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农民工现状及家乡社会变迁的研究

关于农民工现状及家乡社会变迁的研究

关于农民工现状及家乡社会变迁的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户籍壁垒和行政资源配置,使得城乡社会经济差距愈来愈大,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又急需大量劳动力,迫使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求生存,谋发展。我们通过实际调查,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整理和分类,分析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现状及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后对家乡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 医疗保险制度 家乡社会变迁 解决措施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云南省愈来愈多的少数民族逐渐摈弃了在家务农生活的观念,选择外出打工。我们在春节大量农民工返乡过年期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和鹤庆县两地回乡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672份,回收率为80%,被调查对象中63%属于少数民族,37%为汉族。调查内容包括,农民工总体规模、基本特征、流向分布、就业情况、外出收入和居住情况、权益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表明,2013年虽然云南省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数量进一步增加,本地农民工增速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的好形势,但是农民工外出过程中也产生和遇到一些问题。 1 农民工生存现状及家乡社会变迁分析 1.1 关于就业问题 关于就业,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严峻的一个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今天的农民工,尤其是已成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基本整体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中超过80%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国家统计局,2008),而且他们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城市融入意愿和生活质量追求(刘传江,2007)。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他们在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显示,目前中国农民工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另外,农民工的工作技能层次普遍偏低。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对他们的职业选择有相当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和鹤庆县两地的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就业还是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技术要求比较低的领域,这些领域基本是就业门坎较低、人员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6.3%,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8%(国家统计局,2009)。

从整体上来看,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目前的劳动竞争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种竞争力仍然集中于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其次,农民工在健康风险方面仍然是弱势群体。受自身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的限制,很多还是集中在苦、脏、累、险、差的工种中,这样的行业一般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但是他们很多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和医疗保健意识,往往在生病时出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就医,容易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

1.2 关于生活状况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1)农民工在外打工超过65%居住在简陋的集体宿舍,卫生间、洗澡间都是共用的,一个集体寝室居住的人数基本都不低于20人,由于公用资源比较有限,这给他们平时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2)超过72%都是集体就餐,而其中有超过50%的农民工对集体就餐伙食不满意,,由于工资又较低,所以外出租个小房间解决伙食等问题问题p1.3 关于参保意识问题

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的农民工人数有2.53亿人。[1]这些农民工再加上待业大学生和下岗工人,形成了较大的劳动力供方市场,使劳动力供大于求。在剩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让用人单位轻松地占据了在人员选择方面的主动权。

作为农民工,但很多农民工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关于农民工事件知之甚少。据有关数据显示,超过80%的农民工不知道刘汉黄持刀捅单位老板事件,超过60%的农民工不知道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足矣体现出社会上很多农民工在获取工伤维权信息的缺乏程度。再之农民工在工伤认知方面也极其缺乏,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报道获知,超过50%以上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工伤保险,60%以上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病,更不知道在工作过程中该怎么预防,而对于工伤赔偿的标准的认知就更少了,超过90%农民工不知道,86.5%的农民工不知道自己所在企业是否建立关于伤亡的赔偿制度。

大部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不仅体现在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上,而且在自我保护意识上也尤为突出,致使他们即便在高危环境下工作都缺乏积极主动加入医疗保险的理念,再一个受长期劳动供需失衡的影响,农民工在求职时基本不会与企业提出关于医疗保险的条件。而企业出于利益的考虑,很多时候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重视不够,不愿意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到20%的企业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即便在类似建筑这样的危险职业也是如此。更有甚者对于出现工伤事故百般拖延、拒绝支付农民工医疗救治等合法费用,使出事的农民工苦不堪言。正是有这么一些没有良知的企业漠视农民工生命,才致使发生诸如刘汉黄,张海超等恶性事件。

1.4 关于外出后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问题 受长时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大量农民工在给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廉价劳动力,把城市建设得愈来愈美好的时候,农民工家乡发展滞后的问题愈来愈凸显。调查发现,外出务工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是在当地村落而言文化素质比较高,事业心比较强,有远见的农民,这些农民大量外出,留在家乡大的部分是老、弱、小者,或是文化素质比较低,基本没有什么事业心,思想保守,得过且过的农民。长时间这样下去,致使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愈来愈滞后,城乡差距愈来愈大。而外出务工的这些人,有的留在了城市,有的即便回到家乡都会到县级或乡镇一级从事做生意、创业等工作,不会或是不愿回去继续从事务农的生活。对于现在很多农民工而言外出、赚钱、回乡、建房、再出来,已经不是他们外出打工的唯一选择。人生的路,在他们的脚下,越走越宽。[2]

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农村大量未婚女性外出务工几年后,大部分都在外结识男性伴侣,并直接在外结婚生子,这使得当地未结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出现愈来愈多的远超过适婚年龄的男性找不到异性伴侣,初步统计得知超过10%的年龄在30至45岁间的男性还没有找到对象,这些人将来生活实在令人堪忧。

1.5 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农民工外出务工,一是为了改善家庭环境,二是能够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但是在选择外出挣钱还是在家好好照顾和教育孩子对于很多农村家庭父母来说是矛盾的。

通过调查发现,超过45%的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有早熟的现象,而这些孩子虽在从事家务活方面变现很能干,但大部分小孩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父母长时间外出打工,只有爷爷奶奶或是外婆外公在家照料他们,由于老人精力有限,受教育低,思想比较陈旧,在孩子教育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再加上年龄在十七八岁及以下的小孩自制能力比较弱,观念不成熟,很容易在自己的人生道路形成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等。

2 解决农民工生存现状及家乡社会变迁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农民工就业稳定 受经济不景气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用工制度发生变化,用工缩减,这给一直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雪上加霜。因此,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帮扶的力度,农民工迁入地和迁出地政府要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库,两地加强协作和沟通,时时了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适当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补贴农民工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扩宽就业门路。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咨询处,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其次,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换代或是技术变革时,要在企业用工制度方面加大对农民工的帮助倾斜力度,比如加大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比重和关心、支持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等,实现农民工在就业中成长,在就业中受益。

2.2 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改善农民工社会现状的工作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城市务工和创业的农民没有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无法享受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要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打破户籍限制,吸纳具备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市民,让农民工真正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要从相关法律法规入手,依法维权,逐步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2.3 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让农民工享有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的农民工人数有2.53亿人。我们建议给农民工建立一个独立综合的医疗保险体系,为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建立一个独立的医疗保障体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模式。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模式的相关规定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处在一个盲区,他们没有居住在家乡,致使他们享受不到参保带来的实惠。

在综合医疗保险体系下,如果该农民工有相对固定的单位工作,那么其保险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缴纳,缴费金额为基数的12.5%,农民工自己则无需缴费;而如果参保人在外地施工企业工作,则缴费金额为基数的7.5%,农民工自己也同样不需要缴费。在灵活的就业人员医疗人员医疗保险模式下,一是可以保大病,即首要解决了农民工住院以及门诊大额医疗费用的保障问题;二是参保方式灵活,与用人单位建立明确劳动关系的人员,均可以按照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方法缴费参保,其他人员则必须以个人身份缴费参保。[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