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炎合并心衰

肺炎合并心衰

肺炎合并心衰病人的标准护理计划
一、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与肺部感染有关
【主要表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困定湿罗音。

【护理目标】患儿气促、发绀症状逐渐改善至消失,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清静、明亮、空气新鲜,保持室内相对湿度50%-60%,注意通风,定时开窗换气,避免空气对流风
2.被褥要轻暖,衣着避免过多和过紧而影响呼吸。

体位要头高或半卧位,以减轻肺部淤血。

保持口、鼻、眼、皮肤的清洁。

3.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决定吸氧量的多少及持续时间,可鼻导管给氧或头罩给氧,氧流量一般为高中低,分别为6-8L/min,3-5L/min,1-3L/min,可采用间歇给氧,缺氧严重时,可连续呼吸道正压吸氧或应用人工呼吸器。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痰液粘稠、无力排痰有关。

【主要表现】痰液粘稠,呼吸困难伴喘息。

【护理目标】患儿能顺利有效排出痰液,呼吸道通畅。

【护理措施】
1.肺炎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时间每次不超过15秒,压力小于0.133千帕,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注意无菌操作。

2.经常更换体位勿使气道受压。

平卧位时,背部颈部要垫起。

鼻腔内有粘稠的分泌物或结痂,应及时轻轻用棉签清除。

必要时予以氧气雾化,以利排痰,时间不超过20分钟,雾化后拍背促使痰液引流。

3.拍背方法为将手成弓形叩背部,第八肋以上避开脊柱和肾脏,左右各拍5分钟,力度适中拍至微微发红。

吸痰前予以拍背,尤其在喂奶及服药前吸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与肺部感染有关及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主要表现】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护理目标】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1.首先给予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下、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行走处,水温32-36℃。

待半小时后测体温。

同时要注意遮盖患儿,以免受凉。

如患儿出现颤抖,应立即停止降温。

经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予以药物降温。

2.高热抽搐时,应及时按压人中、涌泉,按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防止咬伤舌部并加强防护措施。

3.保持衣着及被盖适中。

大量出汗时应及时更换衣服。

体温骤降时给予保暖,避免孩子直接吹风,防止着凉。

4.由于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唇干裂,容易发生口腔炎,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口腔,每天两次,防口腔感染,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口
唇可涂护唇膏,如出现疱疹,可涂抹龙胆紫。

四、舒适度改变
【相关因素】与患儿体温过高、气促、环境陌生有关。

【主要表现】患儿哭闹不止,不配合治疗。

【护理目标】患儿对病区陌生感消除,舒适度增加,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患儿取半卧位,将头抬高15-30度,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减轻心脏负担。

2.患儿衣被薄厚适度,及时更换潮湿衣被。

3.保持口腔清洁,患儿可在饭后饮少量温开水清洗口腔。

4.检查、治疗等尽可能集中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尽量不影响患儿休息,同时适当变动体位。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与发热、消化道功能紊乱、摄入不足有关。

【主要表现】患儿食欲减退,拒食、呛奶、呕吐等。

【护理目标】患儿住院期间得到充足的营养,体重无减轻。

【护理措施】
1.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如环境整洁,患儿心情愉。

2.根据病情调节饮食量和进餐次数,可少食多餐。

3.饮食方面应流质、半流质、低盐、低脂、易消化、营养丰富、少量多餐。

尽可能在色香味方面提高患儿兴趣,清洁口腔,提高食欲。

六、有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危险
【相关因素】
1.洋地黄使用过量。

2.静脉推注速度过快。

3.患儿肾功能不全,肾脏排泄减慢有关。

【主要表现】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下降。

2、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倦怠、神志改变、精神异常、黄视、绿视等。

3、心脏毒性反应:心律失常。

【护理目标】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护理措施】
1.用药前了解心、肾功能,是否使用利尿剂,有无电解质紊乱。

测量患儿脉搏<120次/分,婴儿<100次/分,幼儿<80次/分,学龄儿<60次/分时停止用药,报告医生。

2.钙剂与洋地黄制剂有协同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

3.严格按计量给药,控制注射速度。

4.用药后观察药物毒性反应: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

六、有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输注高浓度药物有关。

【主要表现】留置针周围皮肤肿胀,常为烧灼、刺痛,皮肤暗紫,变硬等。

【护理目标】患儿住院期间无液体外渗现象发生。

【护理措施】
1.选择合适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

2.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教会家长正确的照顾方法。

3.掌握药物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如静脉用丙球,注意药物的浓度及速度。

4.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应另外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发生药物配伍禁忌。

选用粗大的静脉点滴,以防药液外溢使组织坏死。

如确已发生液体外溢,可用5-10mg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射部位作浸润。

5.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