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珠海市“三高一特”重点民营企业培育目录序号企业名称所在区(一)高端制造业1 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金湾区2 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斗门区3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4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5 珠海方正科技高密电子有限公司斗门区6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7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8 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金湾区9 珠海华宇金属有限公司金湾区10 珠海市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11 珠海经济特区金品电器有限公司金湾区12 珠海威丝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13 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高新区14 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金湾区15 珠海双喜电器有限公司高新区16 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斗门区17 珠海东之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香洲区18 珠海市讯达科技有限公司高栏港区19 珠海元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20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21 珠海普乐美厨卫有限公司高栏港区22 广东天章信息纸品有限公司金湾区23 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香洲区24 珠海市鹏辉电池有限公司斗门区25 珠海拾比佰彩图板股份有限公司金湾区26 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香洲区27 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金湾区28 珠海嵘泰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金湾区29 珠海美利信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高新区30 珠海黎明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金湾区31 珠海康晋电气有限公司香洲区32 珠海中广视讯线缆技术有限公司金湾区33 珠海珈玛灯具制造有限公司斗门区34 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斗门区35 珠海宇讯同轴电缆有限公司香洲区36 珠海迈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金湾区37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香洲区(二)高新技术产业38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3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区40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41 珠海金山软件有限公司香洲区42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43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金湾区44 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金湾区45 广东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46 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47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48 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49 珠海亿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金湾区50 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51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52 珠海安联锐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53 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54 珠海拓普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55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香洲区56 广东佳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高新区57 珠海银邮光电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58 珠海赞同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区59 珠海金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金湾区60 珠海安生凤凰制药有限公司香洲区61 珠海保税区天然宝杰数码科技材料有限公司保税区62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香洲区63 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高新区64 珠海市智迪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区65 珠海博康药业有限公司金湾区66 珠海市斯玛特科技有限公司金湾区67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香洲区68 珠海博威电气有限公司高新区69 珠海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70 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金湾区71 珠海泰坦软件系统有限公司香洲区72 珠海市长陆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金湾区73 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金湾区74 珠海爱迪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斗门区75 珠海国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金湾区76 珠海市鸿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高新区77 珠海伟诚科技有限公司香洲区78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三)高端服务业79 珠海壹拾贰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香洲区80 珠海金山网络游戏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区81 珠海多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新区82 珠海网易达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香洲区83 珠海市嘉兆实业有限公司香洲区84 珠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洲区85 珠海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香洲区86 珠海市斗门区世荣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斗门区87 珠海建轩服装有限公司高新区88 广东爱婴岛儿童百货有限公司香洲区89 珠海世邦城市商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洲区90 珠海再生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香洲区91 广东腾晖信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新区92 珠海博佳冷源设备有限公司高新区93 珠海市德邦物流有限公司高新区94 珠海百安物流有限公司香洲区(四)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95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高栏港区96 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高栏港区97 珠海太阳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高栏港区98 广东江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高栏港区99 珠海海重钢管有限公司高栏港区100 广东乡意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香洲区101 珠海市金果达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高新区102 珠海市之山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斗门区103 珠海市斗门区海源水产贸易有限公司斗门区104 珠海市绿阳菌业有限公司斗门区附件2:珠海市“三高一特”重点民营企业培育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珠字…2012‟10号)和市委七届三次全会会议精神,着力做好珠海市“三高一特”重点民营企业的培育工作,推动珠海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蓝色珠海、科学崛起”为发展战略,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资本是第一推动力”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着力推动珠海市“三高一特”重点民营企业培育工作,发挥重点企业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我市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优化我市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壮大我市民营经济总量,为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13年底,全市“三高一特”重点民营企业培育工作有效推进,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三高一特”民营企业达到70家以上,超10亿元的“三高一特”民营企业达到10家以上。
“三高一特”重点培育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扶持措施(一)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积极贯彻落实《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用好新增1亿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培育企业发展。
安排5000万元珠海市扶优扶强贴息资金专项用于重点培育企业的贷款贴息。
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科技创新专项、技改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节能降耗专项和外贸发展专项以及各区、各部门的财政扶持资金优先支持重点培育企业,并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省财政资金项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重点培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辅导企业办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并按一定比例对研发费用给予补助。
以创建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为抓手,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重点培育企业集聚,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鼓励、支持重点培育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帮助企业掌握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化战略,落实专利和标准的补助政策,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和应用。
(三)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咨询和培训等活动,引导重点培育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与国内外知名学府合作举办企业高管人员研修班。
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和质量强市工作,着力在重点培育企业推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应用,实施效果好的可推荐申报“市长质量奖”。
提高重点培育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对采用规定的信息化软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四)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鼓励和引导重点培育企业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与建立企业的自主品牌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辅导重点培育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发挥市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联席会议协调作用,帮助解决企业申报名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落实名牌奖励政策,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重点培育企业奖励30万元,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的重点培育企业奖励10万元。
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的品牌商标保护,严打侵权仿冒行为。
(五)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鼓励重点培育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积极组织重点培育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小企业国际推广博览、珠海市名优特产品展销会等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寻找国际国内合作商机。
发挥“走出去”专项资金作用,推动重点培育企业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到新兴市场国家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实现原产地多元化,打造本土跨国公司。
鼓励重点培育企业全面开展电子商务,把传统销售与网络销售结合起来,线上线下一体化建立营销渠道,对使用政府规定的电子商务平台给予支持,对列入省广货网上行“十家平台”、“百家商城”和“千家网店”的企业给予奖励。
(六)鼓励企业设立总部。
对符合条件并经认定为总部经济的重点培育企业,按照《珠海市鼓励引进总部企业的实施意见》在财政资助、规划与用地、政府服务等多个方面给予扶持。
设立总部企业落户奖,经认定的综合型总部对每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职能型总部对单个企业的最高奖励不超过300万元。
充分利用国家赋予横琴的优惠政策发展总部经济,着力把横琴新区打造成为发展总部经济的先导区和集聚区,鼓励重点培育企业利用“总部在横琴、产业在园区”的创新模式发展总部经济,共享横琴开发的机遇和成果。
(七)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落实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发展创业风险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促进重点培育企业与产业资本对接。
大力扶持重点培育企业上市,不断更新上市企业培育目录,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一企一策”灵活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提高上市企业补助标准,最高可获得300万元的补助。
对重点培育企业上市募集资金的80%投向本市“三高一特”产业项目的,从产生税收年度起,两年内按其对地方新增直接经济贡献的50%,由属地财政予以奖励。
(八)优先保障发展用地。
加快完成“三清”(清土地、清项目、清政策)工作,加强闲置土地查处力度。
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培育企业的用地规模、投资方向、用地选址意向等信息,制定我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出让方案时,科学合理安排用地,切实解决重点培育企业投资项目的发展用地,并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地价优惠。
(九)着力解决人才引进难题。
全面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人才政策,健全完善高端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引进机制。
支持重点培育企业借助国际引智平台和广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