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SSH框架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基于SSH框架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基于SSH框架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目录1 绪论 (1)1.1系统开发的背景 (1)1.2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1)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1.4研究内容 (2)1.5组织结构 (3)2 相关技术介绍 (4)2.1开发技术 (4)2.1.1Struts框架 (4)2.1.2Hibernate框架 (4)2.1.3Spring框架 (5)2.1.4三大框架的集成 (5)2.2开发环境 (6)2.2.1开发工具 (6)2.2.2数据库管理系统 (6)2.2.3Web服务器 (6)3 系统的需求分析 (7)3.1功能需求分析 (7)3.2系统业务分解 (8)3.3文件流转分析 (9)3.4数据流分析 (10)3.5可行性分析 (11)3.5.1技术可行性 (11)3.5.2经济可行性 (12)3.6系统的非功能需求 (12)3.6.1用户的界面要求 (12)3.6.2系统的性能需求 (12)3.7系统安全性设计 (13)4 系统的设计 (14)4.1总体设计 (14)4.1.1设计目标 (14)4.1.2设计原则 (14)4.1.3系统结构设计 (15)4.1.4模块外部设计 (15)4.2数据库设计 (16)4.2.1设计原则 (16)4.2.2数据库逻辑设计 (17)4.2.3数据库物理设计 (19)4.2.4安全性设计 (22)4.3详细设计 (23)4.3.1登录模块 (23)4.3.2我的办公桌模块 (24)4.3.3办公申请模块 (24)4.3.4事务管理模块 (26)4.3.5文档管理模块 (27)4.3.6会议管理模块 (28)4.3.7系统管理模块 (29)5 系统的实现 (31)5.1登录系统首页的实现 (31)5.1.1登录页面后台Action类的开发 (31)5.1.2用户映射类与映射文件的开发 (32)5.1.3登录模块的配置 (33)5.2办公申请模块的实现 (35)5.4文档管理模块的实现 (36)6 系统的测试 (38)6.1测试目的 (38)6.2黑盒测试 (38)6.2.1界面测试 (38)6.2.2功能测试 (39)6.3白盒测试 (41)7 总结与展望 (43)7.1总结 (43)7.2展望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5)1 绪论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缩短办公周期,并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自动化。

本章主要介绍办公自动化系统当前的背景和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意义,在研究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要完成的功能和解决的问题。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办公信息化也随之发展,并受到各企事业单位的重视。

目前,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众多企业认识到进行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并占据领先地位,将有助于保持竞争优势,使企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这主要是其固有特点决定的,它在收集和执行各种办公信息的时候及时、准确,同时能够准确进行办公信息的上传下达,提高强大的协作办公功能以及文档管理功能。

当然,办公信息化也方便了办公流程的执行,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现代办公和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办公方式,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1]。

它采用B/S架构,突破往常地理位置的限制,以Internet为网络化平台,实现无纸化办公。

1.2 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日常办公中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提高办公效率,实现个人之间协同工作,日常办公信息资源共享,改善办公条件,使日常办公更加高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等方面的作用日趋增大[2]。

办公自动化已经应用到很多的企业,本课题正是根据中小型企业的办公需求,设计并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短消息管理、通讯录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会议管理、文档上传与下载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满足企业提高办公效率的需要,使企业了解公司的工作流程,实现员工之间的协同工作,更好的安排日常工作,实现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也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产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直接促使信息、数据和其他方面的内容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也促进了办公自动化的高度发展。

纵观这20多年的发展,它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3]。

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始于80年代末,主要是由于政府办公的需求而产生,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保证安全性,引入了电子化管理,希望能够实现部分自动化操作。

最早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以档案管理和公文处理为主要目的,这为后来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受技术和需求的限制,主要采用基于C/S结构的系统,功能比较单一,比如文档处理等。

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在第一代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主要以Internet 为基础,采用了B/S架构,对于移动办公和远程办公有一定的支持。

当然,这一代办公系统还在功能方面对第一代系统进行了扩展,实现了论坛、信息发布、日程安排、人事信息等功能,然而它的本质和特点仍然是基于档案管理和公文处理的,还只是在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基础上的简单扩展。

