。它信息传
播快,画面直观易懂,生动形象,与受众互动性也极强,在当代有着互联网不可替代的全民
性。它节目的多元化,尤其以娱乐节目、选秀节目独领风骚,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又吸引了民
众参与。虽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电视与互联网的合作却是主流,甚
至可以这么说,电视媒介并未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受到打击,反而利用互联网资源,壮大了
自己的声势。如在选秀节目中加上网络投票,利用网络加强与受众的联系,传播自己的节目
等,充分利用互联网使自身得到了传播发展。
然后说道互联网,作为当今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媒介,崛起和发展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但
作为后起之秀,还是有许多不足和缺陷的。它充分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弊病,浮躁、激进、浮
夸等。因而,它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网络暴力难以忽视,所谓的全民监督又不能得到有
效的运用,再者网络的不安全性也制约着它的发展。但是,无可否认它正席卷全球,用户数
量不断增加,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要以计算机为中心设备这一瓶颈,走向无线化成了必然趋
势。传统媒介应对它的挑战选择合作融合,引导它逐渐走向正规化、有序化。在未来的媒介
格局中,互联网既是其他媒介重要的信息接收与传播渠道,又是独立的信息传播渠道,必将
利用自身传播快捷有效的优势发展成真正的独立的强势媒体。
最后说道手机,这一同样迅速发展的媒介工具,它以其快捷、互动、信息量大、多媒体
化等特点,对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突破性创新,打破了传统传播载体的局限使信息传播更
加迅捷。手机传播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可根据受众反映随时修改和补充,而他的私人性决定
了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又为手机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虽然手机这种媒
介传播手段依赖一定的科技技术。但是,这已经不是它发展的阻碍了。智能3G手机的问世,
使得手机传播变得随时、随地、随身、随手。如此便捷有效的传播方式自然广受青睐,它也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媒介文化:关注社会流行话题,引领时尚‘关注人们的思维前沿和话语中
心,不断为人们提供新信息、新话题;多方面吸收有益因素加以整合利用,满足了人们的信
息需求及精神享受的双重需要。因此,在未来的媒介格局中,手机将成为比电脑电视更方便
更受受众青睐的信息传播工具,其地位将仅次于电视互联网。
总的来说,每个媒介都有其优点和暂时无法克服的局限,各媒介既竞争有合作。互联网
等新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媒介改变自身适应发展,利用这一新媒介提升自身。传统媒介与新
媒介从这种共存到蜕变再到新生将成为媒介发展的态势。因此未来媒介发展格局将呈现互相
融合有独立的多功能一体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