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阅读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数字阅读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46。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年2月第22卷第2期 Chin J Med Libr Inf Sci,Vo1.22 No.2 February,2013 DOI:10.3969/j.issn.1671-3982.2013.02.013 

数字阅读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靳艳华 

・信息组织与信息服务・ 

[摘要]介绍了数字阅读的发展现状、内涵及特点,探讨了图书馆应对数字化阅读需求的对策,包括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 资源整合力度、建设移动图书馆、开展数字阅读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数字阅读;图书馆;数字资源;移动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2;R一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982(2013)02—0046—03 

Library service in digital reading era JIN Yan—hua (Library of Binzhou Medical College,Binzhou 256600,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digital reading were described,followed by a study on the measures for library to meet its needs,including strengthening digit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constructing mobile library,providing digital reading service and improving library service. [Key words]Digital reading;Library;Digital resources;Mobile library;Digital reading service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阅读已 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阅读起源于 掌上阅读机、手机等数字载体的出现,其网络信息 量大、覆盖面广、携带方便,为数字阅读提供了可 能。移动互联网技术成为数字阅读快速发展的强 大支撑和有力推手,数字阅读的趋势不可逆转。它 的出现为人们的阅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08年网络阅读首次 超过纸质图书阅读。2012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 究院“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 全国综合阅读率保持上升趋势,数字化阅读率呈快 速增长势头。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网络 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各 类数字化阅读较去年增幅均超过30%,其中网络在 线阅读的增长幅度最大,增幅达5.2%[1 2。迅速崛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图书馆,山东滨州256600 [作者简介]靳艳华(1966一),女,山东滨州人,硕士,副研究馆员,发 表论文20余篇。 起的数字化浪潮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在 这样的阅读趋势下,图书馆如何转变思路创新服 务、积极引导数字阅读、充分满足多元化的阅读需 求,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数字阅读的特点 数字阅读是由网络化、数字化带来的一种全新 的阅读形式,是一场阅读和阅读方式的变革,是活 字印刷术后的又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包括网络阅读 和移动阅读。网络阅读是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 为中介,以计算机传递的数字化信息为阅读对象, 通过人机交流获取读者所需的包括文本在内的多 媒体信息。移动阅读是指将图书、报纸、杂志等文 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运用先进的数字版权保护 技术(DRM),通过互联网及存储设备进行传播。用 户可在移动设备上通过阅读软件实现阅读和听书 等功能,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 J。 数字阅读具有以下4个特点。第一,信息资源 丰富。数字阅读的内容不仅有传统的文字、图片, 还包括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读者通过网络 就可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包括从文本、图像到声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年2月第22卷第2期 Chin J Med Libr Inf Sci,Vo1.22 No.2 February,2013 ・47・ 音、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而且数字化信 息的存储体积小、容量大、使用方便。 第二,突破时空限制。读者足不出户,可在任 何时间、地点,通过网络利用阅读终端(计算机、电 子阅读器、手机)检索、查询、获取和阅读信息,即使 多个读者同时对同一篇文章有需求也不冲突,他们 可同时下载、阅览。网络资源的共享使读者获取信 息更为便捷,网络资源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三,互动式阅读。由于数字阅读是一种超文 本的阅读,读者之间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变 得更加方便,读者可以随时通过聊天工具、电子邮 件、微博等与作者或其他读者即时交流。这种交流 不再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而是全国乃至全球读者 之间的交流,更利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 阅读兴趣。 第四,阅读趣味化。数字阅读的本质是使读者 的阅读更加便利,它改变的不只是阅读者的阅读方 式,还有阅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心情。数字文献内容 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文字表述的静态信息,又有图 像和声音传达的动态信息。这些信息声情并茂、色 彩斑斓,可激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2 图书馆应对数字化阅读的对策 2.1 建设面向数字阅读的馆藏资源 数字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数字阅读的基础。为 适应数字阅读的需求,图书馆首先要加大数字资源 建设的力度。数字资源包括引进资源、自建资源、 共建资源和网络资源。目前,科技力量雄厚的科研 单位、高校图书馆除了引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 术论文等数字资源外,还建立了适合各自馆藏的各 类数据库。多媒体资源库将成为未来数字图书馆 引进资源的重点。 其次是建设特色馆藏。图书馆应根据馆藏特 色和读者需求建立特色馆藏,为读者提供特色服 务,形成馆藏资源优势。如哈尔滨市图书馆建立的 “建国前报纸全文数据库”、“地方文献全文数据 库”、“馆藏图录数据库”、“萧红专题”等特色数据 库,读者登录该馆网站就可在线阅读 J。 第三是转变馆藏观念,把馆藏资源从“拥有”逐 步向“可获得”转变。面对海量的数字资源,任何一 个图书馆都无法也无需全部拥有,要充分利用数字 阅读的特点,通过网络共享、授权访问、包库、文献 传递等方式扩大馆藏资源;也可与北京方正阿帕比 技术有限公司、书生之家图书馆、超星图书馆、亚马 逊网上书店、盛大“云中书城”、“Google Books”、新 浪“读书”等合作,满足读者的数字阅读需求。 2.2加大数字资源整合力度 资源整合是当今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面对庞杂的数字资源以及读者需求的广泛性和复 杂性,图书馆应进一步加强与他馆资源和网络资源 的集成与共建共享,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跨库 检索和已有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数字 资源的整合。图书馆要构建一个基于Web环境的 文献信息服务平台,把各类分散的文献信息按一定 的方式组织起来,使多种数字资源实现无缝集成, 使读者可在多个网络数据库平台进行检索,克服不 同网络数据库因其检索界面、途径、文件阅读格式 等不同带给读者的诸多不便,实现多种数字资源的 联合查询,为读者提供高效率、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2.3 建立数字资源信息导航系统 网络数字资源浩如烟海,图书馆在提供数字资 源的同时,需为读者提供正确、科学的使用方法,指 导读者利用数字资源。提供网络导航,可以避免读 者在网上盲目浏览,从而节省时间,更便捷地获取 数字资源。在图书馆网络系统中,要建立自动化管 理和信息发布子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包括数字 信息的获取和制作、数字信息的存储和管理等)、网 上信息检索与数字文献查阅子系统、多媒体阅览及 视频点播子系统等。通过门户网站,建立统一检索 平台,将各种分散、异构的数字资源集成到一起,以 简单、统一的操作界面对外发布,读者可以毫无障 碍地通过检索平台进行数字资源检索、下载、阅读、 打印等。还可组织各种免费培训、讲座,让读者系 统了解馆藏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 ]。 

