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装猪前的准备工作(终端消毒)

 彻底清洗掉上一批仔猪残留的粪便,杂物,包括墙壁,猪栏,网床, 网底.中间走道.塑料.玻璃.灯泡等.

 冲洗干净后,凉干喷洒2%的NAOH,30分钟后再次冲洗网床及墙壁.

 凉干后喷洒16%漂白粉上清液.封闭门窗30分钟-1小时后冲洗干净.凉干.

 熏蒸:每个小单元用6公斤甲醛,6公斤水.1.5公斤高锰酸钾.

熏蒸操作和注意事项

具体操作

 1.圈舍干燥,预温到26-28℃.

 2.将6公斤甲醛,6公斤水.1.5公斤高锰酸钾平均分6份,先在盆内放水, 甲醛.平均分布于单元走道两旁.

 3.最后加入0.25公斤高锰酸钾/盆.

注意事项

 1. 甲醛有毒,应做好防护措施,迅速放好高锰酸钾,放完后快速撤离.

 2. 撤离后作好密闭工作,以防泄漏. 密闭18-20小时.

 3. 所有用具盆.桶倒置,槽不留水.

 4.开启后打开门窗,清除残留气味待装猪.

装猪时的注意事项

 猪前关闭门窗,预温25-26℃待接猪.

 装猪时应按照体重大小.公母将仔猪合理分群,而且要按照舍内温度分布情况分布将体重较小的弱仔猪调整在圈内温度较高的地方.

 另外要调整好饮水器的流量,让仔猪能够自由饮水.

 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应在料槽中加入阿莫西林,让仔猪自由摄食.

 接猪当天必须带猪消毒一次,注意应选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避免损伤仔猪眼.皮肤等.

前期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使仔猪尽快吃上料,吃好料.

 断奶关:①第1天,先在料盘中放入清水+猪奶,让仔猪知道吃料的位置.并补充一些水份和能量.

 ②第2天,加汤料,加一圈,撵一圈.促使仔猪进食.另外要注意断奶后24-36小时是较为重要的时间,在这期间应该及时挑出不会吃料的仔猪,加强补料,用拌好的稀料往仔猪口中抹.塞,让仔猪尽快认料,减少掉队猪.  ③第3天,大部分的仔猪已有食欲,挑出不会吃,吃的差的仔猪单独饲养.对其加强饲养管理,不仅要注射抗生素,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让弱仔吃上料.

前期的饲养管理

 ④第4天,仔猪已进入喝汤料旺食期,只有个别仔猪还没有上槽,要对其静脉输液,注射,口服50%G等多种方法,使其不能因饥饿致死.

 B.换料关:⑤第5天,仔猪喝过4天汤料后应及早换湿拌料,否则仔猪会对汤料产生依赖性,又浪费饲料.换料前应稍空一段时间,让仔猪有饥饿感,加料后迫使仔猪及早吃料,多吃料.

 ⑥第6天,仔猪大部分已上槽,对于少数肚子扁的应及时挑出,让其再喝一段汤料,减少掉队猪的出现.

注意事项:

 稀汤料应当由稀到稠,根据仔猪采食情况适当调整,一般喝汤料约3-4天左右即可换湿拌料,对于摄食量较差的仔猪可适当延长喝汤料的时间,特别注意大群仔猪喝汤料时间不可超过一周,这样即可减少饲料浪费,又可防止仔猪因过度依赖稀汤料而不愿摄食湿拌料.

 前期的仔猪要求每次加料后1小时内,将槽内的存料吃完,若吃不完要及时清理,这样保证仔猪既能吃上新鲜的饲料,而且有良好的食欲. 每次加料时间要少喂勤添,迫使仔猪有较好的采食习惯,以利于仔猪快速生长.

中期的饲养管理

 进入三期料后,仔猪进入旺食阶段,这一阶段的仔猪要确保它吃好料,消化好.

 旺食阶段的仔猪胃容积要有很大的提升,所以采食量的增加较快.这样很容易造成因采食饲料而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所以这时仔猪采食量就循序渐进,慢慢增加,绝不可以暴食,也可适当限饲,锻炼胃肠功能,以防止水肿病的发生

 由于采食量的参差不齐,易受疾病的困扰.此阶段的仔猪慢慢表现出生长速度不一,个体明显差异,此时应适当调整.找出个体小的仔猪再重新组圈,利于摄食竞争,保证猪群的大小均一.

