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

论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

论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论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实施机构:狭义:纯行政性的的主管机关或具有准司法权的反垄断法主管机关广义:也承担了反垄断法的执行职能的法院反垄断法实施机制: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职权、反垄断法实施程序和反垄断法处理和制裁手段。

目标:维护自由竞争的秩序、提高社会经济的效率、保障消费者的福利、促进程序正义的实现司法中心立法模式:司法机构即法院承担着主要的反垄断法实施的任务,行政执法机构起辅助作用。

对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主要采取检察机关或私人提起诉讼的方式进行司法救济。

优点在于法院的独立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政治和其它利益因素的干扰,有效的落实竞争政策缺点就是缺乏实施效率和解决反垄断问题的专业性。

行政中心立法模式:行政机构承担着主要的反垄断法实施任务,处于核心地位。

这种行政机构往往属于政府内部的一个特殊部门,一般为专门的反垄断法实施机构,享有调查、__________ 诉及对反垄断法案件进行裁决的权力。

这种行政机构一般具有相当大的权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具有一定的准司法权,而法院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司法裁判者,在反垄断法的实施中,主要扮演司法审查的角色。

(德国的联邦卡特尔局、日本的公正交易委员会、英国的公平贸易局、法国的竞争委员会、乌克兰的反垄断委员会)主要优点在于它的高效率,缺点在于往往受制于政治和其它利益因素。

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1.1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现状其中机构设置可以描述为“双层次多机构”。

双层次是指反垄断委员会十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

多机构是指众多享有反垄断执法权的行政部门,就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也可以描述为“ 3+X ”模式,“3”是指工商总局、发改委、商务部,“ X ”则代表众多行业监管部门,如证监会、银监会、民航总局、铁道部等。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终于开始施行。

《反垄断法》规定了我国反垄断执行机构体系为“反垄断委员会”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双层框架模式。

在总则中明确规定设立反垄断委员会。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机构负责人和若干专家组成,主要负责领导、办调、组织反垄断工作,其议事方式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将反垄断执法机构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由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负责反垄断执法。

虽然—在反垄断法中明确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责及工作程序,然而对具体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并没有明确反垄断执法机构是由新设立的机构承担,那就仍由现有的某些机构承担,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反垄断执法机构如何与现实中的政府部门衔接。

在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商务部公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新“三定方案”,成立国家反垄断局。

至此,《反垄断法》的三个共同执法部门一一商务部(反垄断局)、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执法局)都完成了机构设置。

4.1.2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存在的问题①执法机构分散目前,发改委管理价格垄断,商务部控制合并、并购,工商总局监督不正当竞争,最晚成立的反垄断局,配合《反垄断法》的实施。

现有执法机构多元化容易产生很多的问题。

成本高而且效率低,易造成资源浪费。

三个部门联合执法,势必会在权利分工上出现一些冲突, 以及存在交叉执法现象;多头执法,职能交叉重叠。

举例:根据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公用事业滥用行为应由工商部门监督管理;按照现行《价格法》的规定,价格垄断行为应由发改委监督负责管理,如果公用企业凭借垄断地位,实施价格垄断的行为该由谁管呢?这就必然导致出现管辖权盲区的问题。

即使不存在管辖权的冲突,在实践中也很难操作,缺乏协调性。

②执法的法律依据存在冲突不同的法律规定不同的执法机构执法,这样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交叉执法及冲突。

如《价格法》规定价格主管部门查处价格垄断行为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价格垄断行为。

不同法律规定上的差异,给执法机构带来了一定的迷惑。

③执法权限不明经营者实施的垄断行为往往涉及多种方式,有时一个反垄断行为,没有一个执法机构负责,他们相互推卸责任,要么没有“胆子”去执法,要么没有既得“利益”也不执法;然而有时,对于一个反垄断行为,多个部门争抢着执法,出现“打架”现象。

④执法机构的独立性差在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改委及商务部主管部门都是政府的组成部分。

根据行政规划,它们分别受各级政府的直接领导,特别是行政垄断问题严重,而反行政垄断的任务不适合由承担了其他各种经济管理职能的现有机关完成。

因为“自己处理自己的案件,,难以使人信服”,因为自己反对自己,制约就等于没制约。

⑤执法机构专业性差这三家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都是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员,缺少经济学、法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专门素养,对事实的认定和处理的结果均缺乏权威性。

因为反垄断的对象往往是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企业,甚至是超级企业,其执法活动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这就要求执法人员不仅要具备法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企业管理、统计等方面的专长。

⑥执法机构权威性差:权威性是由专业性和独立性所决定。

完善我国反垄断实施机制的对策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反垄断实施机制立法模式首先,我国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因而中国更趋于接受同属大陆法系的以德国为代表的行政中心立法模式,中国的《反垄断法》这一实体法,也表明了这点。

