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核心内容: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审查合同效力,审查合同履行条款,审查合同违约条款,审查合同争议解决条款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在合同审查前应该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才可以更好地审查合同。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合同是企业经营中明确交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文书,直接关系到企业法律责任的承担。合同审查是指从法律方面对企业合同进行的法律把关,是企业签订合同之前的必经程序。通过对企业合同进行法律审查,可以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和避免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和争议。

合同审查一般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实施审查、提出审查意见。申请审查即由相关业务部门将合同草案提交本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或合同管理部门申请审查,由专职或兼职法务人员负责审查并签署意见。要注意为审查人员留出足够时间,以保证审查质量。实施审查即法律事务部门或合同管理部门收到合同审查申请后,及时安排法务人员对合同草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即审查后出具书面意见。要注意不受外界影响,体现审查意见的真实性、客观性;要明白无误,体现审查意见的明确性。审查意见必须同对方协商、确认,然后再进行修改。

合同审查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比较、征求意见三种。调查方法包括口头调查、书面调查、实地调查;比较方法包括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公布的合同示范文本或与以前签订的同类合同进行比较;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包括企业各部门人员、其他法务人员或政府主管部门、权威机构等,通过征求意见可以弥补审查人员可能遗漏或疏忽的问题。

在合同审查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首先,应当事先了解合同的签订背景、目的等,从而判断合同在签订后能否顺利履行。其次,应当通过阅读合同的全部条款,准确把握合同项下所涉法律关系的性质,以确定该合同符合法律法规。在审查合同前,必须认真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充分了解合同可能涉及的法律条文。

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合同效力的审查。在审查合同时,应认真分析合同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关系的指引,判断是否存在导致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条款,并认真分析合同无效情况下

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若合同主体是自然人,应当审查其自身状况及是否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若合同主体是法人或其他组织,首先应审查其是否依法成立,其次应审查其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另外,要注意合同是否附条件或附期限,所附条件或期限是否会产生歧义,防止无实际履行能力的人利用所附条件或期限从事非法行为。要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无效条款,包括无效的免责条款和无效的仲裁条款。

二是合同履行条款的审查。首先是履行方式审查,合同在实际履行中存在不安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同时履行抗辩权三种情形,应结合违约责任的约定审查双方义务的履行顺序,是否约定了提示履行义务等。其次是必备条款审查,对合同的必备条款要认真审查,如质量标准、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

三是合同违约条款的审查。违约条款如何约定,直接反映出该合同的质量如何,也直接反映了该合同能否顺利履行。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这样约定:双方应严格履行本合同,如一方有违约,则另一方根据法律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合同违约,违约方必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但如何赔偿、如何计算经济损失等这些最重要的问题都没有涉及,会对守约方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造成很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双方可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或者违约金计算方法。如乙方逾期交付,则每日应向甲方支付一定的违约金。这样,一旦对方违约,甲方就可以直接向对方索赔违约金。

四是合同争议解决条款的审查。在设定解决方式时应当选择诉讼或仲裁其中之一,在仲裁机构的选定上,应当明确仲裁机关的名称。要注意,由于有些仲裁机关的名称曾发生改变,必须事先明确该机构现行合法有效的名称。在选择法院诉讼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违反法律中规定的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以及诉讼或仲裁程序的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