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线(甘宁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银西铁路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项目概况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2)1.3设计概况 (3)第二章工程概况 (4)2.1线路概况 (4)2.1.1 线路地理位置和径路 (4)2.1.2 线路在国民经济与铁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5)2.2主要技术标准(银西线正线) (7)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7)2.3.1 线路长度 (7)2.3.2 路基工程 (8)2.3.3 桥梁工程 (8)2.3.4 隧道工程 (8)2.3.5 站场工程 (8)2.3.6 轨道工程 (9)2.3.7 四电工程 (10)2.3.8 房建工程 (10)2.3.9 大临工程 (11)2.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11)2.4.1 全线迁改情况 (11)2.4.2 沿线重点迁改工程 (15)2.5工程特点 (16)2.5.1 技术标准高 (16)I2.5.2 工程界面多、协调难度大 (16)2.5.3 工程结构形式多样,工期压力大 (16)2.5.4 地形复杂、不良地质发育 (17)2.5.5 地材匮乏 (17)2.6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17)2.6.1 控制工程 (17)2.6.2 重难点工程 (17)第三章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19)3.1自然特征 (19)3.1.1 地形地貌 (19)3.1.2 工程地质 (19)3.1.3 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 (21)3.1.4 地震 (23)3.1.5 水文地质 (24)3.1.6 气象 (27)3.1.7 风景名胜区、各类保护区及文物古迹现状及规划 (27)3.2交通运输情况 (29)3.2.1 铁路 (29)3.2.2 公路 (29)3.2.3 民航 (29)3.2.4 管道 (30)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 (30)3.3.1 施工用水 (30)3.3.2 施工用电 (32)3.3.3 施工用燃料 (32)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32)II3.4.1 主材 (32)3.4.2 半成品及成品材料 (33)3.4.3 主要地材 (33)3.5其他有关情况 (34)第四章施工组织安排 (35)4.1建设总体目标 (35)4.1.1 总体目标 (35)4.1.2 质量目标 (35)4.1.3 安全目标 (35)4.1.4 工期目标 (36)4.1.5 投资控制目标 (36)4.1.6 环境保护目标 (36)4.1.7 技术创新 (36)4.2建设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 (36)4.2.1 管理模式 (36)4.2.2 建设组织机构 (37)4.2.3 设计、咨询、监理及施工单位现场组织机构 (38)4.2.4 设计、咨询区段划分 (40)4.2.5 施工标段划分 (40)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40)4.3.1 总体施工安排 (40)4.3.1.1 施工安排原则 (40)4.3.1.2 总体工期安排 (42)4.3.1.3 总体施工顺序 (42)4.3.2 主要阶段工期 (42)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43)III4.4.1 施工准备 (43)4.4.2 建设协调方案 (43)4.4.2.1 征地拆迁协调 (44)4.4.2.2 图纸供应协调 (44)4.4.2.3 环、水保工作的协调 (44)4.4.2.4 外部电源引入协调 (45)4.4.2.5 三电和管线迁改的协调 (45)4.4.2.6 与相关建设管理单位的协调 (46)4.5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 (46)4.5.1 路基工程 (46)4.5.2 桥梁工程 (46)4.5.3 隧道工程 (47)4.5.4 轨道工程 (48)4.5.5 四电工程 (48)4.5.6 房建工程 (49)4.5.7 联调联试 (49)4.5.8 试运行 (49)4.6工程接口及配合 (49)4.7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 (54)4.7.1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55)4.7.2 组织方案 (55)4.7.3 安全评估 (55)4.8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总体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 (56)第五章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57)5.1大型临时工程 (57)IV5.1.1 设置总原则 (57)5.1.2 铺轨基地 (58)5.1.3 大型临时存砟场 (60)5.1.4 双块式轨枕预制场 (60)5.1.5 整孔箱梁制(存)梁场 (61)5.1.6 节段拼装梁制(存)梁场 (63)5.1.7 材料厂 (63)5.1.8 铁路岔线、便线、便桥 (64)5.1.9 混凝土拌和站 (64)5.1.10 填料拌和站 (67)5.1.11 汽车运输便道 (67)5.1.12 临时通信、临时电力线路、临时给水干管 (69)5.1.13 钢桁拼装场 (69)5.1.14 临时渡口、码头、栈桥 (69)5.2过渡工程方案 (69)第六章施工方案 (71)6.1路基工程 (71)6.1.1 正线工程概况 (71)6.1.2 路基施工组织方案 (72)6.1.3 路基施工方法 (74)6.1.4 路基首件评估 (77)6.1.5 施工注意事项 (79)6.2桥涵工程 (79)6.2.1 工程概况 (79)6.2.2 桥梁组织方案 (81)6.2.3 施工方法 (84)V6.2.4 梁场施工组织及安排 (96)6.2.5 桥涵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 (100)6.2.6 涵洞工程工程施工方法 (100)6.2.7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100)6.2.8 施工难点和注意事项 (101)6.3隧道工程 (104)6.3.1 工程概述 (104)6.3.2 隧道总体组织安排 (104)6.3.3 主要施工方法 (106)6.3.4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114)6.3.5 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114)6.3.6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15)6.3.7 全线隧道施工方法及工期安排 (116)6.4枢纽及站场工程 (121)6.4.1 全线枢纽(地区)概况 (121)6.4.2 车站概况 (121)6.4.3 工期安排 (122)6.4.4 施工安排原则 (122)6.4.5 施工方法 (122)6.4.6 施工难点和注意事项 (124)6.5轨道工程 (124)6.5.1 工程概况 (124)6.5.2 施工组织安排 (126)6.5.3 作业区段的划分和指标 (127)6.5.4 施工方案及方法 (127)6.5.5 施工注意事项 (129)VI6.6通信工程 (129)6.6.1 工程概况 (129)6.6.2 施工安排原则 (130)6.6.3 施工方法 (130)6.6.4 施工顺序 (130)6.6.5 施工工期 (131)6.7信号工程 (131)6.7.1 工程概况 (131)6.7.2 施工安排原则 (132)6.7.3 施工方法 (133)6.7.4 施工顺序 (133)6.7.5 施工进度及工期 (133)6.8信息工程 (134)6.8.1 工程概况 (134)6.8.2 施工安排原则 (134)6.8.3 施工方法 (134)6.8.4 施工顺序 (135)6.8.5 施工进度及工期 (135)6.9电力工程 (135)6.9.1 工程概况 (135)6.9.2 施工安排原则 (135)6.9.3 施工方法 (136)6.9.4 施工进度及工期 (136)6.10电气化工程 (136)6.10.1 工程概况 (136)6.10.2 施工安排原则 (137)VII6.10.3 接触网工程 (137)6.10.4 牵引变电工程 (138)6.11房屋建筑工程 (139)6.11.1 工程概况 (139)6.11.2 施工组织安排 (139)6.11.3 施工方案 (140)6.12联调联试 (140)6.13试运行 (142)第七章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 (144)7.1控制工程施工方案 (144)7.1.1 上阁村隧道(L-6482.45m) (144)7.1.2 驿马一号隧道(L-4678.34m) (146)7.2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148)7.2.1 路基工程 (149)7.2.2 桥梁工程 (150)7.2.3 隧道工程 (158)第八章资源配置方案 (169)8.