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水蓄能电站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抽水蓄能电站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附件抽水蓄能电站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六月目录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1)1.1 加强人身安全管理 (1)1.2 加强劳动保护和安全工器具管理 (2)1.3 防止人身触电 (2)1.4 防止高处坠落、高空落物伤害 (3)1.5 防止机械伤害 (4)1.6 防止起重伤害 (5)1.7 防止中毒、窒息及其它伤害 (5)2 防止火灾事故 (8)2.1 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 (8)2.2 生产场所和设备的防火 (8)3 防止水淹厂房事故 (11)3.1 防止水淹厂房事故的技术措施 (11)3.2 加强水工设施和防水淹厂房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 (11)4 防止垮坝漫坝和坍塌事故 (13)5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 (15)5.1 防止厂用电消失的技术措施 (15)5.2 加强厂用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15)5.3 防止电源二次回路及设备故障造成全厂停电 (16)5.4 防止多台机组退备或电站出力受阻事故 (17)6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18)6.1 加强防误操作管理 (18)6.2 完善防误操作技术措施 (18)6.3 加强对运行、检修人员防误操作培训。

(19)7 防止水泵水轮机损坏事故 (20)7.1 防止机组飞逸 (20)7.2 防止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旋转部分抬机 (20)7.3 防止水泵水轮机损坏 (20)7.4 防止抽水蓄能机组相关事故 (22)8 防止发电电动机损坏事故 (23)8.1 加强发电电动机全寿命周期管理 (23)8.2 防止定子绕组端部松动引起相间短路 (23)8.3 防止定子绕组绝缘损坏 (23)8.4 防止转子绕组匝间短路。

(24)8.5 防止发电电动机局部过热损坏 (24)8.6 防止发电电动机机械损伤 (24)8.7 防止发电电动机轴承烧瓦 (24)8.8 防止发电电动机部件松动 (25)9 防止变压器损坏或爆炸事故 (26)9.1 加强变压器的全过程管理 (26)9.2 加强试验和运输管理 (26)9.3 防止变压器绝缘事故 (27)9.4 防止分接开关事故 (27)9.5 采取措施保证冷却系统可靠运行 (27)9.6 加强变压器保护管理 (28)9.7 防止变压器出口短路 (28)9.8 防止套管事故 (29)9.9 防止变压器火灾事故 (29)9.10 防止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事故 (29)10 防止高压电气设备事故 (31)10.1 防止互感器事故 (31)10.2 防止 SF6绝缘电流互感器事故 (33)10.3 防止高压开关设备事故 (34)10.4 防止开关设备绝缘闪络、爆炸 (36)10.5 防止开关设备载流回路过热 (37)10.6 防止开关设备机械损伤 (37)10.7 防止断路器合分时间与保护装置动作时间配合不当 (37)10.8 防止控制回路电源和二次回路引发开关设备故障 (37)10.9 防止隔离开关故障 (38)10.10 防止高压开关柜故障 (38)10.11 防止SF6断路器及GIS故障 (41)10.12 防止避雷器事故 (42)10.13 防止高压电缆事故 (42)11 防止压力容器等承压设备爆破事故 (44)11.1 加强设备监造和出厂质量验收工作 (44)11.2 严格执行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44)11.3 防止超压 (44)11.4 防止在用压力容器爆破 (44)11.5 防止机外管、公用管道、临时管道爆破 (45)11.6 防止承压装置破裂和失压 (45)12 防止监控系统及机械保护拒动、误动事故 (47)12.1 防止监控系统事故的技术措施 (47)12.2 加强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47)12.3 完善监控系统故障的紧急处理措施 (48)12.4 防止机械保护的误动、拒动事故 (49)13 防止机网协调事故 (51)13.1 加强发电机与电网密切相关设备管理 (51)13.2 完善发电机组参数管理 (51)13.3 加强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管理 (52)13.4 加强AGC的运行管理 (52)13.5 加强电厂母线电压控制及发电机无功出力运行管理 (52)13.6 发电机非正常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相关要求 (53)14 防止励磁系统事故 (54)14.1 加强发电电动机励磁系统基建安装、调试试验管理 (54)14.2 加强励磁系统运行检修管理 (54)14.3 强化发电电动机励磁系统相关技术要求 (54)15 防止静止变频器(SFC)系统事故 (57)16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 (58)16.1 加强继电保护基建、改造和运行管理 (58)16.2 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的基本要求 (58)16.3 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58)16.4 加强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管理 (60)16.5 加强继电保护整定和软件版本管理 (61)16.6 发电机、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61)16.7 加强继电保护检验 (62)17 防止调度自动化系统子站设备与通信系统事故 (63)17.1 防止调度自动化系统子站设备事故 (63)17.2 防止通信系统事故 (64)18 防止直流系统事故 (65)18.1 发电机组、发电厂升压站直流系统配置原则 (65)18.2 加强蓄电池组运行维护管理 (65)18.3 确保直流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66)18.4 防止直流系统误操作 (67)18.5 防止直流系统着火 (67)19 防止外力破坏 (68)1防止人身伤亡事故1.1加强人身安全管理1.1.1提高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可靠性是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重要方面,通过对以往事故的具体分析、找出规律、积累经验,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可靠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通过安全培训、安全作业标准化、措施控制和监督来保证人的可靠性,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1.1.2定期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制度、技术等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明确各自安全职责,提高安全防护的能力和水平。

