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
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重视教给学生“活”的识记方法,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坚决破除以死记硬背、多抄多写为主要方法的不良识字习惯。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语文增添无穷的乐趣。
下面,我结合在识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识字方法多样化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识记的方法。
我力求识字方法多样化,使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由单一变得多样,这样,识字就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享受。
1、编字谜识字法。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
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雪:大雨冲倒一座山。
碧:英俊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头上说悄悄话。
热: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
2、编故事识字法。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如教学“望”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天天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小王子常常抬头望着月亮想妈妈。
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
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3、做比较识字法。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它们往往长得很像,随着偏旁的不同,读音意义也就跟着不同。
在学习时,最好不要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一些相近的字一同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
如学习“清、晴、睛、情、蜻”字时,就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在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虽然这些字的右边都是“青”,但是读音意义却不同,不同的偏旁正表示了不同的意义。
4、演一演识字法。
教材中很多字都是会意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
如:学习“拿”字时,我就让
学生来演示一下是如何把语文书拿起来的,通过动作的演示就会一目了然,只有把手合起来,才能把东西拿起来。
再如:学习“掰”字,用两只手,把桔子给分开就是掰。
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5、加减法识字法。
汉字有许多中是多了一、两笔,在教学时,往往采用加一笔、减一笔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日”字加一笔可生成“田、甲、由、申、旧、旦、白、电”,“口”加两笔可生成“只、古、石、右、另、可、加”等。
“鸟”去一笔变成“乌”,“令”去一笔变成“今”等。
二、识字途径生活化
识字教学首先要关注于课内,但是绝不要忽略了课外。
识字的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校园环境,让识字教学走出课堂;取得家长配合,让识字教学走入家庭;融入社会生活,让识字教学走向社会。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扩大了识字量,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1、在学校生活中自主识字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室本身就是知识的海洋,到处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我在教室的墙壁上贴着许多识字图片,如有关于动物的图片,有关于植物的图片,有关于身体的图片,有关自然现象的图片……学生在课后的时候就可以多多接触,和生字多多见面,相互之间就自然而然地
熟识了。
(2)认识本班同学的姓名
开学初,我就让学生自己制作了名片,贴在桌子的一角,同学们一下课就互相串门,方便同学之间相互认识。
发作业本时,也是轮流来发,这样可以更快地认识同学的姓名,激发学生认识同学名字的兴趣。
(3)认识校园里的宣传标语、教室的牌匾
如一年级上学期,我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认字。
这样,引导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自主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浓郁的爱校情与主动识字的强烈求知欲相互渗透,学生识字的内驱力大增。
(4)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
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在家庭生活中识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那么家庭就可以称之为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
我与家长积极配合,利用家庭生活识字。
在家庭生活中生字是很方便的,例如孩子是很喜欢看电视的,对电视中
出现的字幕,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学生识字,在无形之中获得了认识了许多新字。
3、在社会生活中识字
《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
”社会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事物有很多,商店名、商品名、路牌名、站牌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一大环境中轻松、愉快地识字。
总之,只要我们多去探索,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挖掘汉字中的奥秘,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创造多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识字。
利用校园环境,让识字教学走出课堂;取得家长配合,让识字教学走入家庭;融入社会生活,让识字教学走向社会。
这样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学生必定能够越学越轻松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贵州教育出版社张忠艳
[2]《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宁波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林良富主编
[3]《识字教学可以这样精彩》阳煤集团洪城河小学刘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