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元凤、胡月《服装艺术设计》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服装设计创作要素(第6章 创造力与设计思维)【圣

刘元凤、胡月《服装艺术设计》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服装设计创作要素(第6章 创造力与设计思维)【圣

1 / 8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第6章 创造力与设计思维

6.1 复习笔记 一、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力 1.设计,其重要的成分是打破常规的创造性内容。 2.服装设计教学的关键,在于服装设计是一种思维创意活动,这并不是仅仅依靠传授知识、教会技能就能学会的。 3.知识和技能对于服装设计教学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它们是设计创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教材和教学要进入更高的层次,还在知识技能讲授的同时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 4.教育与社会相隔绝,会无可避免地导致闭门造车,扼杀个性、抑制创造性。在面对21世纪的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和树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观念。所以在服装设计的教学中,贯穿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设计思维与知识积累 服装设计重要的不是设计行为本身,而是设计思想,服装设计就是不断地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的开拓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这需要设计师深入文化层,对边缘学科、姐妹艺术都要能够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身边日常的事物也可以启发设计的灵感,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能间接地帮助我们取得生活经验和美的感受。 具体来说,构筑服装设计思维的知识积累包括: 1.学习服装史及设计理论 2 / 8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1)服装设计的构思阶段是在头脑中进行服装形式的选择。设计是一种创造,但不是

发明,设计必须借鉴前人。 (2)就服装设计来讲,必须学习的是服装史及设计理论,因为要想在设计中准确地把握现在的流行,就必须了解服装过去的变迁过程,了解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理论。 (3)对构成设计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和挑选,找出有利的因素,确定设计的切入点,就形成了设计构思。 (4)设计构思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创造新的设计思维点,而创造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设计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总结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升华,因其加入时代的新文化内涵,所以能被人们所接受。 2.了解服装流行趋势及其他信息 信息的导入与组织,大致可归纳为直接信息、间接信息和相关信息几个方面: (1)直接信息就是来自于现代传播手段和宣传媒介所展示的服装图片、服装表演、面料料样、流行色彩等视觉印象的直观感受。这类信息为最初的设计提供了款型依据、色彩组合、面料系列,也为设计主题的确定奠定了基本框架。 (2)间接信息来自于人们对生活时尚的关注与敏锐的观察和对多个时期流行服饰的分析,结合当前人们消费心理、生活装束、详细的市场调研而得到反馈信息,并由此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和判断。 (3)相关信息来自对民族服饰内涵的体验以及对相关艺术如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方面的感悟所产生的设计灵感。 3.把握设计效果表现能力 设计效果图强调把构思的服装款式,通过艺术的适当夸张,呈现出平面的着装效果、款式特点、标准色彩、面料组合以及基本的材料质感,使人们能直观地感受设计。 3 / 8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1)准确的表达

款型结构是在设计效果图的基础上对构成服装款式结构的具体表现,也是板型完善的依据,它包括款型正背面结构、省位变化、开刀部位、纽扣的排列关系、袋口位置等详细图解。款型结构的表现准确性是设计具体实施的重要依据,也是设计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整的表达 与整体着装相关的服饰配件表现是服装完整性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帽、领带、皮带、包、围巾、首饰等方面的配套设计,以及相关的结构细节、材料使用、加工手段的具体说明。设计中的局部、装饰效果需大样表现,并附详细说明,才能使构思效果得到完整体现。 4.了解服装制板及裁剪技术 服装设计效果图的实现,还要通过一定技巧的裁剪、制作工艺来具体操作。因此,设计师必须对服装裁剪方法和制作技术有所了解,否则许多纸面上设计的技巧、变化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5.对服装材料学知识的掌握 服装材料指的是构成服装整体的全部材料。按服装组成的结构层次,可分为面料、里料和辅料三大种类。从质地上分有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两大类。不同种类服装材料的材质性能、视觉效果、使用功能也不同。设计师需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表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美感。 (1)服装材料有粗细、厚薄、轻重之别,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视觉效果。在设计中,使用轻薄的材料不一定能造成轻快之感,相反使用厚重材料,经过技术加工也能达到轻快的目的,这在于对材料的使用和组合上的判断。 (2)材料的特性,一般指材料的特征和性能两个方面。 a.特征主要指能直观感受到的材料肌理、厚薄、轻重等方面。 b.性能主要指纤维含量、伸缩率、保暖透气性能以及后处理等方面。 4 / 8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这些特性,可以以目测、触摸等方式进行判断并加以表现,使材料特性丰富展现,为设

