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zj.
有机硅工业废水的几种处理工艺
第一类:化学氧化法
H2O2在Fe2 + 的催化作用下具有氧化多种有机物的能力。过氧化
氢与亚铁离子的结合即为Fenton 试剂,其中Fe2 + 离子主要是作为同质催化剂,而H2O2
则起氧化作用。 Fenton 试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够引发水溶液中的大多数有机物进
行氧化还原反应使其降解甚至矿化,有效降低废水的COD 和色度,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特别适用于某些难生物降解的或对生物有毒性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上,所以Fenton 氧化法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Fenton 处理工艺为实现工业废水的排放达到标准,顾晓扬等
用Fenton 试剂处理模拟的有机硅废水,在合适的条件下,废水的COD 从1000mg/L 降低
到100mg/L 以内,去除率达91%。 李娟等对COD 为9500~10000 mg/L 的高浓度有机硅
工业废水进行了Fenton 催化氧化处理,COD的去除率可达到70. 8%,通过调节出水的pH 7~
8,借助铁盐的絮凝作用进一步提高COD的去除率,可达88. 6%。由于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很高,经过Fenton 试剂的一次处理之后,出水的COD 的含量仍较高。 为此王云波等在
一次处理的基础上,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Fenton 试剂的二次氧化法,二级氧化的COD 去
除率远高于一级氧化的COD 去除率,氧化完成后调整pH 值为7~8,同时也利用铁离子的
絮凝共沉淀作用,静止沉淀一段时间,COD 去除率更高,可达89. 2%,出水有机物浓度显著
降低,可生化性提高。 由此可见,利用Fenton 氧化法可有效的降低有机硅废水的COD,
对于高浓度的有机硅废水,Fenton 氧化法不但操作简单工序简短,而且COD 去除率高,还
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但是在此过程中H2O2用量较大,成本较高,并且该处理过程还
会产生大量的泥污,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第二类:物理法1. 混凝法 混凝法是对不
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指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
然后予以分离除去的水处理法。混凝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的色度、乳化油、重金属离子
含量等。 史亚君等利用聚铁,聚铝,聚硅铁,聚硅铝等四种絮凝剂来分别处理废水中的COD,
去除率仅在50% ~60%,但是对于单一的絮凝剂,效果已很明显。在混凝过程中还需要根据
- -
- zj.
水质性质选择合适的药剂以保证混凝沉淀的效果。 陈文松等应用Fenton 氧化—混凝法联
用的技术,使得废水中的COD 去除率达到84%,效果明显较好。混凝法一般采用聚合氯化铝
或聚丙烯胺作为絮凝剂,这些技术已应用的非常纯熟。但是混凝法单独使用的效果不理想,
需要配合Fenton 工艺,来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COD 含量,从而保证出水水质达标。2.活性
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活性炭,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
从而使废水达到净化的方法。李芳军进行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时,其废水中COD 去除率仅为
10%。 X开萍等在废水预处理工艺中,以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废水,其废水中COD 去除率也
仅为10%。处理废水中的机氯化物时,活性炭吸附法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皮运正等用粉末
活性炭吸附与混凝沉淀协同作用的方法,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200 mg /L 时,AOX 的去除
效果能达到24. 7%,比单独使用粒状吸附剂效果要好。 由此可见,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单独
处理废水的效果不佳,但可除去废水中一部分生物难降解物质如AOX 等,所以一般可作为预
处理的方法。3.微电解处理技术 在废水溶液中加入铸铁屑和惰性碳( 如石墨、焦炭、活性
炭、煤等) 颗粒时,铁屑与炭粒接触,形成的大原电池即为铁碳微电解法。 铁碳微电解技
术主要利用了铁的还原性、铁的电化学性、铁离子的絮凝吸附三者共同作用来净化废水。电
解反应还会生成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羟基自由基,能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分子氧化分解成易分
解有机分子。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期的生化处理。 潘碌亭等应用铁炭微电解
-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法处理有机硅废水,出水COD 去除率达到40%,BOD5与COD 的
比值也由原来的0. 1 提高到了0. 3,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了保
证。 但是微电解处理技术不适合单独使用,在此基础上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后COD 去除率
达30%,接触氧化处理后COD 去除率达70%,和其它工艺共同作用,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
果。 微电解预处理工艺单独使用时效果较差,但是可以有效地改善有机硅废水的可生化性,
若其结合生化处理工艺可大大提高其处理效果。4.生化处理工艺 废水的生化处理就是利用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化和稳定,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式。由
- -
- zj.
于有机硅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 袁劲松等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只通过生化处
理废水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增加其他的辅助处理技术。石秀旺等先对浓度高、酸性强的有
机硅废水进行中和、混凝等预处理后,再采用厌氧生化处理,COD 的去除率达到50% 左右,
但是出水COD 仍然有1500~1600 mg/L。 若先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将部分难降解的大分
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再进行生化处理,废水内某些难降解有毒物质结构发生变化,
有利于微生物的利用。 出水COD 一般稳定在1300mg/L 以下,与单纯的厌氧处理相比有
所降低。但是,出水的COD 仍较高,还要进行后处理。综上所述,生化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
可行性,但是单独使用效果不太理想,需要辅助其他处理技术。5.气提处理工艺 汽提法是
将空气或水蒸气等载气通入水中,使载气与废水充分接触,导致废水中的溶解性气体和某些
挥发性物质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王英玉等在对某有机硅项目进
行污水处理时,对含有有机卤化物的废气,先进行焚烧处理,然后采用汽提法对焚烧尾气洗
涤后排出,基本去除了废气中的卤化物,然后采用物化处理,除去剩余的COD 和AOX,这
样使得出水COD 和AOX 浓度在较低水平。 田爱军等采用气提- 厌氧- 接触氧化- 气
浮工艺处理聚酯废水,COD 的去除率可达98. 7%。但是废水首先经过气提塔时,使得COD 浓
度只是降低至4000mg/L,远远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 在此基础上,通过厌氧、接触氧化
和气浮工艺,最终才使得废水COD 达到100mg/L。 气提处理工艺虽可去除废水中的大部
分有机物,但是需要投资建气提塔,并且,处理后COD 的浓度仍然很高,还需要后续的生化
处理,氧化处理,对于没有气提塔的工厂,气提处理工艺经济效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