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

1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 陈小花 中俄关系发展就其具体领域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政治安全中的互信合作; 边界问题; 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经贸合作;军事技术合作;人文交流与合作。 十余年间,中俄两国在这几个领域的合作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一、 中俄关系的基石:政治安全中的互信合作 政治安全的互信合作是两国主权国家建立良好的国家关系的基石。对中俄两国而言,面临最大的安全互信问题在于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和公正、合理、冷静地解决双方的领土争端。 中俄两国都面临着解决主权完整的隐患问题,即中国的台湾问题和俄罗斯的车臣问题。中俄两国在对这两个问题的立场是十分明确的。 在奠定中俄关系基础的《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中,俄罗斯承诺“俄罗斯联邦的出发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不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和进行官方往来。”由于当时车臣危机还没有爆发,车臣问题并没有出现。因此在这个文件中未提及车臣问题。但文件明确表示中俄两国“将按照联合国宪章,本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这表面中俄都承诺把互信尊重领土与主权完整当做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石。 1996年,两国元首共同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再次承诺,中华人们共和国支持俄罗斯联邦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并认为车臣问题是俄罗斯的内部事务。该声明中,俄罗斯除再次对台湾问题做出承诺外,还在西藏问题上表示了对中国的支持。 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明确规定,“中方支持俄方在维护俄罗斯联邦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政策。俄方支持中方在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政策。”

此后每年的两国总理互访时签署的《定期会晤联合公报》等文件中,双方强调将继续坚定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安全、领土完整所作的努力,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 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胡锦涛在题为《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的讲话中表示,自1994年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成熟、稳定、健康的国家关系,两国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综上所述,从中俄的官方立场来看,在事关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政治安全问题上,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形成了高度的信任与默契。 2

二、 驱散历史的阴霾:公正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是中俄两国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的边界由中苏的7300公里缩减为4300公里。原中苏边界西段的绝大部分变成中国与刚刚独立的三个中亚国家的边界。中俄两国的边界问题集中在东段。 作为横亘在中俄两国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如果边界问题解决不了,中俄关系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公正、合理地以法律形式彻底解决边界问题是确保中俄两国真正成为友好邻邦的一个基本前提。 (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段边界协定 1991年5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莫斯科期间,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署《中俄两国边界协定》,1992年该协定正式生效。协定规定:中俄两国边界东段以黑龙江(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并以此划分两江中岛屿的归属。三个仍有争议的地段——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黑瞎子岛、银龙岛以及额尔古纳河阿巴该图洲渚,不包括在东段国界范围内。在确认其归属前仍属俄罗斯管辖。 1994年9月3日,江泽民主席访俄时,与叶利钦总统签署《中俄西段边界协定》,确定了54公里的中俄西段边界走向。 边界协定签署后,为落实该协定两国政府一致同意成立联合勘界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确定界河的主航道中心线、河流中心线的确切位置,确定河中岛屿的归属,勘定陆路边界,树立界标,起草勘界文件。勘界工作于1992年开始,1997年结束。在勘界过程中,有两个争议地区被搁置起来。 (二)东段边界遗留的两个争议问题及艰难的勘界进程 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黑瞎子岛,俄罗斯称大乌苏里岛,是中俄边界中的最大争议点。它地处两水主航道我方一侧,是积累而成的三角洲,扼守着两江通航咽喉,地位十分重要。 中俄边界的第二个争议点是阿巴该图洲渚,俄方称为“大岛”。 该洲渚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满洲里地区,在作为中俄两国界河的额尔古纳河的东南侧。 关于这两个争议点的归属问题的谈判,一直持续了几十年。2004年中俄就此签订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议》。根据该补充协定,黑瞎子岛一分为二,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面积达174平方公里,当中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全部归属中国所有;一半阿巴该图洲渚的土地由中国收回。 2005年中俄先后批准了协议,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2008年10月14日,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 黑瞎子岛是中俄全长4300多公里边界最后完成勘界立桩的地方。这块土地也被称为中国版图“鸡冠上的明珠”。 3

