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护理体会

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护理体会

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综合护理,促进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方法:对照组均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即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发热护理等。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在给予综合护理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8例患儿均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22例患儿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即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发热护理等。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选择excel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登记,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2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3/22),对照组18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6/18),观察组在给予综合护理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3.1 一般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针对患儿的具体病情,将患儿进行分开护理,尽可能地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患儿病房必须时刻保持通风,同时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护理人员在拖地时,可以选用1∶200施康消毒液,达到消毒的作用。

患儿病房应安装相关的空气净化器,且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启,以达到换气的目的,使室内空气符合相关标准,以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

此外,患儿病房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0 ℃~25 ℃,注意患儿的防寒保暖;室内湿度则应控制在55%~65%,既不过于干燥,又不过于潮湿。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进行口腔清洗,通常选择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清洗患儿的口腔,增强患者的食欲,避免出现口腔炎等症状。

3.2 心理护理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且反复发作,患儿接受红霉素治疗后,其胃肠会出现较大的反应,因此患儿容易出现恐惧的心理,抗拒吃药和打针,其家属也易出现紧张及焦虑的心理。

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鼓励患儿勇敢地面对疾病,多与患儿进行心灵的交流,以亲切、有说服力的语言消除患儿心理上的恐惧情绪。

同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相关的红霉素知识,让患儿及家属知道在给予红霉素治疗后,通常都会出现相应的不适,待患儿的身体逐渐适应后,这种不适症状会慢慢的减轻,
安慰并鼓励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积极的治疗,配合护理人员相关的护理工作[1]。

此外,疗程不足是支原体肺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儿坚持治疗,直至患儿完全治愈。

3.3 呼吸道护理
呼吸道护理是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护理人员必须保证患儿呼吸道处于畅通的状态,促进患儿分泌物的排出,对患儿气体交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减轻患儿的喘憋症状,改善患儿的缺氧情况。

对此,护理人员应定期清理患儿分泌物,患儿口鼻咽腔出现的唾液,护理人员也应及时进行清理,同时应每隔3~4 h更换患儿的体位。

若患儿出现咳嗽无力的症状,护理人员应进行轻拍背,在轻拍背的同时鼓励患儿进行咳嗽,拍背的时候要注意力度的合适,切忌力度过重。

对于重症患儿,必须先进行2~3 min的吸氧,后再进行吸痰,并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所产生的分泌物。

在吸痰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将头往一侧靠,护理人员则迅速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当插入吸管时,应及时中断负压,在到达相关位置后,护理人员应边吸边旋转,同时进行提抽,在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负压,避免其出现过大的现象,防止黏液回流至患儿的咽后部,因而出现吸入气道等现象[2]。

若护理人员选择超声雾化吸入时,应距离患儿10 cm,既不可以过近,也不可以过远,否则对换气功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患儿因为发热,其体内容易分解,因而大大增强患儿
腺体的分泌,使患儿出现口腔黏膜干燥的症状,极易出现口腔溃疡与口腔炎,因此应进行必要的口腔护理。

通常一天进行1~2次的口腔护理,同时应指导患儿多喝水,使口腔处于清洁的状态。

3.4 用药护理
本研究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均选择阿奇霉素或者红霉素治疗,这些药物对患儿胃肠道的影响较大,患儿容易出现腹泻、呕吐、恶心以及腹痛等多种胃肠道症状,因此必须给予用药护理。

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把握好合适的输液速度,输液速度过快,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严重时可产生静脉炎,因此,输液速度应符合患儿的具体情况,不可过快。

用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讲解,告知用药后常产生的不良反应,避免出现紧张及焦虑心理[3]。

同时,为了避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切忌让患儿空腹输液,而应让患儿适当进食,轻轻抚摸患儿的腹部。

若患儿出现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及时进行处理,适当减慢患儿的输液速度。

3.5 发热护理
发热是支原体肺炎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时可达40 ℃。

发热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叮嘱患儿多喝水;若患儿体温为38.5 ℃~39 ℃,则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及其家属用温水擦洗腋窝及颈部,同时可以用温水洗脸[4]。

若患儿体温大于39 ℃时,护理人员应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退热药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秋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8例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2009,13(33):19.
[2]李亚楠.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3):32-34.
[3]商清贤,贾芳,卢君.79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9,6(8):89.
[4] 汪露云,杨翠平.8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81.
(收稿日期:2012-08-14)(编辑:王春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