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169)8.1.1 甲供材料设备及管理 (169)8.1.2 施工单位自购材料设备及管理 (170)8.2分年度主要材料设备计划 (170)8.3主要施工装备、检测设备数量及进场计划 (170)8.4劳动力计划 (171)8.5分年度投资计划 (171)第九章建设与施工管理措施 (172)9.1标准化管理措施 (172)VIII9.1.1 标准化管理要求 (172)9.1.2 标准化管理措施 (172)9.1.3 标准化管理工作要求 (175)9.1.4 标准化管理具体要求 (176)9.2质量管理措施 (176)9.2.1 创优工作 (177)9.2.2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77)9.2.3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81)9.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9)9.3.1 保证施工和安全的措施意见 (189)9.3.2 预防安全事故的指导性意见 (192)9.3.3 改善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的措施意见 (196)9.3.4 营业线施工过渡方案及施工期间确保安全运营的措施意见 197 9.3.5 采用新结构(含特殊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工程项目的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意见 (201)9.4工期控制措施 (201)9.4.1 积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确保工程按时开工。
(201)9.4.2 做好施工组织的编制工作,维护其科学性、严肃性 (201)9.4.3 以硬化合同管理为手段,确保各种生产资源的有效投入 .. 201 9.4.4 实行工期预警 (202)9.4.5 定期进行形象进度考核 (202)9.4.6 依托信息化技术,加强控制性工程项目的管控 (202)9.5投资控制措施 (202)9.6环境保护措施 (204)9.7水土保持措施 (205)9.8文物保护措施 (206)IX9.9文明施工措施 (206)9.9.1 做好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工作 (206)9.9.2 现场布置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07)9.9.3 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07)9.9.4 为员工创建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208)9.9.5 遵纪守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09)9.10节约用地措施 (209)9.10.1 正式工程 (209)9.10.2 临时工程 (209)9.11冬季施工措施 (210)9.11.1 混凝土施工 (210)9.11.2 钢筋焊接施工 (210)9.11.3 机械设备的冬期施工要求 (211)9.12夏季施工措施 (211)9.12.1 夏季气温量化指标 (211)9.12.2 夏季施工时间安排 (211)9.12.3 夏季施工注意要点 (211)9.12.4 夏季混凝土施工控制 (211)9.12.5 路基夏季施工控制 (212)9.12.6 隧道夏季施工控制 (212)9.12.7 预制构件生产场夏季施工控制 (213)9.13雨季施工措施 (213)9.13.1 防洪抢险 (213)9.13.2 雨季施工 (213)9.14路基桥梁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 (214)9.15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215)X9.15.1 应急预案内容 (215)9.15.2 预警机制 (216)9.16信息化管理 (219)9.16.1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19)9.16.2 参建单位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工作职责 (219)9.16.3 硬件及通道 (220)9.16.4 信息系统建设绩效考评机制 (220)9.16.5 信息安全 (221)第十章施工组织图表 (222)10.1附表 (222)10.2附图 (222)XI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项目概况1.1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基础[2013]1643号);(2)《中国铁路总公司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铁路项目建议书批复>的通知》(铁总办计统[2013]23号);(3)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调整可行性研究的咨询评估报告》(咨交发[2015]1958号);(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5】2580号);(5)《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宁夏甘肃境内先期开工段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5】1272号);(6)《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宁夏甘肃境内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施工图审核报告审查意见的函》(工管施审函【2015】313号);(7)《中国铁路总公司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6】260号);(8)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线甘宁段施工图设计文件;(9)关于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站前工程施工图审核报告审查意见的函(工管施审函【2016】123号);(10)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 9004-2015);(11)《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铁办〔2011〕68号);(1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新建路银川至西安线1甘宁段初步设计文件;(13)《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89号);(14)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铁总建设【2015】146号)(15)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路总公司有关规范、验标及施工技术指南等;(16)现场施工组织调查及当前客运专线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17)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技术标准,以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