计服务。 (3)材料产生的形状和颜色也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色彩,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服装的第一印象,由色彩产生的花纹和花样,更能反映材料的外在效果。 6.对综合性人文主题的关注 服装设计思维的形成还来源于设计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程度。主题概念的确定和推出,使设计主题明确、产品指向性强,具有自身特点,并且设计思路清晰,有着继续延伸的发展空间。 (1)年代主题 就是针对历史上某个时期衣着服饰流行的时代背景,结合现代审美,进行有效的提炼和升华,引发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关注与回忆,满足现代人来自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2)地域主题 指在人们印象中较有影响和较有特色的带有浓厚地域的色彩和风土人情,带给人们在设计上的联想,从而推出的设计主题。 (3)季节主题 即设计师通过对所处地区产品设计的季节周期、温差变化等方面的掌握,对产品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在季节的各个黄金期做文章,突出设计创意,营造新的市场机遇。 (4)文化主题 主要来自于对文学作品、哲学观念、审美趣向、传统文化、现代思潮以及社会发展的广泛关注和领悟。

三、设计的社会性与创造力 5 / 8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1.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种社会性工作,是为社会、为大众服务的,与纯艺术作品相

比,具有明显社会性特征。这决定了设计师必须具备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2.设计的社会性特征并不排斥设计的创造性特点,设计作品既是为大众、为社会而设计,又是一种创造性、开创前所未有的设计。创造是人类生活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类理想的一种追求。 3.创造力是人的特权,是运用已存在的可利用材料,用无法预料的方式去加以改变。它与自发性、独创性等特性联系在一起的,与人的智力因素、动机因素、个性因素相关。 (1)智力因素包括个人的记忆、认识、评价能力和思维的整合和发散过程等; (2)动机因素包括了驱动力、献身事业的精神、智慧、对规律和理想的追求等; (3)个性因素中包括了独立性、自信、个性、个人气质、爱好等多方面。 4.设计的过程是创造力发挥、施展的过程,良好的创造力是设计师自我发展与成长的保证,也是设计师终身的追求。培养自身的创造力对于设计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设计师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培养创造力要从培养自己对于事物良好的感受性开始。 5.好的设计是“真、善、美”的统一。 (1)真,在设计上首先表现为设计功能、结构的合理性和目的性,它真实、朴实,对材料的合理使用,经济、节约、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和发挥材料本身的功能。 (2)善,是优良的同义词,是每一时代对“优良设计”的标准和原则。 (3)美,对于设计而言,真和善都是一种美,都是美的一种存在形态,真和善本身就是一种美。 6.服装设计必须同时兼顾设计的社会性与创造性。因为当代的服装设计既要让公众接受,又要体现鲜明的个性,还要融合科学原理,再加上设计师的构思、展示才能和绝技的细节,谁能把这一切以最简单的形式完成,谁才是真正的天才。” 6 / 8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6.2 课后习题详解 1.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应该具备哪几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试举例分析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作品中的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答:“面料大师”三宅一生的“一生褶”。 (服装作品中的创造性并不是天马行空,服装作为一种商品,有其社会性,必须融合科学原理,符合市场需求)

3.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是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呢,还是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二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实践能力 现代服装教育现状,设计类学生的课程主要偏重于其设计能力的培养,许多作品脱离实际,只是设计师自己灵感的抒发。服装作为一种商品,必须要迎合市场的需求,而不是只是闭门造车。 (2)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服装作为一种商品,首先要迎合市场的需求,所以这要求设计师必须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市场脉络,从市场反馈信息中对自己的作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服装并不仅仅是一件商品,还是艺术的产物,如今服装遮衣蔽体的功能已经淡化,人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