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II)卷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II)卷

第 1 页 共 10 页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苍茫 白内障 寥寥无几 顾明思义 B.脉搏 倒记时 披星戴月 以逸待劳 C.沉湎 亲和力 矫揉造作 针砭时弊 D.枯躁 捅娄子 膛目结舌 偃旗息鼓 2 .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进入初三,繁冗的作业有时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但如果你心无旁骛、孜孜不倦地学习,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化苦为乐,以气冲斗牛之势“披荆斩棘”,那么你一定能够乘长风,破巨浪,迎来美好绚烂的明天。

A.rǒng wù dǒu jí B.chén máo dòu jì C.chén máo dǒu cì D.rǒng wù dòu cí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有余。 B.《朗读者》受到中学生的广泛喜爱,靠的是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取得的。 C.为了杜绝中小学生吸毒事件的发生,桐梓县各中小学加强了禁毒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毒品危害的严重性。 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 2 页 共 10 页

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5 .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古诗文中,“采薇”一般比喻隐居不仕,“征蓬”常常比喻远行之人,“烽火”用来借指战事,“阴”往往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余年的史事,创立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格律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产生并盛行于唐代,当时称作近体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同,二、三联对仗,全诗通押一个韵。王维的《使至塞上》属于五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属于七律。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本学期我们学习过他写的散文诗《白杨礼赞》。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自动驾驶塑造未来 ①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o。此后,科技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初步探索和基础研究。作为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之一,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预测,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车都将会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推动人类交通革命的同时,也必将塑造城市的未来。

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2016年,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允许自动驾驶汽车2020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2017年,德国通过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法案,并于同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我国在2017年发布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无人驾驶公交的试运行测试,此后,上海、北京、重庆相继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根据相关研究,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③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我国正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美国曾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5个等级。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按照智能化程度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完全人类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6个标准等级。据此标准,当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几乎都在4级标准以下,且处于基本测试阶段。2017年,加利福尼亚常规公路测试公里数最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测试里程总数不超过40万公里,技术人员无干预的行驶里程也低于6000公里。此外,路测也仅限 第 3 页 共 10 页

于乘用车场景,并没有实现多个行业都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的全覆盖,距离真正意义上“完全自动驾驶”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④作为交通领城的又一次重大革命,自动驾驶将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一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2018年3月,接连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敲响了自动驾驶的安全警钟。同时,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实现大规模数据交互,一旦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很可能失去车辆控制权。二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主体问题。可以预见,与传统的以司机为中心的责任认定相比,自动驾驶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将会发生改变。随着汽车的控制权被逐渐交给计算机系统,汽车制造商相关产品供应商或者是乘用人,都有可能成为责任主体。三是自动驾驶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例如,在将要发生事故时,是拯救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一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然面临上述这类伦理性难题,这些技术伦理价值导向一经确立,将成为自动化规则被大规模植入到自动驾驶程序,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6 . 下面对“自动驾驶”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自动驾驶产业广受热捧,发展迅速,正推动人类交通革命,也将塑造城市未来。 B.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家为了抢占人工智能的竞争高地,正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研究。 C.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深圳、上海、北京、重庆已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颁发了测试牌照。

D.目前国际上的自动驾驶等级划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也在积极制定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标准。 7 . 下面对现在自动驾驶所面临复杂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动驾驶汽车通过网络与外界大规模数据交互应用,受网络黑客的影响存在安全问题。 B.汽车的控制权被交给计算机系统之后,自动驾驶所引发的责任主体存在难以界定的问题。 C.2018年3月连续发生的两起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表明自动驾驶程序存在不安全的问题。 D.在将要发生交通事故时,是拯救车上的乘客还是挽救路人的伦理问题。 8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列举通用汽车在纽约世博会展出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概念车的事例,引出下文人们对“自动驾驶”的思考。

B.我国多个城市相继在自动驾驶路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未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C.加利福尼亚自动驾驶厂商测试数据表明,当前的自动驾驶汽车还没有实现自动驾驶。 D.可以预见,自动驾驶发展所引发的事故责任主体的改变,将给汽车保险行业的保险业务带来重大变化。 第 4 页 共 10 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①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②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③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1 岁成长的是身体,10 岁成长的是知识,20 岁成长的是情感,50 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④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它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麦穗是饱满的,明天就躺进了打麦场。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要为躺进打麦场的麦穗和融进泥土的花蕊悲哀,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过程中,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

⑤你知道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它们,没有水,它们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用根去吸取土层里含的水。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对每一个成长者的心灵来说,蹲,从来就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不扎实地蹲,就会因快速地虚长而过早地浪费珍贵的契机和希望;不扎实地蹲,就会在烈日的炙烤和风雨的袭击中让娇弱的花朵黯然凋落。在形式上,蹲是一种挫折,本质上,它却是一种胜利的潜伏。它以一种外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⑥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要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失望,也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角度上不再年轻的人,这真是既有趣又荒唐。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奖赏。

⑦成长,让我们不再有意懈怠自己;成长,让我们在满脸皱纹时内心依然有葱茏的生机;成长,这是我们继续努力的一个坚强的理由;成长,这是我们能够弹跳的一块坚固的基石;成长,让我们热爱着头顶的每一颗星星;成长,让我们认真地耕种着脚下每一寸土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