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式卷取机张力辊结构分析
张力辊的作用当带尾离开轧机时,张力辊用于保持卷取张力并在卷取开始时咬入带钢,迫使带钢头部向下弯曲,沿导板方向进入卷筒与助卷辊的缝隙,进行卷取。
张力辊由上下辊、上辊开闭装置、辊缝调节装置及张力辊传动装置等组成,如图5-13-4所示。
图5-13-4张力辊1-下张力辊;2-上张力辊;3-摆动辊架;4-千斤顶辊缝调整机构;5-机架;6-溜板;7-张力辊后上导板:-辊后下导板;9-汽缸。
张力辊的结构为改善咬入条件,一般上下辊直径之比为2,且上辊中心线要向出口方向偏移一段距离,便于带头下弯。
为便于散热并减轻重量,上辊采用空心焊接结构。
下辊在张辊力作用下承受很大压力,多采用实心锻钢辊。
辊面堆焊硬质合金可提高耐磨性。
上辊支撑在摆动辊架上,由汽缸控制其开闭。
汽缸的压力由张力辊必须的压紧力确定。
上辊压下后,上、下辊间需留一辊缝。
辊缝值的选择与带钢厚度和张力辊系统的刚度有关,一般比带厚小0.4mm左右。
为此张力辊需设辊缝调整装置,以限制摆动辊架的压下位置,实现辊缝调整,来提高卷取质量,同时辊缝调整装置也应能调整辊身的平行度。
常见的辊缝调整机构有螺旋千斤顶式和偏心轴式等。
张力辊传动包括集中传动和单独传动两种形式。
集中传动是由一台电机集体驱动上、下张力辊,传动分轴齿轮箱速比平常的略小于上、下张力辊辊径比,以适应带材向下弯曲的趋势。
这种传动方式要求上、下辊径保持确定的比值。
单独传动是由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上、下辊,用电气同步控制保持上、下辊速度匹配,因此对辊径比无严格要求。
在张力辊之前设置风动导尺为带钢导向,使带卷边缘整齐。
导尺开度由机械气动双重控制。
导向时机械定位,导尺开度略大于带宽。
卷取时导尺在气缸作用下导引带钢。
张力辊之后设置导板,构成张力辊与卷筒之间的通路。
张力辊抬升时导板封闭地下卷筒的入口,使带钢通向后一架卷取机。
在某些卷取机的张力辊后导板上设置事故剪切机。
当卷取出现故障时,切断带钢将其送往后面的卷取机。
当辊道速度较高时,辊子可以不通过减速装置而由电动机直接驱动。
此时,如果采用地脚固定式或法兰盘式电动机,一般通过万向联轴节、齿轮联轴节或弹性联轴节与辊子连接。
如果采用空心轴电动机,则将电动机直接装在悬臂轴上,通过键和螺栓固定。
这种电动机外壳上有凸耳,通过弹簧支撑在辊子轴承座的凸耳上,以防电动机外壳转动。
由于空心轴电动机悬臂地套在辊子轴上,对辊子轴及其轴承装置受力不利。
现场使用时,往往出现辊子轴变弯,一侧轴承座螺栓松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