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后处理: 8.口服稀化黏素300mg,3次/d。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后处理: 9.术后至少随访半年,遇有小息肉再生或 瘢痕形成,应及时处理。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并发症: 1.眼并发症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并发症:
(1)眶骨膜损伤:损伤眶板而眶筋膜完 整一般不会出现眶内并发症;若伴眶筋膜 损伤,有形成眼睑瘀斑、眶内血肿、眼球 突出、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眶周皮下气 肿、眶内感染并导致视神经炎引起视力障 碍甚致失明等的可能。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向后凹陷。如果 后筛窦没有病变,则不需要开放中鼻甲基 板。如果额窦和上颌窦有病变,此时可以 做额窦口扩大术和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3.如果后组筛窦有病变,应当咬开中鼻甲 基板,开放和清理后组筛窦。开放中鼻甲 基板的位置应尽可能靠内、靠下。用直筛 窦咬钳轻轻向后压中鼻甲基板, 见到中鼻甲基板后方有气房时,再逐步开 放后组筛窦(图9.4.17.1-10)。进入后 组筛窦后,手术者应改变内镜的角度。开 放筛漏斗时,0°内镜与
注意事项: 1.眶板附近凸出的滑车凹棘,易误认为筛 泡而损伤。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注意事项: 2.筛顶色黄,局麻下触之甚痛,是术野上 界。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注意事项: 3.勿损伤上颌窦前方骨质坚硬的鼻泪管, 处理鼻丘气房时不要穿入泪囊。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注意事项:
并发症:
(3)鼻泪管损伤产生泪溢:鼻泪管的骨 壁比较坚硬,为特征之一,向前扩大上颌 窦开口时慎勿损伤鼻泪管。开放鼻丘气房 时,注意不要损伤泪囊。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并发症: 2.颅内并发症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并发症:
(1)脑脊液鼻漏:筛顶的骨质与筛窦其 他部位相比,颜色淡黄。局麻手术时,筛 顶对疼痛敏感,是辨认筛顶的重要特征。 筛窦内多发性息肉或囊肿压迫筛板变得菲 薄、缺损,切除时甚易损伤筛板、硬脑膜 引起脑脊液漏。
注意事项: 保留。若后组筛窦 未受侵犯,应尽量不损伤。中鼻甲也应保 留。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注意事项: 5.术中如有出血,可用单、双极电凝止血。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注意事项: 6.术中切除组织应尽量用锐性,严禁撕、 掰组织和骨片,防止广泛撕脱黏膜和引起 脑脊液鼻漏。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切除钩突后,筛漏斗已经开放(钩突为筛 漏斗内壁),半月裂、筛漏斗均暴露于视 野内。中鼻道内可以见到呈半圆形隆起的 筛泡前壁(图9.4.17.1-8)。应用25°内 镜通常可以看到上颌窦自然开口。是否做 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或额窦切开术,应当 根据病变程度决定。 2.若CT证 实筛窦有病变,或筛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筛窦气房的菲薄骨隔附着,根据这一特 征,可以判断纸样板的位置。筛窦顶的颜 色与筛窦气房相比略呈淡黄色,对疼痛比 较敏感。筛前动脉横行在筛顶骨质形成的 骨管中,是筛窦顶的重要标志。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完 成前组筛窦切除术后,手术野内侧是中鼻 甲,外侧是纸样板,上壁为筛窦顶,后部 为中鼻甲基板。通常可以在内镜下辨认中 鼻甲基板的位置。但因解剖变异和病理病 变,有时识别中鼻甲基板有一定困难。中 鼻甲基板并不是光滑的骨板,后组筛窦气 房可以使中鼻甲基板向前膨隆,前组筛窦 气房也可以使中鼻甲基板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方 法二:用镰状刀或三角型双刃尖型刀,在 钩突前下方紧贴鼻腔外侧壁骨刺入,刀尖 有“落空感”,贯穿整个钩突进入半月裂 或筛漏斗中,随后由原切口由前向上延长 切口至鼻额裂,再将刀刃向下紧贴骨壁切 断钩突尾部(图9.4.17.1-6)。注意刀尖 应与眶内壁平行,以免损伤纸样板。用镰 状刀或小剥离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子将 钩突向内侧分离,用直筛窦咬钳夹住钩突 上部附着处,轻轻扭动,将钩突上部从鼻 腔外侧壁分离,用咬骨钳咬断前端联系, 再用筛窦咬钳夹住钩突后部,轻轻扭动, 将钩突完整切除(图9.4.17.1-7)。应注 意先向前切,若后端先游离,缺乏支持时, 再向前切则较困难。若尾部太厚,一刀未 透,须再
4. 筛漏斗过浅者,慎勿穿入眼眶,应仔细阅 片。内镜下先切除钩突,向上咬开筛泡, 向前咬除前筛窦骨壁,开放前组筛窦并稍 向上扩大达筛窦顶部,此为筛窦切除之上 界,注意勿损伤位于前中筛窦之间沿颅底 走行于骨管中的筛前动脉及筛板。同时咬 去筛突前上方小骨骼。暴露并妥善保护眶 板,周围边界黏膜尽量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前准备: 3.常规术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肝肾 功能、出凝血功能、心电图和胸片)。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前准备: 4.术前签字。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前准备: 5.术前1~3d用抗生素。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前准备: 6.术前1d剪鼻毛。