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高粱家族简介

红高粱家族简介

红高粱家族简介篇一:莫言个人简介莫言一、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二、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点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

他的小说都是很长的,除了在发表的。

”,“我感觉他写得太多了,他的书有现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

”他还曾亲自对莫言说:“你的小说太长了,你写得太多了。

”,莫言幽默地回答:“我知道,但是因为我非常会讲故事,只要开始了就讲不完。

”四、主要作品五、六、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七、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八、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8月20日,莫言小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

九、日本福冈“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2006年7月7日,日本福冈市政府宣布,把“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的大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审委员会将于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国发布此消息。

莫言是继巴金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国作家。

除巴金外,我国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导演侯孝贤、张艺谋,考古学家王仲殊曾荣获大奖,经济学家厉以宁、现代艺术家徐冰先后获得过该奖的学术研究奖和艺术·文化奖。

十、电影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莫言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获得过很多重要的奖项,比如:1987年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十一、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贺辞欣闻莫言先生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表示热烈祝贺!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十二、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希望中国作家继续勤奋笔耕,奉献更多精品力作,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篇二:莫言简介莫言简介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入选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5年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

莫言的作品:篇三:莫言小说简介莫言来自于农村,他根植于高密东北乡,他写他熟悉的事情!书籍信息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1987年5月第1版内容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发展史上,(1987)出现具有审美转型的深刻意义。

作者用“虚构叙事”取代“亲历在场”,用“酒色财气”颠覆“英雄崇拜”,用“灵魂救赎”挑战“旧梦新知”,并以强烈的艺术理性精神,宣告了**英雄传奇神话的历史终结。

书籍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88年第1版内容简介天堂县蒜薹全部滞销,数千蒜农忧心如焚,县府官员不闻不问,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数千蒜农冲击县府,酿成严重“蒜薹事件”。

莫言长篇小说力作以“蒜薹事件”为经,以高羊、高马、金菊、方四叔、方四婶的生活经历为纬,深刻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农民当时当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故事。

并剖析了农村文化的落后、思想的贫乏、生存的窘迫,以及导致“方四叔车轮下惨死”、“金菊上吊自杀”种种悲剧发生的原因。

小说的景物描写优美绚烂,散发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在一种逼真的然而却是荒诞迷离的景物描写中,一个个悲剧性的人物鲜活跃动起来,使读者在为小说人物命运扼腕的同时,又不禁为其优美动人的景物描写所感染。

书籍信息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1993年第1版内容简介中的官员之所以为官,不是因为他们才华高过他人,而是因为海量,并且食欲旺盛。

吃的影响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反腐小说,莫言在酒国中还通过酒国酿造学院勾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一斗不断寄给作家莫言的小说中,几乎将整个20世纪中国各种各样小说,从狂人日记到武侠小说,再到魔幻小说、先锋小说之类都戏仿了一遍。

书籍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年3月第1版内容简介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新作。

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人动魄的爱情。

书籍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1月第1版页数:540开本:16开内容简介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集中阐释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而另一个主人公即小说的叙述者,则在六道轮回中,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

小说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

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

全书从内涵到外延充满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艺术灵气。

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

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

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书籍信息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1月第1版开本:16开内容简介集结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等。

千言万语,何若莫言!莫言自谓“莫”言,笔下却是千言万语。

不论题材为何,他那滔滔不绝、丰富辗转的辞锋,总是他的注册商标。

这大约是小说家自嘲或自许的游戏了。

也因为这千言万语,又引来文学批评者千百附丽的声音。

谈论莫言的种种,从女性主义到国族论述,这几年还真造就不少会议及学位论文。

但学院里的众声嘈杂,莫言似乎一概“默”言以对,纸上文章提小说家的最后寄托的种种“说法”,必须建立在这层自知之明上。

书籍信息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7月第1版内容简介本书依然诉说着我父亲和我母亲的故事,时间切换到了九十年代初农村改革的大背景。

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了农村改革初期两种势力、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以及人性的裂变,在伦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惘。

通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讲述,既有孩子似的烂漫无知,又有极具时代特色和乡土特点的民间口语。

看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被莫言幽默逗得捧腹大笑。

书籍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1996年第1版内容简介是莫言早期创作的一座高峰,也是篇幅最为饱满的一部长篇力作。

小说从抗日战争一直写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以汪洋恣肆的笔触对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了描绘。

书中的母亲艰难孕育了上官金童和他的八个姐姐,众多儿女组成的庞大家族不可抗拒地被裹挟卷入了20世纪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进程。

小说通过描写家庭来反映中国社会的变迁,表现了莫言对于女性的同情和赞颂。

同时小说书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

本书获1996年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讴歌生命意义和伟大母性小说中通过母亲,含辛茹苦、艰难的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并且视上官金童为生命一般重要,其用意在于说明:人永远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生命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是第一本位的,“种”的繁衍生殖(即上官金童的重要与受宠)自然就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

生命的承传、沿袭是人类赖以永恒存在的源泉。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显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小说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揭示了:人不仅是历史的主体,也是美的主体、生命的承传、延续是当最受到礼赞的。

没有生命的宇宙和世界,无论美与丑、纯洁与肮脏、卑鄙与高尚,都不再具有意义。

书籍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2月第1版内容简介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

“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

“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

“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

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