其次,我国的司法系统并不发达,我国采取美国的司法中心模式将会面临层层困境。

最后,我国的宪法规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析当今世界上反垄断法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法实施机制,尤其是行政中心立法模式下的行政执法机构设立现状和发展趋向,独立的准司法机构。

强调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司法化。

①反垄断执法机构人员设置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人员应由国务院规定,人员数量应该为单数,这样是保证民主决策的顺利讲行,以及成员的任职资格和任免程序应有具体的规定。

所有组成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先,包括经济学家、法学家以及具有反垄断执法实践经验的人员;他们不能在政府机构和企业、企业协会中兼职、不得自营实业、不得担任咨询专家和股票家等,(相对对立性)。

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立还应注意精简和高效,只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精干部门。

②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由于我国对于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了分别立法的方式,暂时不会合并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仍由工商管理部门行使,反垄断法则由新设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执法。

具体来说:为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行政上应归属于国务院总理直接领导,就如审计机构独立于任何其它行政部门。

③反垄断执法机构权力设置1相关规章、命令制定修改权在反垄断法规定的范围内,反垄断执法机构应有权就具体实施反垄断法制定相关的规章,有权发布禁仝(禁止合并、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和指令(通常是向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废除或修正违反反垄断法的文件)。

对于这些权力的行使,反垄断执法机构和反垄断委员会相会合作、配合。

2)调查权反垄断执法机构最基本的权力是对市场竞争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调查、检查和监督,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具有明的或秘密的调查取证权。

反垄断执法机构有依法具有的调查权力包括:要求相关人员配合调查、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证明资料和查询、复制与反垄断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等。

3)行政处罚权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经过调查并确认市场主体构成违反反垄断法,可对违法主采取行政制裁措施,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等,能有效地阻止垄断违法行为。

4)审理权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审理权主要表现在: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并考虑到特定时期的国家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等情况对企业间合并、控股等方面的协议或者决定进行调查并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决定的权力,以及审查被控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是否构成法定豁免或例外的权力。

5)调解、裁决权行政调解、裁决权,可以理解为准司法权。

是反垄断执法机构通过类似于法院的程序对反垄断法所禁止的行为采取何种行政措施时加以裁决的权力,其调解、裁决非经依法改变或撤销,具有法律效力。

反垄断法实施机制中的法院在反垄断法的实施中,为了监督和制约执法机构的执法活动,司法机构有权对执法机构的裁决进行司法审查。

在反垄断法的实施方面,就我国现有的法院而言,存在一定的缺陷:缺少审理垄断案件的专门反垄断法法庭、法院的独立性不强和法院审理人员的专业性差。

①我国应设立相应级别的专门法庭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设立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机构。

我国应该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法院和省会城市的中级法院设立专门的反垄断法法庭。

可以根据反垄断案件涉及企业规模、数量及金额等,确定管辖。

②加强我国法院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现在中国的行政权力滥用,导致司法审查对权利救济是非常有限的。

因为现在的司法系统结构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政府,如人事和财务,在行政垄断案件诉讼中,被告的特殊身份使得法院要面临比其它案件更大的阻力和压力。

因此,法院需要真正的独立。

还应提高法官在反垄断法案件方面的专业能力,不断补充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进入各反垄断法法庭,以提高法院审理反垄断案件的质量。

③反垄断执法机构与法院的关系反垄断执法机构与法院之间相辅相成的。

反垄断执法机构与法院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监督、制约反垄断执法机构和法院是两个系统,行使着两种权力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被滥用,保障相对人的权利。

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垄断案件行使行政权时,为了防止其任意行使权力,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对其监督和制约,特别是对行政垄断案件,更需要监督和制约,反之亦然。

2)协作、合作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对法院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协作: 1)对法院提供正在办理案件的相关信息,2)在法院适用反垄断法律时提供观点,3)对法院提出案件处理参考意见等。

法院可以对反垄断执法机构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协作:1)提供案件的判决文书,2)对相关案件做出证据保全措施等。

正确处理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在我国很多行业:如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石油、银行等,这些行业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命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维护好这些行业,在大多数行业中都设立了行业监管机构,如电监会、铁道部、民航总局、银监会等。

然而不可避免的这些行业是滋生垄断的温床,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在管辖权上必然会存在交叉。

对于反垄断执法机构与监管机构的关系,由于我国的《反垄断法》并没有作出新的规定,那么监管机构仍具有反垄断执法权,这就排除了反垄断执法机构对被监管行业垄断案件的管辖,这不符合世界发达国家反垄断立法的发展趋势。

首先,监管机构通常缺少反垄断意识,就算意识到被监管行业已具有垄断行为,但监管机构与被监管行业往往具有相同的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有效的对其监管值得怀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