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禁忌: 1.凝血机制异常。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禁忌: 2.全身状况差,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不 全。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前准备: 1.确定诊断和手术适应证,排除禁忌证。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前准备: 2.仔细阅片,确定手术方案。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术的基本原 则。所以主张尽量保留中鼻甲及筛窦内正 常黏膜将手术范围限于前组筛窦或窦口鼻 道区, 以疏导额窦及上颌窦的引流(图 9.4.17.1-1~9.4.17.1-3)。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适应证: 鼻内窥镜筛窦切除术适用于:
术后处理: 1.手术后酌情填塞中鼻道,填塞材料有膨 涨海绵、可吸收止血菱、明胶海绵和油纱 条。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后处理: 2.24~48h后取出填塞物。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后处理: 3.酌情应用抗生素。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后处理: 4.术后1~2d清理鼻腔1次。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硬腭 的角度为45°,到达中鼻甲基板前壁时, 0°内镜与硬腭的角度应在30°左右,到 达蝶窦前壁时,0°内镜与硬腭的角度在 15°~25°左右。手术中应适时 调整内镜的角度,以免造成颅底损伤(图 9.4.17.1-11)。应根据病变情况决定切 除后组筛窦气房的范围。此时应当注意, 气化良好的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适应证: 1.慢性复发性筛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适应证: 2.鼻息肉伴慢性筛窦炎。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适应证: 3.经筛窦鼻窦黏液囊肿减压引流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适应证: 4.局限性筛窦肿瘤。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鼻内窥镜下钩 突切除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 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概述:
筛窦切除的目的是开放所有的筛窦气房, 开放鼻额管,将所有息肉及息肉样变组织 及感染灶去除,使之与鼻腔相通。但应保 留尽可能多的黏膜,尤其是筛窦顶壁黏膜 必须保留,以使黏膜再生,恢复筛窦的通 气与引流。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并发症:
(2)视力障碍:气化良好的后组筛窦和 蝶窦外侧壁与视神经关系密切,处理后组 筛窦与蝶窦时易直接损伤视神经管隆起或 视神经所致。亦可因球后血肿、眼内压增 高,导致网膜血管闭塞和局部缺血出现视 力下降,甚至失明。此外也有局麻药物所 至的眼动脉痉挛导致失明。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切时,务使后端全 部切断,才能完整钳除。钩突可因炎症侵 蚀而缺少骨质感,或明显增生肥大,骨质 变硬。当钩突骨性增生肥大,且向外侧移 位时,切除钩突有一定难度,此时应当用 镰状刀或小剥离子充分分离钩突骨片,再 钳夹取出。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步骤:
泡过大,应切除筛泡,开放筛窦。用直筛 窦咬钳咬开筛泡前壁,进入筛窦气房,开 放筛泡时,尽可能靠近中鼻甲侧,于筛泡 内、下部咬开筛泡, 进入前组筛窦气房,以免不慎损伤纸样板。 根据病变情况,逐一开放、清理前组筛窦 气房(图9.4.17.1-9)。应用筛窦咬钳或 切削钻,将筛窦骨隔和病变 黏膜切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后处理: 5.取出鼻腔填塞物后用呋喃西林麻黄麻黄 碱滴鼻液滴鼻5~6次/d,共5~7d。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后处理: 6.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后处理: 7.术后酌情应用激素(全身或局部)。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前准备: 7.术前30min肌注止血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术前准备: 8.全麻按全麻常规。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切除钩突(筛漏斗切开)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方法一:用反咬钳钳叶从后向前插入钩突 内侧,向前钩住钩突体部(图9.4.17.14),依钩突大小分次咬除钩突体部,再 用不同角度的筛窦咬钳从钩突体的缺口向 前上和后分别咬除钩突头及尾部(图 9.4.17.1-5)。或用吸切器头分离钩突残 部。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钩突切除术
手术步骤:
变情况,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下列操 作:①扩大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②打 开后组筛窦后壁,进入蝶窦;③扩大额窦 开口。如系肿瘤则应切除中鼻甲,切除全 部筛房,刮除筛房内黏膜。必要时切除鼻 腔外侧壁、蝶窦前壁等周围组织,以求扩 大切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