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旧公园改造规划设计

旧公园改造规划设计

旧公园改造的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的功能与规划模式发生了变化,
如何协调城市公园与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已成为城市改造的一项
重要内容。

城市建设 city construction 前言城市公园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组成 部分。城市公园的功能
与规划模式发 生了变化,如何协调城市公园与现代 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已成 为
城市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 脉和文化内涵, 持续利用土地 资源和植被资源,运用更加精
确的环 境艺术语言去创造适合当代公园发展 的艺术景观和人文景观,改变公园景 观面貌。
2.1公园重塑背景 掘公园内现有自然资源,将滨海公园 改建为具有良好区位服务功能、
体现 时代风貌的开放性生态城市公园。 2.3规划设计对策 针对以上所述存在的问题,
我们 从功能、 造景两个主要方面入手, 提出 1 城市公园重塑的意义随着城市的发展,
公园与城市景 旧有公园一般四面封闭, 无法与 日渐提升的城市地位相协调。如滨 旧公园
改造的规划设计 ◎ 广东省番禺城市规划设计院 李丽娜 观的融合使公园的服务对象
由单一的 游客扩展为 “游人” 路人” “过客” 、 “ 和 , 公园性质也由传统的封闭
式逐渐向开 放式转变。 同时, 城市公园还具有调节 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维
系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效应。 传统的城市公园已不能适应现代 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于
城市公园的重 塑,在城市工业发展建设中有着十分 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公园正是传统城
市公园的典型代 表。 它曾是郊区农民自建的公园, 公 园占地面积约16.67hm左右,
其中水 面 7.33hm, 公园三面由居住区包围。 2.2确立总体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充分考虑设计 背景、 城市结构、 城市景观、 保护生态 等多方面因素, 兼顾环境、
社会、 经济 三个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提出滨海公园 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的总体目标是:优
化自然生态, 协调城市设计, “都 展现 解决措施。 2.3.1功能 2.3.1.1调
整功能分区 本次改建设计结合现状及功能需 求, 经过详细分析与严谨构思, 整合并 规
划若干功能节点,确立了“一轴” 、 “五区”的规划结构。 “一轴”指的是公园中心,
贯穿南 北的景观轴,它串连公园内几个主要 的景区, 既是公园重要的景观视廊, 又 是
园内主要的游览路线。 “五区”是指 公园内根据各地段不同的功能及景观 特色,划分形
成 5 个景观区。 2 城市公园重塑的对策城市公园重塑应根据城市地区文 市盆景” 为总
体思路 以改建生态园林 ; 为切入点,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挖 10 JSXX 0
7/2008 city construction 城市建设 景观效果差, 并使人与水面相隔离, 良 好
的自然条件没有充分利用。在公园 改造设计中, 充分考虑人的心理感受, 对沿湖驳岸进
行改造设计。一方面采 用软化处理的手法, 设计了沙滩驳岸、 水生植物驳岸、山石跌水
驳岸等生态 型驳岸, 创造与自然和谐的景观。 另一 方面,通过增加与驳岸联系的通道和
南入口景区:扩建原南大门, 设置 内、外广场,内广场以中心水池为主 景, 铺装、 花
坛相互穿插分割, 体现广 场的现代感, 是全园景观轴线的起景。 儿童游乐区:位于公园
东侧, 整合 原有儿童活动场地, 修缮、 改建儿童游 乐设施, 修整溪流驳岸, 游戏草
坪, 扩 大儿童活动空间, 突出空间的活泼性、 趣味性。 文娱活动区:湖中南岛, 位于
全园 中心, 四面临水。 岛上原有植被景观效 果较好, 适当梳理草坪, 修整密林, 新 建
游船码头, 修扩建原茶室—清心阁, 为游人提供品茶、 观画、 对弈等文化活 动场所。
该区为景观轴线上功能与景 观并重的中心景区。 游憩区:原湖中北岛, 为全园最高 点,
保留岛上原有景观,登顶部观海 楼, 可俯瞰全园, 岛上广植松柏, 松风 万壑, 心旷神
怡, 取名为 “听涛观海” 。 生态湿地区:位于公园北面, 为新 开发景区。 湖中新建
湿地小岛, 架设桥 墩的地面高于湖水常水位 2 0 c m ~ 30cm, 大部分陆地低
于常水位, 与其北 面改建的湿地半岛、南面的湿地驳岸 共同构成公园的湿地净水系统。
该区 以水面、 生态湿地、 木栈桥为主景, 是 全园景观轴线的对景。 2.3.1.2完
善交通系统 本次改建设计中结合公园现有道 路系统,分析游客行为、心理等因素, 规划
调整了出入口、 停车场位置、 道路 系统等。 园内强调交通路线的合理性, 在可行条件
下,将延伸的景观轴线作 为景观游览大道,对局部沿湖环道进 行改线和扩建, 连接各功
能景区, 扩大 亲水空间。增加各景区内部步行交通 路线, 丰富道路等级, 并在主要节
点空 间设置入口广场及游览广场。 2.3.1.3增设公共设施 滨海公园公共设施严重
缺乏,在 改造设计中新增座凳、果皮箱、电话 亭、 指示牌、 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并 结
合景点布置, 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同 时还规划设计了照明系统, 以庭院灯、 草坪灯为
主, 配以地灯、 射灯, 通过灯 光的立体布置形式,突出丰富的空间 层次和立体感, 展
现瑶海公园新颖、 独 特、阴影相错的美丽夜景。 2.3.2造景 2.3.2.1延长景
观轴线 滨海公园湖中原有两座小岛景观 效果好,与公园大门呼应形成景观轴 线, 但距离
较短, 南北交通也被湖水隔 断。 故利用新建木栈桥, 将北湖面新建 生态湿地型小岛与
新建湿地半岛相连 接,既延伸景观轴线,又南北交通贯 穿, 不仅丰富了湖岸景观, 也建
立了景 观廊道,取得了全园景观的完整性。 2.3.2.2岸线多样化, 增加亲水空间 公
园原有湖面约占一半的面积, 但目前公园驳岸为单一的垂直驳岸, 观景平台,增强了亲水
区域的可参与 性。 2.3.2.3增设景观节点 公园现有沿湖景观道缺乏景观节 点, 景
观效果不佳, 游人也无法驻足停 留。 在改建设计中, 根据规划道路网及 视线分析,每
隔一段距离设置景观节 点, 如入口广场、 清心文苑、 听涛观海、 白沙滩、 水上树池、
木栈桥、 湖心小筑、 林下广场等,使瑶海公园景观富于节 奏感,引导游人与居民在不断
的兴奋 中完成游园之旅。 2.3.2.4丰富植物景观 以 “生态” 为切入点展开, 遵
循统 一、 调和、 均衡和韵律的原则, 运用植 物的形体、 线条、 色彩、 质地进行植物
配置设计。全园以展示浓烈春秋两季 景色为主体, 规划调整为 “春色似锦” 、 “绿屏
留香”“橘红春暖”“松涛万 、 、 壑” 、 “芦花舒雪” 、 “枫林爱晚” 六大植 物
景区,各景区展现各具特色的植物 生态景观。 3 结语城市公园重塑应紧扣城市区域功
能和文化内涵,以维护公园生态环境 为目的,在保持公园内建筑风格的一 致性和景观特色
的延续性中,因地制 宜地开辟绿地, 美化环境, 注重公益性 和服务性,达到合理改造、
可持续发 展、协调城市景观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