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兴起于90年代末,伴随兴起的还有协同办公,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办公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变更,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指导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主要是范围从小变大,从局部到跨区域、跨部门之间进行,该时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结合了网络管理的思想和协同管理的构思,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工具,比如即时通信、资料共享,网络会议等新技术和工具。

虽然引入了这样的工具,但是相比较而言,协同操作还是停留在局部区域,层次不够深入,从本质上来看,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办公,而只是简单的工具的集成,离真正的协同办公还有很大的差距。

1.4 研究内容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开发一套能满足中小型企业日常办公需要的一款办公自动化系统,使企业办公实现无纸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本系统的开发背景和办公自动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2)论述本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理论支持、技术基础和实现的关键技术等;(3)规划办公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对本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的设计,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4)以登录模块、办公申请模块、文档上传与下载模块、会议管理模块等为例阐述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5)以登录模块、办公申请模块、文档上传与下载模块、会议管理模块等为例来完成系统的测试。

1.5 组织结构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相关技术介绍,主要介绍系统开发所涉及到的技术和工具。

第三章:系统的需求分析,包括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第四章:系统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详细设计。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主要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和关键代码。

第六章:系统的测试,对实现过的模块进行测试。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总结本系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相关技术介绍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在J2EE平台上进行设计和开发的。

为了简化系统开发,缩短开发周期,引入了框架的思想,主要使用的框架技术有Struts框架、Spring框架以及Hibernate框架。

本系统采用SSH三层架构,使用MyEclipse 8.5作为开发工具,MySQL 作为后台数据库,Tomcat作为应用服务器。

本章首先介绍这三种框架技术,然后介绍开发本系统所使用的工具。

2.1 开发技术2.1.1 Struts框架Struts 2是Struts的新一代产品,是在Struts 1和WebWork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合并的全新的Struts 2框架。

其全新的Struts 2的体系结构与Struts 1的体系结构的差别巨大。

Struts 2以WebWork为核心,采用拦截器的机制来处理用户的请求,这样的设计也使得业务逻辑控制器能够与Servlet API完全脱离开[4]。

一个请求在Struts 2框架中的处理步骤:(1)客户端初始化一个指向Web容器的请求。

(2)请求经过一系列过滤器(Filter)的过滤并传递给FilterDispatcher。

(3)FilterDispatcher接收到请求信息后,会根据URL在ActionMapper中搜索指定Action的映射信息。

(4)如果找到符合的映射信息,ActionProxy通过Configuration Manager在配置文件struts.xml中搜索被请求的Action类。

(5)ActionProxy创建一个被请求Action的实例,该实例用来处理请求信息。

(6)如果在配置文件struts.xml中存在与请求Action相关的拦截器配置,那么该Action的实例被调用的前后,这些拦截器也会先被执行。

(7)Action对请求处理完毕后返回一个逻辑视图,此逻辑视图寻找对应的物理视图,并返回给客户端。

2.1.2 Hibernate框架Hibernate是一个免费的开源Java包,是目前最流行的ORM框架,它是一个面向Java环境的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工具,也是一个轻量级的O/R Mapping框架;虽然它问世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已经成为目前最流行的持久层解决方案[5]。

它使得程序与数据库的交互变得十分容易,更加符合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像数据库中包含普通Java对象一样,而不必考虑如何把它们从数据库表中取出,使开发者可以专注于应用程序的对象和功能,而不必关心如何保存它们或查找这些对象;甚至在对SQL语句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使用Hibernate仍然可以开发出优秀的包含数据库访问的应用程序。

2.1.3 Spring框架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是开发者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问题而创建的。

Spring致力于J2EE应用各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某一层的解决方案。

Spring贯穿于表现层、业务层和持久层;但是,Spring并不想取代那些已经存在的框架,而是以高度的开发性与它们进行无缝结合[6]。

Spring框架最重要的两个功能就是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

控制反转(IOC)是Spring框架的基本功能。

主要组件是BeanFactory,是工厂模式的实现,使用IOC模式将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应用程序代码分开。

面向切面(AOP)为基于Spring的应用程序中的对象提供了事务管理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