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1 页 承德市平泉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书写 (共1题;共7分) 1. (7分)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曹刿(________) 又何间焉(________) 未孚(________) 夫战(________) 玉帛(________) 旗靡(________) 登轼(________) 二、 默写 (共1题;共7分) 2. (7分) (2017八上·潜江月考) 补写句子 (1) 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 风声一何盛,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 柴门何萧条,________。(曹植《梁甫行》) (4) 庭中有奇树,________。(《庭中有奇树》) (5) 《〈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5分) 3. (15分) 名著练习。 (1) “有时候我躺在地上,让他们五六个人在我的手上跳舞”,这句话节选自 (国) (作家)的作品《 》。句中的“我”是 (人物名)。 (2)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这一故事情节。 (3) 《朝花夕拾》中的“父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对这一人物形象加以评价。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0分) 4. (10分) (2019七上·北仑期末) 综合性活动 在举国上下“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活动中,北仑区黄河中学七(5)班积极开展了“尚阅读,扬正气”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活动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学习组找到了以下一则资料,你从表格中读到了什么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黄河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调查内容和年份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不喜欢阅读 38% 27% 13%
喜欢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4% 28% 30% 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7% 第 2 页 共 11 页
(2) 活动二: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经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________ (3) 活动三: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玲玲同学的感想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她修改一下,把修改后的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①为贯彻“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活动计划,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阅读活动。②通过本次活动,使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③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④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修改第________句:________ 修改第________句:_______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7八上·崇明月考) 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 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与理由。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 6. (12分) (2019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阅读画线诗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2) 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漂泊羁旅之情暗藏于字里行间。 B . 第二联“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清人王夫之盛赞此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的大景。 C . 第三联写得绝妙。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陶醉于江南的美景当中,忘记了正确的时间。 D . 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 第 3 页 共 11 页
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 (3) “青山”“绿水”常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请你再写出一句含有“山”或“水”字的诗句。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①盍:何不。②迨:等到。③炯:明显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王生益愠/人不知而不愠 B . 王生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 莫逾自厌/学而不厌 D . 李生故寻王生/温故而知新 (2) 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 (3) 从全文看,李生要告诉王生什么道理?请简要回答。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2分) 8. (27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6题。 老人与海(节选)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黄源深 译 ①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鲨鱼上来得那么快,毫无预兆地划破蓝色的海水,出现在太阳底下。随后,它又回到水里,捕捉到血腥味,开始顺着小船和鱼的航道游来。 ②有时候,鲨鱼会找不到气味,但又会重新捕捉到它,也许不过是蛛丝马迹,鲨鱼却会游得很快,紧追上去。这是一条很大的灰鲭鲨,生来游得跟海里最快的鱼一样快。除了鱼嘴,浑身都很漂亮。它的背像箭鱼的背那么蓝,肚皮为银色,鱼皮光滑漂亮。它的体态像箭鱼,就是那张大嘴不一样。这时它嘴巴紧闭,贴着水面游得很快,高高的背鳍刀子一般在水里穿行,毫不抖动。在紧闭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向内倾斜。这不是大多数鲨鱼常见的金字塔形牙齿,样子倒像卷成爪子模样的人的手指。它的牙齿跟老人的手指差不多长,两侧有着像剃刀般锋利的刀口。这种鱼生来就是捕食海里所有鱼的,速度那么快,体格那么强壮,又是全副武装,所以没有其他敌人。现在,它闻到了 第 4 页 共 11 页
新鲜的血腥味,便开始加速,蓝色的背鳍划破了海水。 ③老人看着鲨鱼过来,知道它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鲨鱼靠近,一面准备好鱼叉,把绳子系紧了。可是绳子太短,缺了一截,就是割下来捆鱼的那一截。 ④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好景不长,他想。瞧着鲨鱼逼近,他看了看那条大鱼。也许这只是一场梦,他想。我不可能阻止它攻击我,但也许我能逮住它。登土鲨(原文为西班牙语,此处为音译,用于称呼灰鲭鲨),他想。叫你妈倒霉。 ⑤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一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的声音,他把鱼叉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的交点上。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出全身力气,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⑥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圈绳索。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老人瞧着它。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⑦“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全部的绳索,他想。现在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⑧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⑨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天主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⑩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⑪“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不过我还是很难过,我竟宰了这条鱼,他想。 海明威创作漫谈 海明威是20世纪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他常常与写作爱好者谈创作。下面是他与年轻朋友的部分谈话内容。 问:你说好的创作与坏的创作有区别,是什么意思? 海明威:好的创作是真正的创作。如果某人创造一篇故事,忠实于他所了解的生活的知识,而且写得有意思,那么,他创造的东西会是真实的。《老人与海》讲的就是我的朋友老渔民富恩特斯的故事。如果作者不知道人们怎么思想、怎么行动,他运气好也许会解救他于一时,或者他可以幻想。但如果老是写他不了解的东西,他会发现自己在说假话。他说了几次假话之后,无法再诚实地写作了。 问:同样是真实,创作同报道有什么区别呢? 海明威:报道的东西虽然及时,但叙述没有味道,过时了,就忘记了。创作不是描述,还要想象,真实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