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国能源构成以煤炭为主,消耗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6%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耗的增加,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燃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氮氧化物NOx会破坏臭氧层,从而改变紫外线到达地面的强度;臭氧层的变化还会引起气候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还是产生酸雨的重要来源,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广为人知,它使得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现代科学也已经证实人类许多疾病的产生也与空气中氮氧化物NOx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氮氧化物NOx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是目前继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后的又一重要研究课题,其中氮氧化物NOx的生成机理对氮氧化物NOx控制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发达国家对氮氧化物NOx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早,已有相应的控制技术在工业上得到应用。我国对大气污染特别是对氮氧化物NOx的研究开始的时间不长,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工业应用方面,我国才刚刚起步,因此高效的氮氧化物NOx控制技术以及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将对我国大气污染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NOx排放量目前已超过一千万吨,城市大气中NOx污染也十分严重,并存在着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危险。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中国NOX排放量将继续稳步增长。若不采取进一步的排放控制措施,到2020年,中国NOX排放总量将可能达到2363-2914万t,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NOX排放国。到2030年,火力发电贡献率将达45%左右,交通运输贡献率超过30%。 我国对NOx排放和污染的控制已开始提到议事日程,1995年修订的《大气法》中已明确提出“企业应当逐步对燃煤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的措施”,目前实施的“一控双达标”中也要求重点城市环境空气氮氧化物浓度2000年要达标。但目前均未对NOx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源达标排放提出要求,“一控双达标”对NOx是不配套的。因此,应制订并完善污染源排放NOx标准,制订排放NOx总量控制计划,加强控制技术的开发,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对策,以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因此了解国内外发电企业NOx排放情况及标准;认识排放NOx的机理;了解控制NOx的技术种类;熟悉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原理及工艺过程对于即将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学生而言是必要的。目录引言第一章 NOx控制技术概况1.我国NOx污染现状2.电厂NOx排放标准3.我国火电厂NOX的控制措施4.NOX形成机理与控制技术第二章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技术的原理1.原理及流程2.催化剂2.1催化反应原理2.2催化剂的种类4.还原剂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应用情况4.1三中还原剂的特性4.2安全性比较4.3经济性比较5.影响SCR脱硝效率的因素第三章 SCR烟气脱硝系统及设备1.SCR烟气脱硝系统布置方式2.SCR法烟气脱硝系统的组成2.1SCR反应器2.2烟道及导流装置3.液氨储存系统和供应系统3.1液氨蒸发槽3.2氨气缓冲槽4.氨、空气喷雾系统第四章 国电铜陵发电有限公司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1.工程概况2.SCR系统的设计2.1设计基础参数2.2脱硝工艺流程3.烟气脱硝系统及工艺特点3.1脱硝反应系统3.2液氨储存、制备、供应系统4.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小结第一章NOx控制技术概况1.我国NOx污染现状据项目“能源规划中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研究的初步估算,1990年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约为910万吨,其中近七成来自于煤炭的直接燃烧,目前我国NOx排放量已超过在1000多万吨。鉴于我国的能源消耗量今后将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NOx排放量也将持续增加。据有关研究的估算, 2000年和2010年,我国的NOx排放量分别达到1561万吨和2194万吨。由此可见,今后NOx排放量将十分巨大。如果不加强控制,NOx将对我国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NOx排放量的剧增使我国城市大气中的NOx污染程度加重。2.电厂NOx排放标准
