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服务中心“互联网+政务服务”微信建设方案1

行政服务中心“互联网+政务服务”微信建设方案1

XX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平台建设方案二〇一六年三月XX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项目背景 (2)1、“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成必然趋势 (2)2、微信平台背景 (3)3、政务服务微信使用现状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建设价值 (3)(一)开阔传播渠道、传递权威声音 (4)(二)树立政府形象、扩大区域影响 (4)(三)解决诉求途径、提升服务质量 (4)三、功能建设 (4)栏目模块 (4)四、推广方式 (5)(一)手机微信关注 (6)(二)工作人员内部宣传 (6)(三)海报宣传 (6)(四)领导名片加印二维码 (6)(五)获得认证资格 (6)(六)窗口部门单位活动宣传 (6)五、服务项目及费用 (7)六、案例 ................................................................................................................................. 8-10七、总结 ............................................................................................................................... 11-12一、项目背景1.“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成必然趋势自从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已成为一个社会热词,对各行业、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互联网+政务服务”必将成为2016热词以及政府部门的改革重点。

行政服务中心是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综合性政务服务窗口,必然成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前沿阵地,也是提升政务服务的重要入口及突破口。

XX虽属全国的四线城市,但两届政府领导都十分重视“互联网+”,XX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已具备生长的土壤。

2.微信平台背景根据国家工信部数据统计,目前微信用户已超10亿,2016年一季度统计,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

微信已成为广泛渗透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大众沟通、交流、联络的新方式。

3、政务服务微信使用现状分析自2012年8月微信公共账号正式推出后,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政务微信的数量已超过6万个。

XX的各乡镇机关部门也没有落后,基本都设立微信政务公众号。

全国综合性服务中心已有2万余家,各省、市、区、县已有很多开通微信政务服务,政务微信渐成网络问政新平台。

政务微信:问政新平台二、项目建设价值政务微信将满足行政服务中心在政务公开、政民互动、民意调查、政务服务、政务办公等多方面的需求。

政务微信不仅可以利用其发布传播功能实现行政服务中心开阔信息传播渠道,加强政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能针对中心的业务痛点,通过技术开发实现预约、查询、公告、咨询等多重应用型功能,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型服务中心。

(一)开阔传播渠道、传递权威声音政府微信弥补了传统网站、电视、电台发布信息时在即时性和再传播上的不足。

微信网站不仅可通过手机实时接收,更可通过朋友圈分享进行多次再传播,具有大众媒体无可比拟的快速便捷性,使行政中心发布的信息在弹指之间传向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极大方便了广大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政务信息。

(二)树立政府形象、扩大区域影响政府微信通过其特有的裂变式传播特征将政府影响力通过多次再传播呈几何倍数扩大。

利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发布功能,将现实中的政务服务“搬”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上,在拉近和普通民众的距离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扩大政府社会影响力,成为党政机构进行形象展示、扩大政府影响力的新窗口。

(三)解决诉求途径、提升服务质量针对不同政务部门需求,政府微信网站可通过后期技术开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在线服务,将政府办事窗口“搬”到手机等手持终端上。

普通民众只需要通过一台手机,即可在移动中完成过去需要在多地多个职能部门才能过完成的政务处理任务,极大地提升了中心业务的服务质量。

三、功能建设政府微信网站主要涉及“服务汇”、“资讯汇”、“互动汇”三个导航栏。

前端页面主要通过点击三个导航栏包括“在线预约”、“办事查询”、“排队情况”、“要闻公告”、“TA们都在问”、“咨询电话”、“微官网”、“地图导航”、“办事指南”等共9个二级栏目。

后台主要为微信管理后台,微信公众平台管理。

程序是和服务器都是独立开发直接与服务器对接,并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有做信息加密,保障信息安全。

