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本科教学高质量地紧迫性和必要性

提高本科教学高质量地紧迫性和必要性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等都在发生急剧深刻的变化。信息
革命、经济全球化、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多样性等均对世界各国大学的
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提高我国大学的本科教育
质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就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多
次发文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高等教
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
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
一、党的十八大对教育领域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于近日在京落下帷幕。十八
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
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
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涵式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
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教育地位。十八大的报告表述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
进步的基石”。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历史使命,
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石的作用,责任重大。
第二,教育优先。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涵发展,外在的保障机制是促进教育优先
发展,在的发展动力是改革创新。从近代史上看,英国在第一次工业
革命时期的崛起,还有后来德国、美国的先后崛起,一个非常重要的
标志就是这些国家均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当今的世界各
国更是如此,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重振经济的主要手段。无数的
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优先发展教育,是国家社会经济前面腾飞的关
键。
第三,教育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
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1)“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的
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有助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观察党的教育方
针;(2)“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
育必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而且还
要率先发展,才能做好服务工作:(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
教育在我们国家提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不少
点上的经验,但全局性的经验不多。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
了党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以及对教育的迫切渴望,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需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改革。
(4)“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社会转型期,人民为教育的
期盼和要求越来越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当前教育改革的现
状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但不能降低要求,要更
加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排除万难。
第四,教育改革。十八大报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推
动高等教育涵式发展”,这就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加宏观、更加综合,
从教学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的改革,进一步拓展
为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二、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要求
本科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和关键,本科教育质量直接关系
到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
响和制约着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因此,通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
本科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及与国外的比较,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
因,试图拟定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标准并提出与之相关的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组织与管
理制度,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
据,确保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高等教育体制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时代背景,正是这一时代
背景促使高等教育质量观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涵丰富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加深的
概念,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某个国家高等教育从培
养少数精英逐步向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过渡直至向社会全体公众
普及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而狭义
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跨入大众阶段的某个国家高等教育的量和质
的特征的总和。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它都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
地区高等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思路始于1999 年,为了应对亚洲
金融危机,促进消费,扩大需,延迟就业,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
规模的决定,高校扩招应运而生。根据教育部的消息,1999 年全国
普通高校招生总人数为153 万多人,毛入学率是9.8%,2005 年全国
高等学校招生是1998 年的4.7 倍,毛入学率为21%,在校人数达到了
2300 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至此,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
发展阶段。2009 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总规模达2979 万人,到
2020 年,预计该数字将增加到3550 万人,每年平均增长50 万人左
右。目前,我国某些省区,实际上已经进入到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
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有
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提高国民素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我
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做
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教学质量也出现了一些众所
周知的问题。诚如马丁·特罗所指出的“数量增长已引发了师资、经
费、组织、管理以及教授那些具有多样化倾向与多样化学术潜能的新
型学生所构成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同样使得高等教育质
量的提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本科教育则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
础,是高等学校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层次。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
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本科教育质

相关主题