我国1991年颁布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后历经1996年和2003年两次修订,1996年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新建1000t/h以上的锅炉规定了NOx的排放要求,对于其他锅炉的NOx排放没有要求。2003年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则按时段和燃料特性分别规定了燃煤、燃油锅炉的NOx排放限值,见表1.1 表1-1 火力发电锅炉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m3时段第1时段第2时段第3时段实施时间2005年1月1日2005年1月1日2005年1月1日燃煤锅炉Vdaf<10%15001300110010%≤Vdaf≤20%1100650650
Vdaf>20%450燃油锅炉650400200次烟煤2100.50615 烟煤2600.60738无烟煤2600.60738其他所有固体燃料2600.60738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第3时段的火电厂锅炉都需预留烟气脱除NOx装置空间,NOx排放标准限值与燃煤挥发分有关,挥发分小于10%时排放标准为1100mg/m3;挥发分介于10%—20%时排放标准为650mg/m3;挥发分大于20%时排放标准为450mg/m3。这一修订的标准坚持了低NOx燃烧控制的原则。如欧共体在1988年发布施行的大型燃烧装置排放导则对燃煤电厂NOx的控制,就是基于这一控制原则,其新建燃煤电厂NOx的排放标准一般为650mg/m3,如挥发分小于10%,则排放标准为1300mg/m3,与我国GBl3223—1996类同;1998年修订这一导则时,则对2000-01-01以后获得许可的非边远地区的电厂提出了烟气脱硝的要求,其新建燃煤电厂NOx的排放标准分别为400mg/m3 (50~100MW)、300mg/m3 (100~300MW)、200mg/m3 (大于300MW)。我国国家排放标准与美国、欧盟的排放标准类似,都是必须严格遵守的最低要求的标准,我国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的地方排放标准;美国州政府可以制定严于联邦政府的地方排放标准;欧盟各国可以制定严于欧盟的国家排放标准。3.我国火电厂NOX的控制措施 国际上控制NOx排放的措施可大致分为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两类。所谓政策手段,是指通过制定法律和空气质量标准等方法,要求采用“最佳可用技术”对污染源进行治理,以降低NOx排放量;而经济手段则是通过排污收费、征收污染税或能源税、发放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权交易等多种途径,刺激和鼓励削减NOx排放量。针对中国NOx排放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分布特征,参照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提出如下的中国NOx排放的综合控制对策建议。根据《大气法》的规定和要求,在NOx污染严重的部分地区进行NOx
区域总量排放控制、NOx排污收费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试点工作。建立
健全国家酸雨监测网,加强NOx污染排放源的在线监测。进一步加强城市NOx污染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完善城市和区域环境监测网络的能力。
从以上法规与标准可知,到目前为止,从国家层面上对燃煤电厂的
NOx控制主要是以低NOx燃烧为控制原则,同时积极制定NOx治理规划,开展烟气脱硝的试点工作。低NOx燃烧控制原则也是最佳技术路线控制原则,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初期对燃煤电厂NOx的控制,以及后期作为烟气脱硝的前置控制。4.NOx形成机理与控制技术
在燃烧过程中,产生NOx分为以下三类。在高温燃烧时,空气中的N2
和O2在燃烧中形成的NOx,称为热力性NOx。燃料中有机氮经过化学反应
而生成的NOx,称为燃料型NOx。在火焰边缘形成的快速性NOx。正在研究中的NOx污染控制技术有很多,从方法上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1)化学类:SNCR、SCR、直接分解法;(2)物理类:高压电子射线技术、低温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技术;以及(3)生物类:烟气微生物除硝等。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目前被广泛采纳的技术主要有两类:燃烧控制NOx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燃烧控制NOx技术通过优化燃烧来控制NOx的生成量,主要包括:低NOx燃烧器(LNB)、分级燃烧和再燃等技术。而烟气脱硝技术应用较多的主要是选择性脱NOx方法,当在选择性脱NOx方法中使用催化剂时,这种方法就被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方法(SCR)。相应的,如果没有使用催化剂,则将此方法称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方法(SNCR)。第2章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技术的原理1.原理及流程SCR技术是还原剂(NH3、尿素)在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而不是被O2所氧化,故称为“选择性”。主要反应如下:4NH3+4NO+O2→4N2+6H2O4NH3+2NO2+O2→6N2+6H2OSCR工艺的反应原理和典型工艺布置见图1、图2。
SCR系统包括催化剂反应室、氨储运系统、氨喷射系统及相关的测试控制系统。SCR工艺的核心装置是脱硝反应器,有水平和垂直气流两种布置方式,如图3所示。在燃煤锅炉中,烟气中的含尘量很高,一般采用垂直气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