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投
资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简称投行业务)相对于传统
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而言,业务范围广并且在不
断开拓新的领域。按照国际惯例,投行业务主要
包含八类核心业务: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资产
管理、企业并购、理财顾问、风险投资、项目融
资、资产证券化。投行业务发展离不开直接融资
的发展,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直接融资规模
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逐渐超过50%,商业银
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也日渐发展起来。

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最初是以非金融企业债
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发行为核心内容。所谓债务融
资工具,是指通过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非金融
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包括短融、超短融、中票、
定向工具、资产支持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
信用债产品。自2007年9月人民银行下属的交
易商协会成立以来,以市场化的注册制管理方
式,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截至2013年年底,
非金融企业债务存量规模超过5万亿元,在中国
信用债券市场的占比接近70%,远远超过了发改
委主管的企业债存量和证监会主管的公司债存
量。在交易商协会批准的主承销商中,A类主承
销商有32家,包括了20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
12家券商,B类为11家城商行。商业银行不仅
可以通过主承销商资格为企业发债获取中间业
务收入,还可以为银行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现状。自2010年起货
币政策调整所引致的信贷规模收缩,使得包括投
行业务在内的中间业务,愈加成为国内商业银行
寄予厚望的新兴利润增长点。2013年,多家上
市银行的投行业务扩张。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
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机会。随
着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银行在债务融资工
具和债券承销与发行等投行业务方面发展迅速,
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并购重组的需求激
增,也促进了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主要内容。一
是企业直接融资业务的发行承销商,如:短期融
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发行等。业务侧重为发
行方案的设计、顾问咨询、撰写报告、报送审批、
簿记、发行等;二是企业的融资咨询顾问,业务
侧重点是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方案的建议和咨询,
提供可行性方案等;三是银信合作模式下为企业
提供融资业务,业务侧重通过信托贷款模式为企
业融通资金;四是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业务,业
务侧重对大型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和通过理财
实现其资金有效增值而收取手续费和管理费;五
是兼并、重组的投资顾问业务及并购贷款业务,
侧重提供国企重组兼并和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投
资顾问方案,对产业链整合出具整合方案,理顺
产权关系,进而按并购贷款的规则给与一定的并
购贷款资金支持;六是托管类业务和风险管理业
务,为企业投资提供信息和方案,业务侧重为通
过资金类托管和对风险的专业化管理收取托管
费和管理费、手续费;七是银团贷款融资牵头组
团、离岸融资业务咨询,业务侧重为通过银团贷
款的牵头组团收取一定的牵头管理费和承诺费,
以及对企业的离岸业务需求代为联系离案金融
机构并定制融资方案。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特点。首先,投
资银行业务在银行收入结构中已占据一定比重。
实现综合经营、满足客户多样性的融资需求、调
整业务结构,是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重
要动机。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
务收入已占据一定的比重,在维护客户关系、拓
展收入来源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产品创新
与传统业务紧密结合。创新是投资银行用以分散
风险、拓展业务的关键。国内主要商业银行高度
重视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依托进行产品创新,并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工行依托信贷资产,大力
开发间接银团产品,目前该产品已成为工行最主
要的投行收入来源之一。此外,民生银行也借助
传统贷款业务,大力拓展融资策划、信用增级等
投资银行产品,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收益,而且巩
固了与高端客户的银企关系。最后,组织架构、
专业团队已经成型。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国内主
要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已经初步形成了比
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工行、
建行、交行等各主要银行,均在总行和发达地区
分行设立了独立的投资银行部,并在其他部分分
行设立了投资银行二级部,建立覆盖经济发达地
区的、比较完整的投资银行业务体系。以工行为
例,目前已经在1/3以上的分行设立了独立的投
资银行部,在1/3的分行设立了投资银行二级
部。此外,目前国内大多数投资银行部定位为统
筹全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综合部门,理顺了内部关
系。部分银行还通过高管人员的人事安排,理顺
了投资银行部与境外机构的关系。在组织保障
下,各行通过几年的业务发展,初步建立了一支
专业队伍。

主要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情况。根据2013
年上市商业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银行业整
体业绩增速正在下滑,但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却
仍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多家银行
投行业务的增长率超过50%(如表1所示)。

2013年,工行实现投行业务收入294.86亿元,
其中工行着力发展的银团安排、并购重组、股权
融资、结构化融资等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交行
2013年实现投行业务收入77.00亿元,占全部
中间业务收入的26.19%,全行全年境内累计主
承销债务融资工具149支,主承销发行金额达人
民币3104.11亿元;中信银行在2013年通过投
资银行业务累计为客户提供了4944.88亿元的
融资规模,同比增长35.02%,并实现投资银行
非利息收入40.48亿元;招商银行2013年实现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1.08亿元,全年累计主承销
直接债务融资工具199支,主承销金额达
1475.40亿元;北京银行2013年度的债券承销、
银团贷款、结构融资、并购融资等投行业务板块
均衡发展,债券承销项目总规模达到1676亿元,
银团、并购以及结构融资业务稳健增长,累计实
现融资规模超过500亿元。

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问题
业务范围受限制。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现状下,我国商业银行只能从事部分简单的,低
风险、低收益的投资银行业务,而与资本市场、
资本运作相关的一些复杂的,高风险、高收益的
业务项目受到严格限制或监管。例如,目前所有
商业银行都无法获得IPO经营资格,堵住了商业
银行为客户直接融资的大门。《商业银行法》规
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股票业务,不得向企业投
资,这就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在股票包销和证券交
易上服务客户。虽然禁止银行从事某些高收益、
高风险的投行业务,在风险防范方面起到了积极
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那些风险防控优
秀的银行的投行业务的正常发展。

金融自主创新不足,投行业务产品线不够丰
富。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
在开展投行业务时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多
以吸纳和移植为主,即通过简单模仿同业的产品
或服务进行“研发”。因此,投行业务不仅产品
种类相对匮乏,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且
同质化倾向严重,各行在产品的研发设计、客户
定位、营销渠道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均大同小异,
难以形成进取向上的良性竞争态势。

专业人才匮乏,绩效考核机制滞后。投资银
行业务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金融中介服务,它要
求有一支精通金融、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并
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的高级人才队伍作为业务支
撑。商业银行现有业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
一,不能完全胜任投行业务的开展,在较大程度
上形成人力资源的瓶颈制约。人才的缺乏会导致
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设计和风险计量方
面存在较大不足和隐患。在绩效考核机制方面,
一些银行未能妥善处理总行投行部与分支行之
间的“条”、“块”关系,在业绩分配问题上存
在利益冲突。

收入结构单一,对传统业务依赖严重。目前,
多数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收入仍主要依赖于债
务融资工具承销和常年财务顾问等传统业务;而
IPO及再融资配套服务、并购重组、信贷资产证
券化、绿色金融、结构化银团、高端财务顾问等
新兴业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规模。

风险防控面临多重挑战。投行业务属于典型
的轻资本业务,无需占用或较少占用商业银行的
资本,因而风险系数相对较低。但银行开展投行
业务时仍要注重防控风险。

总结
在当今经济高度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越
来越多的企业要随时应对不断变化了的市场,这
势必导致其融资模式的转变,企业的融资需求不
再局限于传统简单的贷款和结算,而更多的是通
过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服务模式的
创新得以满足。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因息差收窄
而受到挑战,传统的银行业务在金融市场中的作
用也逐步弱化,包括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工具和
产品创新在内的金融深化亟待加强。固守在传统
业务上的规模扩张必然在资本方面给商业银行
带来严峻考验和巨大的扩张风险。而日益扩大的
以中间业务为核心的投资银行业务必然成为商
业银行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