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下急流云系的定义,它表现为左界光滑整齐,与急流轴平行的卷云区。
急流呈反气旋弯曲时,云系稠密,急流呈气旋性弯曲处云系稀少或无云。
急流云系可以分为宽阔盾状卷云区,卷云线和横向波动云系三种。
接下来看看其形成机制
在太阳辐射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南、北半球近地面层出现了四个气压带:即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同时相应地形成了三个风带,即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急流是南支、北支急流。
温带急流出现在中纬度地区,冬季在40-60N之间,夏季在70N附近。
我国习惯上称温带急流为北支急流。
副热带急流常位于副热带高压北缘。
冬季一般在20-25N,夏季向北推移10-15个纬度。
由于它的位置比温带急流偏南,我国习惯上称它为南支急流。
急流的定义是风速大于30米/秒米/秒的强风带。
急流是强而窄的气流带,急流中心最大风速必须大于等于30米/秒。
高空急流一般位于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低层。
急流周围通常存在大范围盾状卷云、卷层云组成的广阔云系。
因此,卫星云图上的高空急流云系以卷云为主,主要为宽广的盾状卷云区。
其位于急流轴的右侧,主要集中于急流呈反气旋弯曲的地方。
急流通常位于对流层顶附近温度梯度最大处,往往是和锋区相伴而出现的。
由于锋两侧的气团不同,因而两侧的气温相差较大,即存在较强的温度梯度,由于水汽压差异明显,容易形成云。
温带地区急流轴通常位于对流层下部,冷暖气团交界处,暖气团北部顶端。
温带急流在极锋暖侧上空,中心所在纬度大体与500hpa上锋区所在纬度接近。
在急流轴线附近,风速的切变很强。
一般来说,急流轴的冷空气(低压)一侧,风的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均较暖空气(高压)一侧为大。
可能发生强烈风切变的区域是风速在100米/秒以上的急流轴的低压一侧。
副热带急流是指在副热带地区(约20-45oN)对流层上部出现的最强环球西风带。
当副热带急流波峰与高纬度极锋急流波谷相遇时,往往产生降雨等强烈天气。
温带急流是与极锋锋区相伴而出现的;而副热带急流也往往是和副热带锋区同时存在的。
北半球温带急流、副热带急流的前下方存在空中锋区。
相关内容可以参考:
(西风急流)
(喷流条)
(卫星水汽图在天气尺度分析中的特征——第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