三、 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努力:中俄在国际领域的合作 中俄关系中,两国的国际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令人关注的问题。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俄中宣布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尽管它并不表明俄中已建立了同盟关系,也不针对第三方,但含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义。 1997年两国发表《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表明,中国和俄罗斯将共同致力于促进多级世界的发展与建立新的和平、稳定、公正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声明同时表明,两国关系自身的成熟和提高,反映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共同利益的扩张和两国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程度的加深。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伊拉克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以及朝鲜核危机等事件上。

四、 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经贸合作 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贸易潜在市场巨大。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签署了《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经贸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保护知识产权协定》《进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两国间经贸往来奠定了法律基础。为推动中俄双方经贸合作健康、稳定发展,两国成立了中俄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 2001年中俄签署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该《条约》第十六条指出:“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事、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根据本国法律为此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就此两国的经贸合作亦成为未来20年双边战略协作的重要领域,并成为“中俄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该《条约》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外交上的体制保障。

1、经贸合作概况 目前两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在推进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共同利益。自2001年以来,中俄经贸往来进入了一个更快增长、更加稳定的新阶段。首先,双边贸易持续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十亿美元,到2001突破100亿,再到2006年的334亿,2010年更是增长到554、5亿,实现了质的飞跃, 中、俄对外贸易额相加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其次,投资日趋繁荣。2006年,中国在俄投资项目79个,对俄直接投资额为4.7亿美元,2009年对俄投资总量达15亿美元。再次,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开展。能源、核能、高科技、航空航天等一大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交通、通信、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最后,是边境贸易活跃进行。随着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的逐年扩大,贸易结构也不断升级。 4

2009-2010 中俄经贸合作简表 (金额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中方统计) 2009年 2010年 总额 388(↓31.8%) 554.5(↑43.1%) 中国出口 175.1(↓47.1%) 296.1(↑69%) 中国进口 212.8(↓10.7%) 258.4(↑21.7%) 我对俄差额 -37.7 37.7

进出口(俄方统计) 2009年 2010年月 总额 395 (↓29.3%) 593.4(↑50.3%) 对中国出口 166.7(↓21.1%) 203..3(↑21.8%) 自中国进口 228.4(↓34.3%) 390.1(↑71.2%) 俄对中国差额 -61.7 -186.8 我对俄投资 2009年 2010年 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4.1 5.94 俄来华投资 2009年 2010年 俄方实际投资 0.32 0.35 在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2009年 2010年 合同额 12.1 11.9 完成营业额 10 15.0 期末在外人数 21457人 20809人 5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2、中俄经贸合作的特点 科技互补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较雄厚的科技基础的国家,也是个重要的技术出口国。利用俄方的高科技比用其他西方国家的高科技更容易、更经济。另外,俄方的科技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与创造精神,又能创造粗较高的经济效益。俄罗斯的航天、航空、军工、燃料、冶金、石油、化工、光学仪器等方面的技术相对于我国具有优势。从技术设备上看,俄的某些技术设备较适合我国这个发展中国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对我国的某些领域和技术设备,如轻纺、电子、建材、食品加工等,俄方有需求。

能源互补 中国的资源情况是:种类多样,总量较大,但人均拥有量极低,开发、利用不够。俄罗斯则能源十分丰富。例如石油储量俄罗斯为1700万亿立方英尺,中国为48、3万亿立方英尺。俄罗斯在中国能源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不仅品种多,而且储量大,是世界上能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它的能源储量站世界总储量的1/3以上,其中煤1/2以上,天然气13以上,石油1/4到1/5.这里还拥有丰富的铜、镍、锌、铝、钛等有色金属,金、银等贵重金属,还有其他稀有金属等。中国目前对矿产品需求压力很大,石油、铜、钾盐、铁矿石等供求有很大的缺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