2.4加快移动图书馆建设 移动图书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兴 起的新型服务方式,是数字图书馆在移动设备上的 完美呈现,是国内外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 方向。其建设对促进数字阅读有强有力的推动作 用。移动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PDA 等),以无线接入方式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用 ・48・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年2月第22卷第2期 Chin J Med Libr Inf Sci,Vo1.22 No.2 February,2013 户对图书馆信息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图书馆馆舍和 有线局域网终端PC机,通过手中的便携数字阅读 设备,如手机、MP3、MP4、电子书、无线上网本等,便 可自由访问图书馆系统。图书馆应建设兼容各种 平台及各类终端的接入与访问服务网络,包括馆外 VPN接人、馆内及周边wi—Fi接入、手机等终端接 入,提供无处无时不在的网络接人和网络服务 J。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包括纸质文献以及各类数 字资源、网络资源、音频和视频资料等,不仅可以为 读者提供信息定制、短信通知、馆藏查询、借阅预约 等基础服务,还为读者提供移动阅读、数字文献下 载、视频点播、移动博客等新型服务。 2.5开展数字阅读服务 数字阅读服务分为阅读引导、阅读提供、阅读 互动3个方面。其中,阅读提供是核心,阅读引导和 互动是支撑 。 开展数字阅读服务首先要进行阅读引导,即深 层次、多角度地组织和揭示馆藏内容,让读者轻松 查找所需文献。美国国会图书馆堪称馆藏揭示的 典范,其网站首页的设计和布局突出了引导功能。 它将读者类型划分为儿童、家庭、教师、图书馆员、 研究者、出版者等,每位读者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 资源人口。另外,以专题或小栏目形式向读者推荐 阅读。推荐方式多种多样,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 频和视频等,力求使读者阅读更深层次的内容。 阅读提供是数字阅读服务的核心。图书馆可 提供多种阅读方式,如在线阅读、资源下载、数字阅 读器外借服务等。数字阅读器如一个小型数字图 书馆,它造型纤薄、存储量大、使用方便,读者利用 数字阅读器可随时随地阅读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但目前数字阅读器价格较高,许多读者无力购买或 不愿购买,因此图书馆可批量购进数字阅读器供读 者使用。2008年国家图书馆开始提供数字阅读器 借阅服务。上海图书馆2009年推出数字阅读器外 借服务,允许读者将数字阅读器借回家中。上海图 书馆数字阅读器外借服务(有360台数字阅读器, 阅读器外借供不应求)的推出,有效提高了数字文 献的利用率,让更多读者体验到了数字阅读的快 乐,解决了弱势群体数字阅读的需求,是一种新型 的阅读推广模式 ]。 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读者参与是推动数字 阅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读者的支持和 参与,图书馆的数字阅读就失去了活力。图书馆可 采取组织读者沙龙,邀请读者撰写书评,创建读者 论坛等方式,调动读者参与数字阅读的积极性。开 设专家、名人讲座便于读者之间交流,并领略文化 的魅力,体会阅读的乐趣。读者还可通过微博自由 发帖、荐书、评书,无拘无束地与图书馆交流,形成 读者群。这个群体具有相似的知识结构和阅读习 惯,他们的集中能带动阅读文化的形成,促进社会 的文明与进步。如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浙江 图书馆的“假日讲座”、山西图书馆的“文渊讲坛”、 广东省立图书馆的“岭南大讲堂”等。 3结语 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在方式、特征和规 模上都呈现出巨大的不同,发展趋势锐不可当,更 多更好的数字阅读模式将会不断呈现。能否做好 数字阅读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将决定图书馆的 未来。作为图书馆人,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抓住 机遇,发挥图书馆独特的资源优势,开拓进取,创新 服务,迎接时代的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