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后,5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并发症

脑卒中后,5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并发症

脑卒中后,5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并发症
脑卒中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先前已存在的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如冠心病
心绞痛、慢阻肺等。

另一类是新发生的病变,如肩关节疼痛、吸入性肺炎、深静脉栓塞、
营养不良等。

如不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会延迟、干扰患者的康复治疗,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严
重时导致死亡。

本篇我们谈谈脑卒中后5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并发症。

1. 心血管并发症
多达75%的脑卒中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它们和脑卒中有共
同的病理基础,即动脉硬化。

伴有心血管并发症的脑卒中患者常感觉体力下降、活动后气急,影响患者的康复
训练,需积极药物治疗。

心衰和心绞痛会降低患者的有氧运动能力,床上转移和行走能力,并发症经常使患者不能完全参与治疗项目。

脑卒中后,长期卧床不动,也可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心排量下降。

目前发现冠心病
是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死因。

因此,脑卒中患者早期要重视心血管并发症,除积极药物治疗外,运动锻炼是非常需
要的,如四肢联动训练、活动平板,作业治疗、有氧操等,可以逐步提高心功能,改善患
者气急症状。

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衰患者,在训练时应注意控制运动负荷。

2. 肺部疾病
脑卒中伴有老慢支患者常有呼吸功能下降,活动后气急。

因呼吸道免疫力降低易发生
肺部感染,严重时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是患者急性期死亡的常见原因。

因此,床上定期翻身,进食时避免误吸是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在脑卒中康复时,要注重呼吸功能训练,如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肢体运动锻炼有利于
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缺氧症状。

此外, 脑卒中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导致患者缺氧,长期缺氧会影响
患者康复治疗,目前认为连续正压气道通气治疗(无创呼吸机)有较好的效果。

3. 糖尿病
糖尿病导致血管病变,患脑卒中的危险比无糖尿病患者高2.5倍。

脑卒中伴糖尿病患
者血糖控制不达标,还会导致冠心病,肾功能下降、视网膜病变等加重,影响患者的功能
恢复,还易使脑卒中疾病复发。

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4.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依赖大脑的供氧和葡萄糖水平,取决于脑血供。

通常认为记忆力下降是老龄化不可避免的过程。

但不一定,记忆力下降与大脑特殊区域的病理性改变有关。

老年性痴呆在60岁以上发病率为5%,其中原发性痴呆占50%,血管性痴呆占20%。

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加重,会导致混合性痴呆,患者不能配合康复训练,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药物治疗配合认知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

长期院老人的认知功能减退的常见因素是少用记忆功能,因此通过实践记忆任务能提高认知功能。

包括关心新闻(相关事件)、自主进行日常活动安排(鼓励老人自我努力作一些简单的记忆任务)
5. 骨质疏松
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负重减少会造成继发性骨质疏松,引起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常发生于偏瘫侧。

住院脑卒中患者78%有骨质疏松,与住院时间长短和偏瘫程度有关,骨质疏松后骨质发生率为9%-13.5%。

一些抗凝药、抗癫痫药、降血糖药会引起骨质疏松。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补钙、运动和饮食调节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原则。

因而对脑卒中患者来说,进行骨密度检查,早期肌力训练、站立和行走训练,饮食调整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