 旺食阶段的仔猪是最易感的时期,仔猪体内的抗体滴度下降到很低的状态,甚至于完全消失,这样就难以抵御病菌的侵袭,为后期的仔猪的健康埋下祸根,所以此阶段要在调整胃肠功能的基础上,投喂抗生素,抑制病菌在体内的增殖,严防疾病的发生.

后期的饲养管理

 后期的饲养管理目标是让仔猪多吃料,增重快,进入后期的仔猪要时刻注意采食量的变化,以及猪群的反应,采食量的要求则要不断上升,如果采食量持久不增或下降,则表明猪群已经潜在受到疾病或其它因素的威胁,仔细分析原因,是否是受到天气.温度.等原因,若排除了非疾病因素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应付.

 另外要能及时将观察到的猪群情况作出判断,后期的猪的抵抗力稍强,但仍会有个体差异的猪只会发病,这些从采食量上不能表现出来,需要有敏锐的目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特别注意能够及时发现和挑出病猪.(静卧时的卧姿判断以及冲圈后毛粗乱.苍白等)

 为保证猪群的健康,应对后期的仔猪间歇性的投喂抗生素,不可长期饲喂.根据药物特征有一定的投喂时间,停药期,防止因药物滥用造成的浪费.甚至于加重猪的代谢负担,影响健康状況.

外界因素对猪群的影响

 温度:

仔猪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发挥最佳的生长潜能,温度过高会对采食不利.影响采食量,过低则会动用大量的体脂来抵御寒冷,同样对生长不利.

培育仔猪最适温度:一期:32 二期:30 三期:28-26 四期:24

判断温度适宜与否的最佳标准是猪群的反应,并排躺卧,不积堆,不散开.

 湿度

猪群最适宜的湿度为40-60%

相对湿度过低则会使舍内过分干燥,易引发呼吸道疾病的爆发,过高则使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增加对猪群的威胁.

 贼风

每秒0.2米的贼风可使舍内湿度下降3度,这样对猪群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培育猪的饲喂标准

 一期料的饲喂标准:(kg)

体重 3.6 3.7 3.8 3.9 4 4.1 4.2 4.3 4.4 4.5 4.6 4.8 4.9 5 5.1 6.1 料重 1.4 1.2 1 1 0.9 0.8 0.8 0.8 0.7 0.7 0.6 0.6 0.5 0.5 0.3 0.3

 二期料的饲喂标准:2.3 kg /头,体重:5-7kg

 三期料的饲喂标准: 6.8kg/头,体重:7-11.5kg

 四期料的饲喂标准: 23kg/头,体重:11.5-23kg

季节性的预防重点

 冬季的防冶重点

针对冬季气温寒冷,疾病易爆发的特点,所以预防的重点应为加强防寒保暖,尽可能地加强通风换气,创造适宜的小环境.

冬季易爆发疾病的预防措施

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

 饲料中投喂枝原净,强力,等药物.消除病原.

 注意病猪的隔离,及时挑猪,及时冶疗.

 特别注意对病猪的护理,减低死亡率.

 加强受威胁猪的预防性注射,防止感染.

 加强圈舍的卫生及消毒.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夏季的防冶重点

 夏季的防冶重点应该是作好防暑降温,减小热应激对猪群的影响.

 夏季易爆发疾病的预防措施

 作好高温天气的喷淋降温措施.

 加强通风,避免高温天气对猪群造成的不利影响.

 特别注意天气变化,气温突变对猪群的影响,应当注意保暖.

 作好猪舍小环境的调控,特别注意网下粪便的发酵而造成圈内空气的恶劣.

 注意猪的采食高峰,要尽量在气温偏低时加料,以提高猪的采食量.

 饲料中投喂NaHCO3等,以降低热应激.

春秋季的防治重点

 春秋季的防冶重点是:注意天气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

 防治措施 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 注意保温与通风的矛盾,作好协调.

 饲料中投放泰妙,阿莫西林等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

 三期料时应适当限饲,并投喂新霉素等,预防腹泻及水肿病的发生.

 加强病猪的治疗,采取有效的治疗,力求确实有效.

 加强舍内的消毒,减少病原体的含量.

 作好病猪的隔离.治疗.预防传染的发生.

消毒剂的选用(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