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化学物理活化法
化学物理活化法是将物理活化法与化学活化法结合起来,发 挥各自的优势,生产出孔隙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优异的活 性炭。化学物理活化法是对物理活化法的进一步改进,经 过化学试剂浸渍能够有效提高反应速度,同时也会对孔隙 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该法一般是先将含碳原料通过化学 试剂浸渍,然后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物理活化。
欢迎批评指正
H3PO4活化
H3PO4的活化机理与ZnCl2类似,促进热解反应,降低活 化温度,H3PO4充斥在原料内部,占据一定的位置,在炭 化时H3PO4起骨架作用,能给新生炭提供一个骨架,让炭 沉积在骨架上;同时H3PO4阻碍了高温下物料的收缩,降 低了焦油的产生,经过洗涤去除反应后的得到的磷酸盐, 便得到具有丰富孔隙的活性炭。
活性炭的基本特征
2、表面化学性质 受到原料和制备工艺的影响,活性炭中除了石墨微晶平面层边缘的碳 原子外,在微晶平面层上还存在着许多不成对电子的缺陷位,这些缺 陷位和碳原子共同构成了活性炭表面的活性位,活性位吸附其他元素 (如:O、H、N和S等)生成稳定的表面络合物,形成局部表面化学官 能团结构。
羧基
ZnCl2活化剂
一般认为其活化机理是,在热解过程中ZnCl2起脱水作 用,并抑制焦油产生,促进热解,同时在碳化过程中进行 芳构化反应,从而形成丰富的孔隙结构。但因ZnCl2具有 毒性,在高温下易挥发,对环境以及人们的健康均会造成 严重的危害,并且ZnCl2价格较高,不易回收,该方法在 国外很多国家已经被禁止。
加热方式
加热方式
传统加热方式 从高温物体向 低温物体进行 传递能量
微波加热方式
极性分子随电 场作高频振动 , 分子间摩擦 使物料迅速发 热
加热原理
传统加热
微波加热
微波解热优点
耗时 耗能 收率低
缩短反应时间
微波加热
节能 提高收率
时间、频率
影响活性炭性能的因素
活化温度 B
活化剂
A
活性炭
C
活化时间
KOH活化
KOH活化机理较为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一 般认为KOH活化时,一方面通过KOH与C反应生成K2CO3 从而侵蚀造孔;另一方面K2CO3、K2O和C反应生成金属 钾,当活化温度超过钾沸点(762℃)时,钾蒸气会扩散 进入碳层影响孔结构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K2CO3分解产 生的K2O和CO2也对孔隙的发展提够帮助,在KOH 活化过 程中,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4KOH + C—— K2CO3 + K2O + 3H2 K2O + C ——2K + CO K2CO3 + 2C—— 2K + 3CO
酸酐
内脂型羧基
酚羟基
羰基醚基酰ຫໍສະໝຸດ 基二酰胺基类吡啶基
类吡咯基
酰亚胺基
三、活性炭的制备
活性炭制备基本路线图
活性炭的制备
1、原料
活性炭是将一些含碳物质进行碳化活化处理而制得,一般来 说,制备活性炭的原料主要有石油焦、煤炭、生物质以及 塑料类等。使用的原料不同,活性炭的制备工艺、产品的 吸附性能、催化性能以及价格也不尽相同。
C + CO2 ——2CO
由于物理活化法没有引入化学活化剂,所以该法对环境的污染小,但 是这两个反应均是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具有反应时间较长,设备要求 较高,产品得率较低,均匀性不好,吸附性能较差等缺点。
化学活化法
化学活化法是活性炭制备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分为一 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是将原料与活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 均匀混合,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加热,碳化与活化同 时进行的方法;两步法是在一定温度下将原料在惰性气体 中碳化,然后活化剂与炭化料共混,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活 化处理。目前,采用的活化剂主要有H3PO4、ZnCl2、 KOH、NaOH等。
活性炭的制备
2、活化方法
(1)物理活化方法 (2)化学活化方法 (3)化学物理活化法
物理活化
物理活化法也称气体活化法,一般采用水蒸气、CO2、空气等含氧 气体或者混合气体作为活化剂,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化料接触或者两种 活化剂交替进行活化,从而生产出比表面积巨大,孔隙丰富的活性炭 产品。 气体活化的过程是用活化气体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侵蚀炭化物 的表面,与此同时除去焦油类物质以及未炭化的物质,使炭化料的微 细孔隙结构发达的过程。通过气体活化,会使炭化料原来的闭塞孔被 打开,原有的孔隙扩大并形成新的孔隙,一般会发生以下反应: C+H2O——H2+CO
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报告内容
1 2
3 4
活性炭的发展 活性炭的基本特征 活性炭的制备
活性炭的表征 活性炭的应用
活性炭的改性
5
6
活性炭的发展
古代
工业革命
20世纪末
20世纪初
活性炭的基本特征
1、物理特征:活性炭是由已石墨化的微晶和未石墨化的非晶炭质构成的 基本炭质,因此活性炭被认为属于微晶类的碳系,炭微晶与非晶炭质相 互连接构成了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由于活性炭微晶的排列是无规则的、 紊乱的,各微晶之间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孔隙,这些孔隙有狭缝型、 楔子型和笼子型等。因此微晶的形状、大小与聚集的程度与活性炭的比 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密切相关。
原料本身
E
D
活化方式
四、活性炭表征
BET
FT-IR
XRD
SEM
五、活性炭的应用
1、吸附 气相吸附、液相吸附 2、载体 电子的缺陷位,这些缺陷位和碳原子共同构成了活性炭表 面的活性位 3、储能装置 活性炭因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稳定的化学性 能
六、活性炭改性技术
活性炭表面物理结构改性指的是活性炭在制备过程中通 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来增加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调 整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及分布,使其孔结构发生改变,从而 改变其吸附性能。 活性炭表面物理结构改性指的是活性炭在制备过程中通 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来增加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积、调 整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及分布,使其孔结构发生改变,从而 改变其吸附性能。 活性炭的改性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氧化改性、还原改性 、金属负载改性、微波改性和电化学改性等,从而达到更 好的改性效果。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吸附质的性质有目 的性地选择较为合适的改性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