四、推广方式(一)手机微信关注手机支持微信的普通民众关注公众账号,并将公众账号推荐给自己的微信好友。

打开微信,在通讯录中“公众号”分类中找到“XX行政服务中心”,在查询到的结果中找到“XX行政服务中心”,点击“关注”;亦或用手机等手持终端直接扫描微信公众号“XX行政服务中心”的二维码,然后点击扫出来的结果点击“关注”,即可获取更多相关服务和资讯;(二)工作人员内部宣传政府工作人员通过自己QQ里面的QQ群将“XX行政服务中心”的微信公众二维码进行群发或者发给自己的QQ好友,并附言“扫描关注官方微信“XX行政服务中心”,即可获取更多所提供的服务与咨询等;(三)海报宣传在政府办事机构的顾客休息区和大厅内置放印有“XX行政服务中心”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的宣传海报;(四)领导名片加印二维码条件允许时,刻在行政服务中心领导的名片上添加“XX行政服务中心”的官方微信二维码;(五)媒体宣传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影音媒体插播关于政府“XX行政服务中心”官方微信的宣传;或在公开发行的报纸、广告、杂志和政务市各种项目宣传展架上均可添加“XX行政服务中心”的官方微信二维码标识进行宣传;(六)窗口部门单位活动宣传与各部门协调,在各部门举办的各项活动为切入点,将印制有“XX行政服务中心”微信网站二维码的名片、户外广告等宣传物品赠与活动参与者来扩展关注用户。

并与窗口所在局协商,让行政服务中心的二维码出现在他们的宣传资料上。

五、服务项目及费用根据客户功能要求制作难易程度价格暂定于人民币X万元。

后期功能如需变更或者增添,根据实际情况协商拟定价格。

平台代运营服务六、案例本方案中将例举上海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富阳市行政服务中心、路桥行政服务中心、象山县行政服务中心、武义县行政服务中心、衢州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微网站案例进行界面展示,以供参看。

“上海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界面展示“路桥区行政服务中心”界面展示“路桥区行政服务中心”界面展示“象山县行政服务中心”界面展示“武义县行政服务中心”界面展示“衢州行政服务中心”界面展示七、总结随着本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工作已涉及到城市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繁琐、点多面广。

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的功能和规模快速扩大,现有的城市管理手段已显得相对滞后,并开始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主要包括“管理粗放、职责不清、信息滞后、处置被动”等。

运用高科技手段、高效能方式管理城市,是未来城市管理的必然趋势。

微信网站的出现恰恰能够实现这种高效能方式来管理城市。

微信网站是适应现在移动客户端浏览市场对浏览体验与交互性能要求的新一代网站。

微信网站在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术,针对小尺寸用色,布局结构简洁,浏览器兼容性好,界面适于浏览;层次结构清晰,整站结构一目了然,网站易用性好;图片、文字内容更加简洁、适用,只做用户最需要的信息,网站可用性好;一键分享等便捷功能,及时满足用户需求;整站色调搭配更加精细,视觉效果更好;提供了最佳的移动网络内容管理平台;更好的为普通民众服务等因素,为普通民众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具有更好的交互性能,便捷的内容管理,树立政府形象。

政府微信网站的内容均来自于政府门户网站,并按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进行展现和整合,更容易被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是智慧政府的名片;政府微信网站可以随时查阅最新政府文件、办事指南、民生信息等,是随时、随身的个性化政务服务手册;政府微信网站中的民意直通功能可实现政府与老百姓进行互动交流,民众也可通过微信网站直接进行信息推送,起到很好的政策导向性的作用;通过多种推广方式,使其在更广的空间被传播、宣传和推广。

通过政府微信网站的建立,树立政府的形象,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帮助民众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与政府各部门的办事程序。

由于政府微信网站的访问不再是局限在电脑面前,而是日常闲散的时间也可得到利用,其使用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延伸。

因此,建设政府微信网站是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社会、信息引导”的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利于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增值,实现全社会共享;有利于带动信息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打造为民办事平台,更好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同时亦为实现政府机构各部门之间、党政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资讯互通以及政府对外办公自动化,为建设“电子政府”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