对外包工程人员(含短期临时工作人员)和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必须在证明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并在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带领下方可作业。

临时或新参加工作人员禁止单独工作。

1.1.3加强生产作业现场管理,认真开展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

在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区域作业,应制定专门的安全组织措施,逐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各项预控措施。

1.1.4根据生产现场实际,定期组织生产人员及外来施工人员学习和演练厂房逃生应急预案,确保作业人员熟悉逃生路线,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方法。

明确何种情况下,厂房内人员必须立即撤出,并规定通知厂房内所有人员的形式。

1.1.5作业现场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地点应设立安全警示牌,交叉作业现场应制订完备的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1.6电站行政办公室、生活用房以及检修车间不得设计并建在洪水可能冲击到的地方。

1.1.7加强通信、广播系统的日常维护,确保在主厂房各个区域、大坝、闸门室的视频信号、广播系统运行和通讯正常。

1.1.8压力容器带压运行时,进人孔等可拆卸部位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压力容器检修需要拆卸进人孔门时,须单独开工作票,检查安全措施,确认压力容器已完全泄压,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现场监护,直到人孔门打开。

1.1.9在进行机组甩负荷试验前,应制订专项试验方案,做好危险点分析及其预控措施、事故预想,试验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验区域,参与试验的人员不得站在风洞门正前方、不得站在发电机盖板上、不得进入水车室等危险位置,必须进入水车室做记录时应做好逃生准备。

1.2加强劳动保护和安全工器具管理1.2.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按照《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等其他行业有关规定,配备充足的经有资质的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防护用品,并按照有关标准、规程要求定期检验。

1.2.2坚决淘汰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防护用品,提高作业安全保障水平。

1.3防止人身触电1.3.1各类电气设备、电动工器具必须具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220V及以上电气设备应设单独的保护接地线,不得利用设备自身的工作零线兼做接地保护。

1.3.2现场使用临时电源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满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要求。

1.3.3生产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其高低压接线柱必须装防护罩,电焊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不停电更换焊条必须戴焊工手套,焊线不应有裸露接头。

1.3.4在潮湿或积水地面等恶劣环境下进行电焊作业,焊工必须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采取防止触电措施后方可工作。

1.3.5在密闭金属容器(蜗壳、尾水管、压力容器、压力钢管)内进行电焊作业,焊工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并穿干燥的工作服,避免与铁件接触。

容器外应设监护人,并设置就地电源开关,以根据焊工信号切断电源。

1.3.6在金属容器内作业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伏,禁止使用自耦变压器作为行灯变压器。

1.3.7在安装、更换高压熔断器时,应带安全帽、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戴护目镜。

必要时可使用绝缘夹钳,并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进行工作。

1.3.8在高压强电场设备区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感应电触电问题,工作前应认真做好防范措施。

用绝缘绳索传递金属工器具或其它金属大件时,工作人员应将金属物品先接地再接触,以防感应触电。

1.3.9高压试验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首先应断开试验电源,然后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短路接地。

未装地线的大电容被试设备,应先放电后再做试验。

做高压直流试验时,每告一段落或试验结束时,都要将设备对地放电数次并短路接地。

1.3.10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行业培训,考试合格后领取进网电工作业证书,持证上岗作业。

1.3.11临时电源线要求:工作现场、施工现场需要拉接400V三相或220V单相临时电源时,要选择用带有绝缘护套且截面满足用电负荷要求的导线作为临时电源线。

1.3.12检修电源箱(柜)要求:临时电源线要接入检修专用低压电源箱(柜),低压电源箱(柜)应具有防触电、防雨、防火、防小动物等功能。

生产单位的低压电源箱(柜)应是永久固定,合理分布在生产现场的各个部位。

1.3.13电动工器具要求:工作使用的手持式、移动式电动工器具,应是在检查、试验周期以内的完好的工器具。

电动工器具的外壳要直接接地(接接地网或接保护接地线)。

特殊场合下,现场如果没有保护地网或保护接地线的,可以用临时接地棒做接地保护,但接地棒砸入地下深度应大于0.6m,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电动工器具要求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要按规定标准选择动作漏电电流和动作时间,不得超标准选用。

要求一个电动工器具单独配一个漏电保护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